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

dāng tú [ dang tu]
繁体 當塗
注音 ㄉㄤ ㄊㄨˊ

词语释义

亦作“当途”。 途中。 挡路。 执政;掌权。 指居要职、掌大权的人。 三国魏的代称。 古县名。 西汉置,属扬州九江郡。相传夏禹时为涂山国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见“ 当涂 ”。

引证解释

⒈ 见“当涂”。亦作“当涂”。亦作“当途”。

⒉ 途中。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擒庞涓》:“南有宋,北有衞,当涂有市丘,是吾粮涂絶也。”
宋苏轼《甘露寺》诗:“我欲访甘露,当途无閒官。”
清孙枝蔚《九日入城饮周伯衡观察寓斋》诗:“当涂谁下陈蕃榻,把卷如登杜甫堂。”

⒊ 挡路。

《晋书·王濬传》:“夫猛兽当涂,麒麟恐惧,况臣脆弱,敢不悚慄!”

⒋ 执政;掌权。

《韩非子·孤愤》:“当涂之人擅事要,则外内为之用矣。”
《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七》:“长揖当涂人,去来山林客。”
李善注:“当涂,即当仕路也。”
清刘献廷《怀古》诗:“请语当途人,治乱实此始。”

⒌ 指居要职、掌大权的人。

《韩非子·三守》:“何谓三守?人臣有议当途之失,用事之过,举臣之情。”
《北史·刘仁之传》:“善候当涂,能为诡激。”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师友》:“义感当途,説动时主,怀全德以自达,裂山河以取贵,又其次也。”
清黄轩祖《游梁琐记·三麻子》:“林赞虞之去汴也,有人约各道赂当涂运动之。”

⒍ 三国魏的代称。参见“当涂高”。

《晋书·慕容暐载记论》:“自当涂紊纪,典午握符,推亡之功,掩岷吴而可録,御远之策,怀戎狄而犹漏。”
《北齐书·王琳传》:“故典午将灭, 徐广为晋家遗老;当涂已谢, 马孚称魏室忠臣。”
林百举《悲愤》诗:“代汉当涂夙讖妖,塚中枯骨竟天骄。”

⒎ 古县名。 西汉置,属扬州九江郡。相传夏禹时为涂山国。

《汉书·地理志上》:“当涂,侯国。”
颜师古注引应劭曰:“禹所娶涂山侯国也。有禹虚。”

当涂的国语词典

执掌大权,身居要津。

当涂的网络释义

当涂 (词语解释)

  • 当涂dāng tú
  • 挡路。
  • 《晋书·王濬传》:“夫猛兽当涂,麒麟恐惧,况臣脆弱,敢不悚栗!”
  • 执政;掌权。
  • 《韩非子·孤愤》:“当涂之人擅事要,则外内为之用矣。”《
  • 文选·郭璞之七》:“长揖当涂人,去来山林客。” 李善 注:“当涂,即当仕路也。”
  • 清 刘献廷《怀古》诗:“请语当途人,治乱实此始。”
  • 指居要职、掌大权的人。
  • 《韩非子·三守》:“何谓三守?人臣有议当途之失,用事之过,举臣之情。”
  • 《北史·刘仁之传》:“善候当涂,能为诡激。”
  •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师友》:“义感当途,说动时主,怀全德以自达,裂山河以取贵,又其次也。”
  • 清 黄轩祖《游梁琐记·三麻子》:“ 林赞虞 之去 汴 也,有人约各道赂当涂运动之。”
  • 三国 魏 的代称。
  • 《晋书·慕容暐载记论》:“自当涂紊纪,典午握符,推亡之功,掩 岷 吴 而可録,御远之策,怀戎狄而犹漏。”
  • 《北齐书·王琳传》:“故典午将灭, 徐广 为 晋 家遗老;当涂已谢, 马孚 称 魏 室忠臣。”
  • 林百举《悲愤》诗:“代 汉 当涂夙谶妖,冢中枯骨竟天骄。”参见“ 当涂高 ”。
  • 当涂造句

    实现未来经济的发展,有赖于马钢、地方、当涂这三架马车的共同推进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月,靖南王耿精忠反,官兵路过当涂县,络绎不绝,供应浩繁,他不向百姓多摊一个钱。
    记者从当涂县获悉,日前,中国渔业协会授予当涂县塘南镇“中国河蟹产业第一镇”称号。
    此自秦以来,所以狐鸣篝中,王在掌中,卯金伏诛,魏氏当涂,黠盗好雄。
    当涂在肌肤上,能治疗粉刺以及发炎的青春痘,能很有效减淡皮肤黄褐斑与色素过度沉淀的现象,包括黑斑病。
    当涂在皮肤上时,葡萄柚精油将帮助溶解死皮细胞并促进再生。
    当涂经济开发区家电制造产业园位于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南区。
    当涂民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审美价值。
    是月,赈黔阳、湘潭、辉县、清江、当涂、汾阳等处水灾。
    当涂、徽州、得以安堵如故,皆先生一谑之力也。
    按照南唐的律制,如那从八品的当涂县令,月俸当有十五贯,桌上那六十贯钱,等于当涂县令四个多月的月俸。
    今年以来,当涂县塘南镇以“三个转变”为抓手,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出实招求实效,用真心获民心,着力提高计生工作群众满意度。
    据了解,事故发生在当涂县经济开发区的一汽车城门口,被撞的是一辆越野车,其副驾驶室的外部已有近一半瘪陷下去,两条深深的划痕几乎穿透了车厢。
    渔霸控制着当涂渔市,巴戟天这一顿鱼宴所用各色鱼类,都是渔夫们所献上,当天打上来最新鲜,最肥美的鱼。
    而题,如李白的《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等。
    其实只要在上睫毛适当涂些睫毛液或是睫毛膏,就会起到明眸善睐的效果了。
    代汉者,当涂高也,此谶语一出,无数妄人竞起,大动干戈,星河动摇,企图取代汉家江山。
    桐城、天长、当涂等县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也充分表明,不发展中小企业,不振兴县域工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我当涂头号名医都治不好的病,你一个庸医之徒,不名一文的臭小子竟然声称能治!妄言,一定是妄言。

    汉字详情

    dāng,dàng [dang]
    部首: 316
    笔画: 6
    五笔: IVF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FSM
    四角: 90177

    详细解释

    dāng

    动词

    (1) (形声。从田,尚声。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

    (2) 对等;相当于

    当,田相值也。——《说文》

    必当其位。——《吕氏春秋·孟夏纪》

    蔽贤者当之。——《孟子·离娄下》

    朱也当御。——《国语·晋语》

    当之者戕焉。——《国语·晋语一》

    (3) 又如:旗鼓相当;门当户对;当才(才能与所任之事相当);当匹(匹敌;对等);实力相当

    (4) 面对着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5) 又如:当户(对着门户);当风(正对着风);当着矮人,别说短话(面对着某种有缺陷的人,不要说有关他短处的话,以避影射之嫌);当头对面(面对面)

    (6) 担任;充当 。如:当辕(驾辕);当槽的(店房伙计、酒保一类的人);当值(值班);当御省禁(值班于官禁之内)

    (7) 承担

    念窦娥葫芦提当罪衍。—— 元· 关汉卿《窦娥冤》

    (8) 又如:当不起(谦词。表示担当不起他人的夸奖或款待);当不得(奈何不得);当不过(受不住;受不了)

    (9) 主持

    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管子·五行》

    北邀当国者相见。——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张居正当国。——《明史·海瑞传》

    (10) 又如:当室(主持家事。今称当家);当家之事(理家立业);当家三年狗也嫌(主持家政的容易得罪人,讨人嫌弃)

    (11) 阻挡  的通路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庄子·人间世》

    (12) 又如:螳臂当车;别当道站着;当拦(阻拦)

    (13) 看待 。如:他把我的话当耳旁风

    (14) 用武力抵敌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 曹操者。——《资治通鉴》

    (15) 又如:万夫不当之勇;当关(守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6) 应当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 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17) 又如:当用的还得用;当立之年(指三十岁);当断不断(该做出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18) 判决罪人,断狱

    臣知欺大王罪当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乃劾魏其矫先帝诏,罪当弃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名词

    (1) 过去的某一时间;以往 。如:当天(指过去);当时(指过去);当下(此时);当口(事情发生或进行的时候)

    (2) 空;空当 。如:插当;这里还留着一个当子

    介词

    (1) 在

    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鸣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如:当堂(当场,在现场);当出(当初);当来(向来;当初);当便(即便;即就)

    代词

    (1) 本,这

    病卒, 豹取急,亲送柩还乡,悲痛伤惜,以为丧当家之宝。—— 唐· 李延寿《北史·房豹传》

    (2) 又如:当家(本家);当晚;当夜;当境(本境);当坊(当方。本地);当港(此港,本港)


    铿锵声 。如:每座教堂的尖塔开始欢快地发出当当响声


    (1) 假使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 秦相较,或未易量。—— 宋· 苏洵《六国论》

    (2) 另见 dàng

    dàng

    动词

    (1) 主领;典领

    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扬雄《甘泉赋》

    (2)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左传·哀公八年》

    虞所赍赏,典当胡夷。——《后汉书·刘虞传》

    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唐· 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

    (3) 又如: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

    (4) 当作;算是

    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5) 又如:当三钱(一个钱当三个钱用。这是宋朝的一种制钱);当十钱(币值以一当十);当甚(算什么);当耳边风

    (6) 抵得上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一个当俩;以一当十;当抵(抵挡)

    (8) 顶替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形容词

    (1) 适合,适当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只要措施得当就没问题;用词不当;当家子(同一家族中的人)

    (3) 指事情发生的那个时候或地方。相当于“本”、“此”

    当夜调度已定。——《三国演义》

    (4) 又如:当下(那个时候);当年;当天

    名词

    (1) 当铺(用于字号) 。如:当馆(即当铺);当水(骗局)

    (2) 另见 dāng

    英文翻译

    bear, accept, undertake; just

    方言集汇

    ◎ 粤语:dong1
    ◎ 潮州话:多秧1 多安3 多秧3 ,deng1(tng) dang3(tàng) deng3(tg)

    [tu]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WT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EOMD
    四角: 3819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余声。本义:涂水)

    (2) 同本义

    (3) 古水名。即今云南省之牛栏江。发源于寻甸,北流至威宁折向西北,至鲁甸县注入金沙江

    涂,水。出 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 渑。——《说文》

    (4) 洞涡水支流。在山西省榆次县境

    (5) 道路。也作“途”

    出于玉之涂。——《孟子·梁惠王上》

    乡也混然涂之人也。——《荀子·儒效》

    涂巷之人也。——《荀子·劝学》

    故辟门除涂,以迎吾人。——《荀子·王霸》

    (6) 又如:涂次(路上;途中);涂夫(路人);涂巷(道路;街坊);涂轨(本指车行之道。引申谓路子,途径);涂数(途程);涂迹(轨迹,途径);涂辙(车轮的痕迹);涂道(路途)

    (7) 十二月。古月名

    十二月为涂。——《尔雅》

    (8) “塗”的简化字

    名词

    (1) 泥,泥巴

    塗,泥也。——《广雅》

    见豕负涂。——《易·睽》

    厥土惟塗泥。——《书·禹贡》

    如塗塗附。——《诗·小雅·角弓》

    冻塗。——《礼记·夏小正》

    坐于塗炭。——《孟子》

    (2) 又如:涂车(用泥涂制成而饰以彩色的车子。为古时送葬的明器);涂炭(泥淖和炭灰。喻污浊之地。亦谓污浊)

    (3) 道路

    道听塗说。——《论语》

    遇诸塗。

    长塗中宿。——司马相如《上林赋》

    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易·系辞下》

    立之涂,匠者不顾。——《庄子·逍遥游》

    明乎坦涂。——《庄子·秋水》

    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庄子·徐无鬼》

    (4) 此义又作“途”。又如:涂不拾遗(道不拾遗);涂说(道路传闻之言);涂次(途中停留);涂陌(道路);涂径(道路;路径);涂路(犹道路);涂殚(路走到尽头)

    (5) 引申指途径;门路

    国乱者,民多私义;兵弱者,民多私勇。则削国之所以取爵禄者多涂,亡国之所以贱爵轻禄。——《商君书》

    动词

    (1) 涂抹;粉刷物品

    涂明耳目。——《史记·货殖列传》

    (2) 又如:涂白(在树干上涂抹白涂剂);涂附(在污泥上再涂上污泥。比喻以恶附恶);涂地(涂抹、漫布于地);涂墍(用泥涂抹屋顶或墙壁)

    (3) 乱写乱画 。如:涂鸦(比喻胡写乱画或书法幼稚);涂乙(改窜文字。抹去称为涂,勾改称为乙。乙是勾改的符号);别在墙上乱涂

    (4) 使不清楚或模糊 。如:涂掉几个字

    英文翻译

    surname; name of certain rivers

    方言集汇

    ◎ 粤语:tou4
    ◎ 潮州话:tu5(thû) 〈姓〉tou5(thô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魚平聲開口三等drio/divɖʰĭ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