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推荐

dāng rì tuī jiàn [dang ri tui jian]

词语释义

当日是今天的意思,推荐:介绍,建议最好去选择你看中的答案,推举。顾名思义,就是当天建议的意思。

汉字详情

dāng,dàng [dang]
部首: 316
笔画: 6
五笔: IVF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FSM
四角: 90177

详细解释

dāng

动词

(1) (形声。从田,尚声。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

(2) 对等;相当于

当,田相值也。——《说文》

必当其位。——《吕氏春秋·孟夏纪》

蔽贤者当之。——《孟子·离娄下》

朱也当御。——《国语·晋语》

当之者戕焉。——《国语·晋语一》

(3) 又如:旗鼓相当;门当户对;当才(才能与所任之事相当);当匹(匹敌;对等);实力相当

(4) 面对着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5) 又如:当户(对着门户);当风(正对着风);当着矮人,别说短话(面对着某种有缺陷的人,不要说有关他短处的话,以避影射之嫌);当头对面(面对面)

(6) 担任;充当 。如:当辕(驾辕);当槽的(店房伙计、酒保一类的人);当值(值班);当御省禁(值班于官禁之内)

(7) 承担

念窦娥葫芦提当罪衍。—— 元· 关汉卿《窦娥冤》

(8) 又如:当不起(谦词。表示担当不起他人的夸奖或款待);当不得(奈何不得);当不过(受不住;受不了)

(9) 主持

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管子·五行》

北邀当国者相见。——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张居正当国。——《明史·海瑞传》

(10) 又如:当室(主持家事。今称当家);当家之事(理家立业);当家三年狗也嫌(主持家政的容易得罪人,讨人嫌弃)

(11) 阻挡  的通路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庄子·人间世》

(12) 又如:螳臂当车;别当道站着;当拦(阻拦)

(13) 看待 。如:他把我的话当耳旁风

(14) 用武力抵敌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 曹操者。——《资治通鉴》

(15) 又如:万夫不当之勇;当关(守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6) 应当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 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17) 又如:当用的还得用;当立之年(指三十岁);当断不断(该做出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18) 判决罪人,断狱

臣知欺大王罪当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乃劾魏其矫先帝诏,罪当弃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名词

(1) 过去的某一时间;以往 。如:当天(指过去);当时(指过去);当下(此时);当口(事情发生或进行的时候)

(2) 空;空当 。如:插当;这里还留着一个当子

介词

(1) 在

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鸣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如:当堂(当场,在现场);当出(当初);当来(向来;当初);当便(即便;即就)

代词

(1) 本,这

病卒, 豹取急,亲送柩还乡,悲痛伤惜,以为丧当家之宝。—— 唐· 李延寿《北史·房豹传》

(2) 又如:当家(本家);当晚;当夜;当境(本境);当坊(当方。本地);当港(此港,本港)


铿锵声 。如:每座教堂的尖塔开始欢快地发出当当响声


(1) 假使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 秦相较,或未易量。—— 宋· 苏洵《六国论》

(2) 另见 dàng

dàng

动词

(1) 主领;典领

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扬雄《甘泉赋》

(2)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左传·哀公八年》

虞所赍赏,典当胡夷。——《后汉书·刘虞传》

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唐· 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

(3) 又如: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

(4) 当作;算是

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5) 又如:当三钱(一个钱当三个钱用。这是宋朝的一种制钱);当十钱(币值以一当十);当甚(算什么);当耳边风

(6) 抵得上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一个当俩;以一当十;当抵(抵挡)

(8) 顶替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形容词

(1) 适合,适当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只要措施得当就没问题;用词不当;当家子(同一家族中的人)

(3) 指事情发生的那个时候或地方。相当于“本”、“此”

当夜调度已定。——《三国演义》

(4) 又如:当下(那个时候);当年;当天

名词

(1) 当铺(用于字号) 。如:当馆(即当铺);当水(骗局)

(2) 另见 dāng

英文翻译

bear, accept, undertake; just

方言集汇

◎ 粤语:dong1
◎ 潮州话:多秧1 多安3 多秧3 ,deng1(tng) dang3(tàng) deng3(tg)

[ri]
部首: 429
笔画: 4
五笔: JJ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A
四角: 60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2) 同本义

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说文》

离为日,为火。——《易·说卦》

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周礼·大司徒》

天无二日,太阳也。——《孟子》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3) 又如:日冠(太阳上方的光体);日昃(日斜,日过中午);日旸儿(太阳;日光);日月交食(对头;互相争斗);日头搁山(太阳落山);日头趖西(太阳偏西);日居月诸(日落月出,一天又一天)

(4) 白天,白昼

夏之日。——《诗·唐风·葛生》

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世说新语·自新》

(5) 又如:日昳(日已过午);日往月去(时间一天天过去);日里(白天);日里向(白天);日长神倦(夏季白天长,人易困倦);日旰(日暮。天色晚);日昼(白天);夜以继日

(6) 时节;为特殊目的而定的日子

天启壬戌秋日。——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交租日;星期一是洗衣日;你的结婚纪念日;三百万股日;太阴日;平太阳日;日南至(冬至日);日脚(〈方〉∶日子;时间);日时(一段时间);日分(日子;日期)

(8) 一昼夜

靡日不思。——《诗·邶风·泉水》

日月星辰,太阳也。岁月日时,亦即曰日。——《书·洪范》

教子数日。——《礼记·内则》

(9) 又如:日力(一天的力气);日完(一天所做的事情);日度(一天一天地过去)

(10) 时间,光阴

(11) 又如:日子浅(时日短);日时(一段时间);旷日经年;日已昏黑;日不我与(时日不等人);日刻(时间)

(12) 日本的简称 。如:中日文化交流

副词

(1) 每日,每天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日远日疏,日亲日近(常常接近自然亲热,反之就会疏远);日觐天颜(每天朝见皇帝);日见穷蹙(处境一天天艰难窘迫);日无暇晷(整天无空闲);日逐(每日;每天);日逐家(每日;一天天);日事钱(日工资);日辰(日子);日食钱(日事钱)

(3) 他日,改天

日与俱来,吾与若俱观之。——《列子·汤问》

(4) 往日,从前

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左传·文公十年》

英文翻译

sun; day; daytime

方言集汇

◎ 粤语:ja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t7 [客英字典] ngit7 [台湾四县腔] ngit7 [客语拼音字汇] ngid5 [宝安腔] ngit7 [梅县腔] ngit8 [陆丰腔] gnit7 [东莞腔] ngit7 [沙头角腔] gn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人質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nʑĭĕtnjit/rit
tuī [tui]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WY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OG
四角: 5001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隹( zhuī)声。本义: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或向前移动)

(2) 同本义

推,排也。——《说文》

推,軵也,前也。——《仓颉篇》

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孟子·万章上》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左传·成公二年》

推堕附马河中。——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始欲着推字。——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作推敲之势。

(3) 又如:推毂(推动车轮轴,使车前进);推抢(推拥抢夺,争抢);推沟(推下沟);推行(推动物体向前);推引(推动;推拉);推天抢地(形容乱推乱搡);推转(推出处死)

(4) 使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 。如:推磨;推豆腐;推米面;推头;推草坪;推子

(5) 推移,变化、移动和发展。按顺序更换

与世推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推赤心于天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6) 又如:推革(推移变易);推次(相推以次第);推换(推移变换);推遇(随着遭遇而推移变迁);推涉(推移;更易);推变(推移变化);推荡(推移);推嬗(推移演变)

(7) 寻求;探索

旁推交通。——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8) 又如:推求;推索(推求寻索);推迹(根据迹象推求);推极(推求穷究);推详(推究详察);推纠(推究纠察);推原(从本原上推究);推案(考查推求);推讨(推究探讨)

(9) 推行,推广施行

推其所为。——《孟子·梁惠王上》

(10) 又如:推销

(11) 荐举;推选 。如:推士(推举贤才);推功(推举功勋;按照功劳);推借(推许荐引);推致(推荐延请);推补(荐举补缺官员);推擢(推荐提拔)

(12) 推测;推断

推此志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3) 又如:推言(推断论说)

(14) 计算;推算 。如:推讲(推算演讲);推命(推算命运,算命);推造(推算命相);推计(估计;考虑);推策(推算历数);推历(推算时历)

(15) 审问。推究 。如:推剥(追求);推劾(追究审问其罪状);推囚(审问犯人);推检(审问追查);推尽(详细审问);推列(推问列状);推按(推究审问)

(16) 推脱;推诿 。如:推搪(推托搪塞);推咎(推诿过错);推颓(推诿于衰败)

(17) 推崇;推重 。如:推许(推崇赞许);推服(推重佩服);推奖(推崇奖励);推激(推重赞赏);推立(推戴拥立);推先(推尊);推扬(推崇颂扬);推任(推重信任)

(18) 拒绝;辞让 。如:半推半就;推称(推辞);推阻(推辞拒绝);推免(推辞);推挹(推辞揖让);推谦(推辞谦让);推调(推托,推辞)

(19) 排除,除

则不可推。——《诗·大雅·云汉》

(20) 又如:推陈致新(推陈出新。排除陈旧的,生出新的来)

(21) 推翻 。如:推亡(推翻行亡道之国)

(22) 推让;让与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史记》

(23) 刺;杀

曲刃钩之,直兵推之。——《晏子春秋》

(24) 演绎 。如:以一推十;以此类推

(25) 从事娱乐活动 。如:推牌九

(26) 夺去生命;处死

哥哥,你只好推了这牛子休。——《警世通言》

(27) 借口,推说 。如:推调(托辞,耍花招)

英文翻译

push, expel; push for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1 teoi1
◎ 客家话:[梅县腔] toi1 dui3 tui1 tui2 cui1 [海陆丰腔] cui1 tui1 toi1 [客语拼音字汇] cui1 toi1 tui1 [陆丰腔] cui1 kok7 tui1 [客英字典] tui1 cui1 toi1 [台湾四县腔] cui1 tui1 toi1 [沙头角腔] tui1 [东莞腔] tui1 [宝安腔] tui1 | cui1 | t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叉隹脂A合平聲合口三等脂A/chviʧʰwi
jiàn [jian]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DHB
五行:
吉凶:
仓颉: TKLD
四角: 44247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草,存声。本义:草垫子) 同本义

荐,薦席也。——《说文》。按,凡亲地者谓之筵,加于筵者谓之席。席即因也,重于筵也。

副词

(1) 再;又;接连

荐,再也。——《尔雅》

荐,重也。——《小尔雅》

晋荐饥。——《左传·僖公十三年》

以荐食上国。——《左传·定公四年》

饥馑荐降。——《国语·鲁语上》

(2) 又如:荐仍(接连而来);荐更(反复经历);荐臻(荐蓁。接连地来到;一再遇到);荐饥(连年灾荒;连续灾荒)

名词

(1) 同本义

薦,黍蓬。——《尔雅》。按,蒿类也,或以为野茭。

麋鹿食荐。——《庄子·齐物论》。崔注:“甘草也。”

(2) 又如:荐草(茂盛的牧草)

(3) 细草

薦草多衍。——《管子·八观》。注:“茂草也。”

其民不衣而褐薦。——《素问·异法方宜论》。注:“谓细草也。”

北胡随畜薦居。——《汉书·终军传》

(4) 又如:荐居(逐水草而居,没有固定的住所)

(5) 假借为荐。草垫子

薦,席也。——《广雅》

(6) 又如:草荐;荐席(垫席);荐蒋(垫席);荐藉(草席)

动词

(1) 介绍进献人才

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孟子·万章上》

中外交荐。——清· 张廷玉《明史》

徐公 致靖荐。——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荐本(官吏向皇帝推荐人才的奏本);荐辟(举荐);荐书(推荐信);荐士(推荐有才德的人)

(3) 进;进献

未遑荐璧。——《梁书·袁昂传》

(4) 又如:荐酒;荐璧(进献璧玉);荐贿(奉献财物)

(5) 衬,垫

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贾谊《吊屈原赋》

(6) 又如:荐居(垫草而居)

(7) 包裹

韦恕荐轮,第中游戏。——汉· 荀悦《汉纪》

(8) 无酒肉作贡品的祭祀,素祭

(9) 如:荐新(果菜米谷刚熟,先到神主先人前设供祭祀);荐享(祭献;祭祀);荐奠(祭奠。祭祀的仪式,即向鬼神敬献祭品);荐羞(奉献的祭品);荐享(进献祭品祭祀)

(10) 指请和尚道士念经拜忏以超度亡灵 。如:荐亡(为死者念经或做佛事,使其亡灵早日脱难超升);荐度(念经或做佛事,使亡灵脱难超升);荐悼(作佛事悼念死者)

(11) 铺陈

君荐虎皮道旁。——宋· 叶适《毛积夫墓志铭》

(12) 执;举起 。如:荐刀(举刀;执刀)

英文翻译

repeat, reoccur; recommend

方言集汇

◎ 粤语:zin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en5 [东莞腔] zen5 [海陆丰腔] zien5 [客英字典] zien5 [梅县腔] zien5 [宝安腔] zen5 [客语拼音字汇] jian4
◎ 潮州话:之因3 [潮阳]之嫣3 ,zing3(chìng) [揭阳]zêng3(chèng) [潮阳]ziang3(chià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二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在甸先開去聲開口四等zenh/dzenndzʰ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