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舌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摇舌。谓唱念、说话等。
唐 李洞 《送三藏归西天国》诗:“十万里程多少磧,沙中弹舌授降龙。”自注:“ 奘公 弹舌念梵语《心经》,以授 流沙 之龙。” 元 迺贤 《铁钵盂》诗:“山僧偶弹舌,引得老龙蟠。” 清 龚自珍 《诵得生净土陀罗尼记数簿书后》:“声音不二门,古译音不準,既辩之矣,予能肖弹舌,依今译大摄小,亦能以大摄小书,然而不废古译。”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引祖训》:“然授后生以话端,致其弹舌相讥,可见通今之难胜於博古。”
引证解释
⒈ 犹摇舌。谓唱念、说话等。
引唐李洞《送三藏归西天国》诗:“十万里程多少磧,沙中弹舌授降龙。”
自注:“奘公弹舌念梵语《心经》,以授流沙之龙。”
元迺贤《铁钵盂》诗:“山僧偶弹舌,引得老龙蟠。”
清龚自珍《诵得生净土陀罗尼记数簿书后》:“声音不二门,古译音不準,既辩之矣,予能肖弹舌,依今译大摄小,亦能以大摄小书,然而不废古译。”
明沉德符《野获编·列朝二·引祖训》:“然授后生以话端,致其弹舌相讥,可见通今之难胜於博古。”
弹舌的网络释义
弹舌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dàn
名词
(1) (形声。从弓,单声。本义:弹丸)
(2) 同本义
弹,行丸也。——《说文》
长安大道边,挟弹谁家儿?—— 唐· 苏涣《变律》其三
(3) 又如:枪弹;弹子涡(卵石);枪林弹雨(形容战斗激烈);弹丸黑子(形容地域狭小)
(4) 形状像弹丸的东西,如圆形的果实;禽鸟的卵等
其法乃以凫弹数十,黄、白各聚一器。——宋· 周密《齐东野语》
(5) 弹弓
援弹飞丸,应弦而落。——《魏书》
(6) 炸弹 。如:燃烧弹;氢弹;烟幕弹;催泪弹
(7) 另见
tán
动词
(1) (形声。从弓,单声。本义:用弹弓发射弹丸)
(2) 同本义
弹,行丸也。——《说文》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
(3) 又如:弹力(弹射的力量);弹丸(供弹弓发射用的泥丸、石丸、铁丸。也指子弹弹头);弹射(利用弹力、压力等射出);弹金(发射弹丸)
(4) 弹击
新沐者必弹冠。——《楚辞·渔父》
倚柱弹其剑。——《战国策·齐策四》
复弹其铗。
复弹其剑铗。
善弹琵琶。——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5) 又如:弹唱(一边弹奏,一边演唱);弹冠(弹去冠上的灰尘);弹棉花;弹弓(手工弹花的工具)
(6) 用手指拨动而演奏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李贺《咏怀》
(7) 又如:弹琴;弹击(演奏乐器);弹弦(弹丝。弹奏弦乐器);弹纬(张弦弹奏)
(8) 批评,揭发
旌善以兴化,弹邪而矫俗。——《三国志·陶谦传》
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曹植《与杨德祖》
(9) 又如:抨弹(抨击);弹议(弹劾评议);弹黜(弹劾罢黜);弹文(弹劾官员过错的奏疏);弹正(纠弹;纠正);弹断(讥评);弹激(激烈率直地予以抨击)
(10) 针刺
弹疽不严,必半复聚。——《资治通鉴》
(11) 测定重量
拿来天平上弹着。——元·佚名《陈州粜米》
(12) 又如:弹算(掂量估模);弹斤估两(形容掂量轻重)
(1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tang5(thâng)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
(2) 同本义
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说文》
兑为口舌。——《易·说卦》
心在窍为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舌举(舌翘起而不能动。指理屈词穷);舌挢不下(翘起舌头。形容惊讶或害怕的样子);舌刺刺(形容嘴舌不停地说话);舌敞唇穿(舌烂辰破,舌烂唇干);舌簧(巧舌);舌干唇焦(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反复申说、劝道。也作舌敝唇焦)
(4) 代指言语
云而使舌。人体委与之。——《国语·周语》。注:“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官也。”
驷不及舌。——《论语·颜渊》
(5) 又如:舌辩(能言善辩;争辩);舌摇簧鼓(满嘴胡说;大发议论);舌敝耳聋(指言者舌敝,听者耳聋。意为议论纷繁);舌辨(口才敏捷);舌锋(谓言词犀利);舌人(古代的翻译官);舌端月旦(用言语评论人物);舌剑唇枪(比喻言辞锋利。也作“唇枪舌剑”);舌灿莲花(比喻能言善道)
(6) 指畚箕外伸的部分。也泛称舌状物 。如:帽舌;鞋舌;火舌
(7) 指装在铃铎内的锤。亦指管乐器的簧
遒人以木铎徇于路。——《书·胤征》。孔传:“木铎,金铃木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et8 [陆丰腔] sat8 [台湾四县腔] sat7 set8 [客英字典] set8 [海陆丰腔] sat7 [梅县腔] shat8 [客语拼音字汇] sad6 sed6 [东莞腔] set8 [宝安腔] set8
◎ 潮州话:zih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頢 | 下刮 | 匣 | 黠合 | 入聲 | 黠 | 合口二等 | 刪 | 山 | ghruat/hoat | ɣw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