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射臧否

dàn shè zāng fǒu [dan she zang fou]
注音 ㄉㄢˋ ㄕㄜˋ ㄗㄤ ㄈㄡˇ

词语释义

弹射:直率地指摘;臧:好;否:坏。臧否:褒贬,评论。直率地进行批评。

汉字详情

dàn,tán [dan,tan]
部首: 312
笔画: 11
五笔: XUJF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NCWJ
四角: 18256

详细解释

dàn

名词

(1) (形声。从弓,单声。本义:弹丸)

(2) 同本义

弹,行丸也。——《说文》

长安大道边,挟弹谁家儿?—— 唐· 苏涣《变律》其三

(3) 又如:枪弹;弹子涡(卵石);枪林弹雨(形容战斗激烈);弹丸黑子(形容地域狭小)

(4) 形状像弹丸的东西,如圆形的果实;禽鸟的卵等

其法乃以凫弹数十,黄、白各聚一器。——宋· 周密《齐东野语》

(5) 弹弓

援弹飞丸,应弦而落。——《魏书》

(6) 炸弹 。如:燃烧弹;氢弹;烟幕弹;催泪弹

(7) 另见 tán

tán

动词

(1) (形声。从弓,单声。本义:用弹弓发射弹丸)

(2) 同本义

弹,行丸也。——《说文》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

(3) 又如:弹力(弹射的力量);弹丸(供弹弓发射用的泥丸、石丸、铁丸。也指子弹弹头);弹射(利用弹力、压力等射出);弹金(发射弹丸)

(4) 弹击

新沐者必弹冠。——《楚辞·渔父》

倚柱弹其剑。——《战国策·齐策四》

复弹其铗。

复弹其剑铗。

善弹琵琶。——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5) 又如:弹唱(一边弹奏,一边演唱);弹冠(弹去冠上的灰尘);弹棉花;弹弓(手工弹花的工具)

(6) 用手指拨动而演奏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李贺《咏怀》

(7) 又如:弹琴;弹击(演奏乐器);弹弦(弹丝。弹奏弦乐器);弹纬(张弦弹奏)

(8) 批评,揭发

旌善以兴化,弹邪而矫俗。——《三国志·陶谦传》

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曹植《与杨德祖》

(9) 又如:抨弹(抨击);弹议(弹劾评议);弹黜(弹劾罢黜);弹文(弹劾官员过错的奏疏);弹正(纠弹;纠正);弹断(讥评);弹激(激烈率直地予以抨击)

(10) 针刺

弹疽不严,必半复聚。——《资治通鉴》

(11) 测定重量

拿来天平上弹着。——元·佚名《陈州粜米》

(12) 又如:弹算(掂量估模);弹斤估两(形容掂量轻重)

(13) 另见 dàn

英文翻译

pellet, bullet, shot, shell

方言集汇

◎ 粤语:daan6 taan4
◎ 潮州话:tang5(thâng)

宋本广韵

shè [she]
部首: 307
笔画: 10
五笔: TMD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HDI
四角: 24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2) 同本义

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说文》

三曰五射。——《周礼·保氏》

射者,男子之事也。——《礼记·射义》

以射策甲科为郎。——《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

射声校尉。——《后汉书·光武纪》

常能为汉伏弩射之。——《汉书·李广苏建传》

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射鹄(射箭的靶子);射日(古代神话。传说尧时有十二日并出,庄稼尽被晒枯,后羿射落九日,为民除了害);射牛(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天地、宗庙,必亲自射牛以示隆重);射利(比喻急于追求财利如射矢之速)

(4) 用推力、压力或弹力送出

连放火箭,直射北门外方圆两炮台。——《三元里抗英》

(5) 又如:射门;射弹;射击;射工(传说中能含沙射影的毒虫);喷射;注射

(6) 猜度

是何鸟也?王射之。——《吕氏春秋·重言》

(7) 又如:射虎(猜灯谜。灯谜,又如灯虎、文虎);射覆(一种酒令。用相连的字句隐寓事物,使人猜度)

(8) 打赌

于是使射千镒之重,争千里之逐。——汉· 枚乘《七发》

(9) 谋求,逐取

江淮豪贾射利。——《新唐书·食货志》

(10) 又如:射利(谋取财礼)

(11) 照射,放射

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内。——《阎典史传》

(12) 循着,顺着

夜非深林荟丛,不能藏蔽,无闻儿啼,即射声而至。——清· 黄宗羲《金孺人墓志铭》

(13) 瞬间地斜视

又冷冷地射了屠维岳一眼。—— 茅盾《子夜》

(14) 拦阻

谋为石岸,以射水势。——明· 张居正《方氏建水榭铭》

(15) 嘲弄

编成而名之曰《三闲集》,尚以射仿吾也。—— 鲁迅《三闲集》

(16) 指投壶 。把箭投向壶里,按投中次数多少决定胜负。输了罚酒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名词

(1) 放箭的人

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孟子》

(2) 射法。古代六艺之一。有关弓箭制作规范和使用技能的训练 。如:射人(古官名。掌射法以习射仪);射人师(射人之长);射雀(谓射术高超)

(3) 乡射礼 。如:射宫(天子行大射礼之处,亦为考试贡士之所);射乡(指乡射礼和乡饮酒礼。古代乡饮酒礼之后举行乡射礼);射饮(乡射礼和乡饮酒礼);射器(射礼所用的器物)

(4) 圭璋上端锐出部分

大璋、中璋九寸,边璋七寸。射四寸。——《周礼·考工记》

(5) 姓

英文翻译

shoot, eject, issue forth, emit

方言集汇

◎ 粤语:je6 jik6 se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a5 jit8 [宝安腔] sa5 [梅县腔] sha5 [海陆丰腔] sha5 rit8 [沙头角腔] sa5 [陆丰腔] sha6 [东莞腔] sa5 [客语拼音字汇] sa4 [台湾四县腔] sa5 ji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謝麻三開去聲開口三等jahjĭa
zāng [zang]
部首: 602
笔画: 14
五笔: DND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MSLL
四角: 232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臣,戕( qiāng)声。臣,奴隶。本义:男奴隶)

(2) 同本义

臧与谷二人相马牧羊——《庄子·骈拇》

(3) 又如:臧聚(仆隶役夫);臧获(古代对奴婢的贱称);臧仆(精选和训练驾御帝王所乘五辂的役夫,使皆善其事)

(4) 成功

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左传》

(5) 通“赃”。赃物

家尽没入偿臧。——《史记·王温舒传》

盗有臧者罚。——《盐铁论·刑德》。注:“臧同赃。”

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汉书·伊赏传》

(6) 古地名 。故地在今陕西省渭水附近

(7) 姓

动词

(1) 通“赃”。贪污;行贿

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汉书·尹赏传》

毁则者为贼,掩贼者为臧,窃宝者为宄,用宄之财者为奸。——《国语·鲁语上》

(2) 又如:臧汗(贪污);臧物(赃物);臧贿(贪污受贿);臧赂(贿赂);臧罪(贪污受贿之罪)

(3) 认为好,满意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形容词

(1) 好的,美好的,善良的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诗·邶风·雄雉》

(2) 又如:臧不(善恶);臧贬(褒贬,品评高下)

英文翻译

good, right, generous; command

方言集汇

◎ 粤语:zo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ong1 [客英字典] zong1 [台湾四县腔] zong1 [梅县腔] zong1 [宝安腔] zong1 [陆丰腔] cong2 [客语拼音字汇] z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則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tsɑŋcang/zang
fǒu,pǐ [fou,pi]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GIKF
五行:
仓颉: MFR
四角: 10609

详细解释

fǒu

副词

(1) (会意。从口,从不。“不”亦兼表字音。本义:不然,不是这样)

(2) ∶不,不然,不如此

否,不也。——《说文》

否臧凶。——《易·师》

否德黍帝位。——《书·尧典》。注:“皆训不。”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战国策·魏策》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这是妥当的办法吗?否

(4) 非,不是

大人否亨。——《易·否卦》

否则熟虑而从之。——《礼记·表记》。注:“谓非己志也。”

夫建国设都,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也。——《墨子》

(5) ——用于“能否”、“可否”、“是否”中。如:明日能否出发,需视天气而定

(6) 用在疑问句末,构成是非问句

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又如:汝知之否

(8) 另见

动词

(1) 闭塞;阻隔不通

否,隔也。——《广雅》

否难知也。——《诗·小雅·何人斯》

否者,蔽固不通之称。——《匡谬正俗》

否者,闭而乱也。——《汉书·刘向传》

(2) 又如:否滞(停滞;阻塞);否塞(闭塞不通);否结(阻滞,郁结。比喻运数不好);否隔(亦作“否鬲”。隔绝不通);否道(壅蔽之道);否闭(闭塞不通)

(3) 贬斥

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世说新语》

(4) 变坏;灭绝

若到天地昏曚而万物否矣。——《西游记》

不择善否。——《庄子·渔父》

形容词

(1) 困厄;不顺

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左传·宣公十二年》

(2) 又如:否屈(困顿受挫);否败(穷困;时运不好);否往泰来(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否而末泰(时局动荡不安);否运(恶运,坏运)

(3) 恶

未知臧否。——《诗·大雅·抑》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4) 又如:否心(邪恶之心);否德(卑劣的品德);否臧(善恶)

(5) 通“鄙”。鄙陋

不善少而否老。——《庄子·大宗师》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6) 又如:否妇(鄙陋的妇女)

名词

(1) 通“痞”。病名,胸中满闷结块的病

心下否痛。——《素问·五常政大论》

(2) 又如:否肿(痞块肿胀)

(3) 另见 fǒu

英文翻译

not, no, negative; final particle

方言集汇

◎ 粤语:fau2 pe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eu3 pi3 [梅县腔] feu3 [陆丰腔] feu3 [客英字典] feu3 pi3 [东莞腔] feu3 [客语拼音字汇] bia3 feu3 pi3 [台湾四县腔] feu3 pi3 [沙头角腔] feu3 [宝安腔] fiu3 | pi3
◎ 潮州话:houn2(hóuⁿ) pi2(phí)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鄙脂B開上聲開口三等脂Bbiix/byybʰ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