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心

guī xīn [ gui xin]
繁体 歸心
注音 ㄍㄨㄟ ㄒ一ㄣ

词语释义

归心 guīxīn

(1) 回家的念头。即归思

anxious to return home;nostalgia for home

(2) 真心归附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论语·尧日》
pay allegiance to

词语解释

  1. 诚心归附。

    《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絶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之一:“ 周公 吐哺,天下归心。”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由是天下之人归心焉。”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一折:“我 汉王 豁达大度……所以英雄之士,莫不归心。” 陈毅 《六十三岁生日述怀》诗:“ 马 列 最伟大,世界正归心。”

  2. 安心。

    《商君书·农战》:“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归心於农。”《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国敝而祸多,民无所归心。”

  3. 归附的念头。

    《史记·项羽本纪》:“大王至,又皆阬之,百姓岂有归心?”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 周 臣 尉迟迥 、 王谦 ……起兵反抗都很快被消灭,因为 隋文帝 已获得民众的归心。”

  4. 回家的念头。

    晋 王赞 《杂诗》:“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 宋 梅尧臣 《送庭老归河阳》诗:“五月驰乘车,归心岂畏暑?” 郑振铎 《山中杂记·蝉与纺织娘》:“‘秋天到了。’我这样的说着,颇动了归心。”

引证解释

⒈ 诚心归附。

《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絶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之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由是天下之人归心焉。”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我汉王豁达大度……所以英雄之士,莫不归心。”
陈毅《六十三岁生日述怀》诗:“马列最伟大,世界正归心。”

⒉ 安心。

《商君书·农战》:“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归心於农。”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国敝而祸多,民无所归心。”

⒊ 归附的念头。

《史记·项羽本纪》:“大王至,又皆阬之,百姓岂有归心?”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周臣尉迟迥、王谦 ……起兵反抗都很快被消灭,因为隋文帝已获得民众的归心。”

⒋ 回家的念头。

晋王赞《杂诗》:“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
宋梅尧臣《送庭老归河阳》诗:“五月驰乘车,归心岂畏暑?”
郑振铎《山中杂记·蝉与纺织娘》:“‘秋天到了。’我这样的说着,颇动了归心。”

归心的国语词典

诚心的归附。

如:「归心似箭」。

归心的网络释义

归心 (史书记录)

  • 文例
  • 《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由是天下之人归心焉。” 明 陆人龙 《辽海丹忠录》:“揭至登抚,袁可立具疏请讨复,云:‘倘为封疆多事,恐劳师害民,当遣使宣整流,布告彼邦,明正其罪。使彼中臣民,知君不可易,礼宜亟讨篡逆之罪,复立已废之王。若果李倧迫于妃命,臣民归心,亦当退避待命,而后朝廷徐颁赦罪之诏,令其祗奉国事。’”《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二回:“太子增乃为密书,书中备言诸侯归心信陵,秦亦欲拥立为王等语,后乃叙己求归之意,将书付客,托以密致魏王。”
  • 归心 (汉语词汇)

  • 归心,汉语词汇。
  • 拼音:guī xīn
  • 释义:1、诚心归附。2、安心。3、归附的念头。4、回家的念头。
  • 归心造句

    放假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在外求学的哥哥归心似箭。
    一到星期天,我简直归心似箭。
    提起回家,他归心如箭,多留一天,他都不答应。
    他听说母亲患病,归心似箭,请了假立刻就动身。
    考试一过,大家都归心似箭高唱"归去来兮",准备回家过年了。
    因为这次的成绩,我被老师骂的无地自容,经过一番反省,我归心似箭,决定要好好学习。
    听到母亲患病的消息,我真是归心似箭。
    他离开家乡已经十年,听说今天有机会回去,不由得归心似箭,急不可待。
    放寒假了,外地的同学归心似箭,希望马上到家。
    放假了,同学们归心似箭,有的人连中午饭都没吃就坐车走了。
    春节就要到了,出门在外的人们都归心似箭,盼望与家人团聚。
    快放寒假了,同学们个个都归心似箭。
    今日的神州大地,东风化雨,万众归心,四海生色,五湖呈祥。
    乐事渐随花共减,归心长与雁相先。
    会帝崩,隋文帝为丞相,与仲方相见,握手极欢,仲方亦归心焉。
    紫玉和环佩归心似箭,两人白日骑马狂奔,夜里展开轻功飞纵,不到半月,便到了玉鸣山境内。
    一个人生病了嘛,总归心情不好,我们讲就是会气滞,肝气郁结,这样就会气滞血瘀,“百病皆生于气也”,所以肿瘤病人、肝病病人需要舒肝理气。
    把一年的奋斗化作归心的箭,把一年的思念化作快乐的想念,把一年的期盼化作幸福的源泉,把一年的聚散化作团圆的相见。佳节将至,愿你踏上幸福征程,让好运伴你左右,团圆值得拥有。
    西周的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餔”,连吃饭、沐浴的功夫都用来“办公事”,“周公吐餔,天下归心”,最后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的一统天下。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汉字详情

    guī [gui]
    部首: 316
    笔画: 5
    五笔: JV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LSM
    四角: 2707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止,从婦省。本义:女子出嫁)

    (2) 同本义

    归,女嫁也。——《说文》

    帝乙归妹。——《易·泰》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之子:这个女子)

    女有归。——《礼记·礼运》

    妇人谓嫁曰归。——《公羊传·隐公二年》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杜甫《新婚别》

    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又如:归适(出嫁);归女(嫁女);归妹(嫁妹)。又指出嫁女儿返回娘家

    害瀚害否,归宁父母。——《诗·周南·葛覃》

    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出曰来归。——《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归曰来归。——《公羊传》

    (4) 又如:归安(旧时谓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视父母);归宗(出嫁女子回归娘家)。又特指女子被婆家休弃回家

    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

    (5) 返回,回来

    归,返也。——《广雅》

    明公归自王。——西周金文《矢( zhé)令彝》

    分兵断其归津。——《资治通鉴》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乐府诗集·木兰诗》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史记·高祖本纪》

    主人忘归客不发。——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 又如:归槽(回家);归升(回归天界);归朝(回朝);归本(返回农耕);归沐(回家洗沐)

    (7) 归还

    久假而不归。——《孟子·尽心上》

    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8) 又如:归事(交还政权);归元(归还人头);归俗(还俗);归业(回复原来的正业)

    (9) 辞官回家

    开荒田野际,守拙归园田。——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10) 又如:归耕(辞官归里);归老(辞官返回故里养老);归休(辞官退休);归卧(归林。辞官还乡);归道(辞谢师职)

    (11) 死

    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

    (12) 又如:归道山(死亡);归阴(死);归土(埋死人于土中);归休(死去);归神(归天。旧指离开人世,回归神位)

    (13) 投案自首 。如:归诚(归服投诚);归首(归降,自首投案);归命(归顺,顺从);归奉王朔(归顺朝廷)

    (14) 合并;归依;归属;归到一处

    微斯人,吾谁与归?——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樊将军以贫困来归 丹,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战国策·燕策》

    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清· 黄宗羲《原君》

    (15) 又如:归注(汇合)

    (16) 趋向;归向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资治通鉴》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汉· 贾谊《论积贮疏》

    (17) 又如:归止(归着,归宿);归一(一样);归市(涌向集市);殊途同归

    (18) 用在重叠动词间,表示不相干或无结果。如:玩笑归玩笑,事情可得认真去办

    (19) 结算

    到晚,牛浦回家,问着他,总归不出一个清账。——《儒林外史》

    (20) 通“馈”( kuì)。饷,赠送

    归公乘马,祭服五称。——《左传·闵公二年》

    (21) 又如:归衣(赠送衣服)

    名词

    珠算中称一位除数的除法 。如:九归

    形容词

    羞惭

    面目犂黑,状有归色。——《战国策·秦策》

    英文翻译

    return; return to, revert to

    方言集汇

    ◎ 粤语:gwa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wui1

    宋本广韵

    xīn [xin]
    部首: 440
    笔画: 4
    五笔: NYN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P
    四角: 33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英文翻译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方言集汇

    ◎ 粤语:sa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m1 [东莞腔] sim1 [梅县腔] sim1 [陆丰腔] sim1 [沙头角腔] sim1 [海陆丰腔] sim1 [宝安腔] sim1 [客语拼音字汇] xim1 [台湾四县腔] s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林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sĭĕms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