彀弩

gòu nǔ [ gou nu]
注音 ㄍㄡˋ ㄋㄨˇ

词语释义

1.犹彀弓。

词语解释

  1. 犹彀弓。

    《韩非·外储说左上》:“夫新砥礪杀矢,彀弩而射,虽冥而妄发,其端未尝不中秋毫也。”《后汉书·独行传·李业》:“贤者不避害,譬犹彀弩射市,薄命者先死。”《新唐书·仪卫志上》:“每夜,第一鼕鼕,诸队仗佩弓箭、胡禄,出铺立廊下,按矟、张弓、捻箭、彀弩。”

引证解释

⒈ 犹彀弓。

《韩非·外储说左上》:“夫新砥礪杀矢,彀弩而射,虽冥而妄发,其端未尝不中秋毫也。”
《后汉书·独行传·李业》:“贤者不避害,譬犹彀弩射市,薄命者先死。”
《新唐书·仪卫志上》:“每夜,第一鼕鼕,诸队仗佩弓箭、胡禄,出铺立廊下,按矟、张弓、捻箭、彀弩。”

汉字详情

gòu [gou]
部首: 312
笔画: 13
五笔: FPGC
五行:
仓颉: GNHNE
四角: 472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张满弓

彀,张弩也。——《说文》

彀弓弩,持满。——《汉书·周亚夫传》

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孟子·告子上》

(2) 通“够” 。如:彀不上(够不上;达不到)

名词

(1) 箭靶

羿有以感弓矢,故彀可得而中也。——《管子·小称》

(2) 目标,目的

夫言行者,以功用为之的彀者也。——《韩非子·问辩》

(3) 程式

诗虽不入彀,而笔力甚雅,每出人意表。——刘献廷《广阳杂记》

英文翻译

enough, adequate fully, quite

方言集汇

◎ 粤语:ga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eu5 [客英字典] geu5 [沙头角腔] kieu5 [梅县腔] geu5 [宝安腔] giu5 [台湾四县腔] kieu5 [陆丰腔] geu5
◎ 潮州话:gou3 gao3(kòu kà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九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侯平聲開口一等ku/koukəu
[nu]
部首: 312
笔画: 8
五笔: VCXB
五行:
仓颉: VEN
四角: 47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弓,奴声。本义:用械发箭的弓)

(2) 同本义

弩,弓有臂者。——《说文》

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也。——《韩非子·难势》

魏氏之武卒…操十二石之弩。——《荀子·议兵》

强弩之末。——《资治通鉴》

伏弩射杀。——《汉书·李广苏建传》

良将劲弩。——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连弩(数矢并发的弓);弩门(蒙语称弓);万弩齐发;弩力(弩弓的射力);弩子(弩弓);弩牙(弩机钩弦的部件);弩末(强紧之末);弩栝(弩弓用以发射弓箭的机栝)

(4) 能射弩的弓箭手 。如:弩团(古代的弓箭部队)

英文翻译

cross-bow, bow; downward stroke

方言集汇

◎ 粤语:nou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u3 [宝安腔] lu2 [梅县腔] nu3 [海陆丰腔] nu3 [客语拼音字汇] nu3 [台湾四县腔] nu3
◎ 潮州话:no5 nao6(nô nă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奴古上聲開口一等nunox/n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