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丹,从彡(
)。丹,丹砂。彡,毛饰。本义:彩色装饰) 同本义彤,丹饰也。——《说文》
彤弓一。——《书·文侯之命》
诸侯彤弓。——《荀子·大略》。按:“丹漆也。”
(2) 又如:彤几(朱漆几);彤镂(涂丹漆和雕刻花纹);彤辇(朱漆宫车);彤壶(朱漆漏壶);彤庭(彤宫,彤殿,彤廷。汉代宫廷。因以朱漆涂饰,故称);彤车(朱漆车);彤弓(朱漆弓);彤矢(朱漆箭);彤闱(朱漆宫门)
形容词
(1) 赤色
麻冕彤裳。——《书·顾命》
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
(2) 又如:彤丹(朱漆);彤芝盖(朱伞);彤彤(通红貌);彤珠(烧红的铁丸)
名词
(1) 彤管(笔)的简称
书笏珥彤,纪言事于仙室。——《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2) 周代国名 。在今陕西省华县境
英文翻译
red, vermilion; name of ancient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dung4 tung2 [宝安腔] tung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dung4 tung2 [宝安腔] t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冬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彤 | 徒冬 | 定 | 冬 | 平聲 | 冬 | 開口一等 | 冬 | 通 | duung/dvng | dʰuo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系在身前的围裙。即蔽膝
襜,衣蔽前也。从衣,詹声。
不盈一襜。——《诗·小雅·采绿》
(2) 又如:襜衣(遮至膝前的短衣。即围裙);襜裙(辽金时妇女所束的一种裙子)
(3) 车帷,古时马车四周的布帘
不出襜幄,而知天下者,以有贤左右也。——《新序·杂事五》
敕行部去襜帷,使百姓见其容服。——《后汉书·蔡茂传》附郭贺
(4) 又如:襜车(以帷幕作障的圜子);襜帷(车帷,借指车)
形容词
衣服整齐,飘动有致的样子 。如:襜如(衣服整齐,飘动有致的样子)
英文翻译
flutter; shaking or vibrating
方言集汇
◎ 粤语:lim5 sim4 zim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am1 [客英字典] zham1 [海陆丰腔] zham1 [梅县腔] zham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am1 [客英字典] zham1 [海陆丰腔] zham1 [梅县腔] zh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䪜 | 處占 | 昌 | 鹽A | 平聲 | 鹽 | 開口三等 | 鹽A | 咸 | chjem/tcem | tɕʰĭɛ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