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彤

tóng tóng [tong tong]
注音 ㄊㄨㄥˊ ㄊㄨㄥˊ

词语释义

1.通红貌。 2.蔡玓彤,艺名彤彤,汉,台湾高雄人,1986年12月10日出生。

词语解释

  1. 通红貌。

    唐 戎昱 《下第留辞顾侍郎》诗:“綺陌彤彤花照尘,王门侯邸尽朱轮。” 杨朔 《黄河之水天上来》:“那股火的洪流闪亮闪亮,映得每个炼钢手浑身上下红彤彤的。”

引证解释

⒈ 通红貌。

唐戎昱《下第留辞顾侍郎》诗:“綺陌彤彤花照尘,王门侯邸尽朱轮。”
杨朔《黄河之水天上来》:“那股火的洪流闪亮闪亮,映得每个炼钢手浑身上下红彤彤的。”

彤彤造句

夕阳照在她的脸庞上,红彤彤的,非常好看。
彤彤每天学习任务很重,但还是忙里偷闲锻炼身体。
上的石榴就像一个小姑娘一样,脸蛋红彤彤的;又像日落的太阳,红炎炎的。
晚霞红彤彤的,将天边装点得格外绚丽。
小姑娘的脸红彤彤的,好像一个熟透的苹果。
蓝天上挂着一轮火红的太阳,就像一只红彤彤的苹果,又像一只火红的灯笼。
红彤彤的篝火映红了同学们的笑脸。
小泵娘的脸红彤彤的,像一个熟透的苹果。
每当树枝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人们就知道收获的季节来临了。
小姑娘的脸红彤彤的,像一个熟透的苹果。
太阳升起来了,东边的天空变得红彤彤的。
原本印象中的红高粱就该像电影中的色彩,红衣裳、红盖头、红花轿、红高粱、红高粱酒……一切都是红彤彤的吧。
南风辰睨了一眼气的小脸通红的绯月,只觉得她真的更加的诱人,那红彤彤的小脸恨不得让人咬上一口。
到了草莓上市的季节,每当走到草莓摊前,看到那红彤彤的草莓,闻到那一股甜丝丝的香味,我就会像只馋嘴的小猫,忍不住垂涎欲滴。
今夜不一般,除夕家团圆。对联红彤彤,灯笼光耀眼。鞭炮响连天,杯中美酒满。佳肴端上桌,水饺浓香传。祝福在嘴边,幸福到永远。祝除夕快乐!
苹果熟了,那一个个红彤彤的小脸蛋,真可爱。
还有那远在一千年后的罗丽,以及那远在大秦帝国的彤彤,这些都是铭刻在秦铭内心深处的那些难以磨灭的烙痕。
灯笼红彤彤,月光静悄悄,秋阳黄澄澄,祝福乐陶陶。好运圆溜溜,心情喜滋滋,成功绿油油,平安笑嘻嘻。国庆真情大家传,快乐永远藏心间。
太阳在朝霞的迎接中,露出红彤彤的面庞。霎时,万道金光透过树梢,给水面染上了一层胭脂红。
你看,山坡上,梨子黄澄澄,像一个个小葫芦;柿子红彤彤的,像一个个小灯笼,再看看葡萄,一串串晶莹剔透,就像是用于刻出来的。一阵微风吹过,果实们摇晃起来了,似乎也在为如画的秋天表示热烈的欢迎呢!

汉字详情

tóng [tong]
部首: 326
笔画: 7
五笔: MYE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YHHH
四角: 7242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丹,从彡( shān)。丹,丹砂。彡,毛饰。本义:彩色装饰) 同本义

彤,丹饰也。——《说文》

彤弓一。——《书·文侯之命》

诸侯彤弓。——《荀子·大略》。按:“丹漆也。”

(2) 又如:彤几(朱漆几);彤镂(涂丹漆和雕刻花纹);彤辇(朱漆宫车);彤壶(朱漆漏壶);彤庭(彤宫,彤殿,彤廷。汉代宫廷。因以朱漆涂饰,故称);彤车(朱漆车);彤弓(朱漆弓);彤矢(朱漆箭);彤闱(朱漆宫门)

形容词

(1) 赤色

麻冕彤裳。——《书·顾命》

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

(2) 又如:彤丹(朱漆);彤芝盖(朱伞);彤彤(通红貌);彤珠(烧红的铁丸)

名词

(1) 彤管(笔)的简称

书笏珥彤,纪言事于仙室。——《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2) 周代国名 。在今陕西省华县境

英文翻译

red, vermilion; name of ancient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dung4 tung2 [宝安腔] t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冬平聲開口一等duung/dvngdʰuoŋ
tóng [tong]
部首: 326
笔画: 7
五笔: MYE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YHHH
四角: 7242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丹,从彡( shān)。丹,丹砂。彡,毛饰。本义:彩色装饰) 同本义

彤,丹饰也。——《说文》

彤弓一。——《书·文侯之命》

诸侯彤弓。——《荀子·大略》。按:“丹漆也。”

(2) 又如:彤几(朱漆几);彤镂(涂丹漆和雕刻花纹);彤辇(朱漆宫车);彤壶(朱漆漏壶);彤庭(彤宫,彤殿,彤廷。汉代宫廷。因以朱漆涂饰,故称);彤车(朱漆车);彤弓(朱漆弓);彤矢(朱漆箭);彤闱(朱漆宫门)

形容词

(1) 赤色

麻冕彤裳。——《书·顾命》

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

(2) 又如:彤丹(朱漆);彤芝盖(朱伞);彤彤(通红貌);彤珠(烧红的铁丸)

名词

(1) 彤管(笔)的简称

书笏珥彤,纪言事于仙室。——《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2) 周代国名 。在今陕西省华县境

英文翻译

red, vermilion; name of ancient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dung4 tung2 [宝安腔] t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冬平聲開口一等duung/dvngdʰuoŋ

彤彤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