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马娴熟

gōng mǎ xián shú [gong ma xian shu]

词语释义

娴熟 xiánshú 老練、狡詐、博識、熟練或靈活他是目前最娴熟的小説家之一。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若得此人,可以攻打贼巢。更兼他深通武艺,弓马娴熟。”

成语用法

弓马娴熟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弓马娴熟造句

来自塞外的犷悍异族,弓马娴熟,以倾巢之力围攻这座孤悬塞上的小小城池,即令全城将士拼死奋战亦难以维护岌岌可危的形势。
据湖南省巡抚奏知,衡山县庶民刘正风,急公好义,功在桑梓,弓马娴熟,才堪大用,着实授参将之职,今后报效朝廷,不负朕望,钦此。
彦仙少年时英武勇敢,弓马娴熟,喜结豪侠。
郑大士本身也精于骑射,弓马娴熟。
主公,三千精锐中有不少人原本就是弓骑兵出身,其他战士也都弓马娴熟。
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弓马娴熟。
年轻时,他听闻鲜卑人搞了场草原英雄大比武,弓马娴熟的他,带着心爱的黑色角弓和白蜡大枪不远千里的赶了过去。
朱棣喜欢纪纲胆略过人,弓马娴熟,当即将他收为帐下亲兵。
不过他问题更加的明显,那就是脚下技术很粗糙,想比如其他球员的弓马娴熟,他更像是一个刚刚接触足球的少年,一块璞玉,未加雕琢的见不到里面的晶莹剔透。
北静王长子风追月弓马娴熟,饱读兵书、史书,深通治国、用兵之道,为人热衷权位。
各地军将不得种族歧视,只要是弓马娴熟、勇猛敢战的精锐士卒,三个月内必须分批次赶到唐州集结选拔。
曹大人武艺高强,弓马娴熟,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中郎将吕布,弓马娴熟,膂力过人,董卓知道自己刻薄无礼,常以吕布防身,爱惜吕布,誓为父子。

汉字详情

gōng [gong]
部首: 312
笔画: 3
五笔: XNG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
四角: 17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弓形,有弓背和弓弦,后省去弓弦,只剩下弓背,隶变后变成现在的“弓”字。“弓”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弓”的字多与“弓箭”有关系。本义:射箭或打弹的器械)

(2) 同本义

弓,兵也,所以发矢。——《说文》

弓,揉木而弦之以发矢。——《正字通》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礼记·学记》

毋弛而弓,一栖两雄。——《韩非子·扬权》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汉· 贾谊《过秦论》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沁园春·雪》

(3) 又如:弓手(亦作“弓箭手”。宋元时州县统辖的负责巡逻、缉捕的兵卒);弓壶(有“弓”字铭文的酒器;装弓的袋);弓号(弓);弓剑(弓与剑);弓箕(弓和箕。喻指世传的家业技艺)

(4) 形状或作用像弓的器具

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范爱农》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乐府诗集·隋·明余庆·军行》

(5) 又如:弹弓;胡琴弓;弓小(弓形而纤小);弓弯(弓鞋。指缠脚妇女穿的鞋)

(6) 演奏弓弦乐器时的运弓技术 。如:连弓;分弓;顿弓;连顿弓;击跳弓;弹跳弓;抛弓

(7) 丈量土地的器具,用木制成,形状似弓 ,两端距离是五尺,也叫步弓

侯道五十弓。——《仪礼·乡射礼记》

丈地弓制不真,责之弓手。——清· 黄六鸿《清文部·责经手》

(8) 又如:弓手(古代丈量地亩持步弓的人)

量词

(1) 丈量土地的计量单位,一弓为五尺、三百六十弓为一里

自冢至麓,凡二百弓。——唐· 陆龟蒙《送小鸡山樵人序》

(2) 又如:弓口(尺寸。弓:丈量土地的计量单位)

动词

(1) 弯曲,引申为弯身,指行礼

据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载,谓有士人醉卧,见妇人踏歌曰:“舞袖弓腰浑忘却,蛾眉空带九秋霜。”其中双鬟者问如何是弓腰?歌者笑曰:“汝不见我作弓腰乎?”乃返首髻及地,腰势如规

(2) 又如:弓腰人(古指舞伎);弓身

英文翻译

bow; curved, arched; KangXi radical number 57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ung1 [东莞腔] giung1 [客英字典] giung1 [沙头角腔] giung1 [梅县腔] giung1 [宝安腔] giung1 [海陆丰腔] giung1 [陆丰腔] giung1 [台湾四县腔] gi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戎東三平聲開口三等kĭuŋkiung
[ma]
部首: 320
笔画: 3
五笔: CN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VSM
四角: 7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方言集汇

◎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xián [xian]
部首: 323
笔画: 10
五笔: VUS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VLSD
四角: 4742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女,闲声。本义:文雅;柔美文静,庄重不轻浮) 同本义

嫺,雅也。——《说文》

嫺雅,犹沈静也。——《后汉书·马援传》注

若夫青琴、 宓妃之徒,绝殊离俗,妖冶娴都。—— 张衡《上林赋》

或骨体娴丽。——《论衡·定贤》

夫何美女之娴妖,红颜晔而流光。——曹植《静思赋》

(2) 又如:娴婉(文雅美丽);娴丽(优雅美丽)

动词

(1) 熟悉(掌握得熟練自如)

今邊兵惟習馬耳,未娴山战、林战、谷战之道也。——《明史 戚繼光传》

這花生,已弃詩书而娴韜略。——《畫图緣》

娴于辭令。——《史記賈屈原賈生列传》

(2) 又如:娴熟

英文翻译

elegant, refined; skillful

方言集汇

◎ 粤语:haan4

宋本广韵

shú,shóu [shu,shou]
部首: 403
笔画: 15
五笔: YBVO
仓颉: YIF
四角: 05331

详细解释

shóu

(1) ——口语,义同“熟”( shú

(2) 另见 shú

shú

动词

(1) (形声。从火,孰( shú)声。本作“孰”。“熟”是后起字。本义:煮熟,食物烹煮到可吃的程度)

(2) 同本义

熟治万物。——《礼记·礼运》。疏:“谓烹煮。”

宰夫胹熊蹯不熟。——《左传·宣公二年》

(3) 又如:熟末(指煮得烂熟的食物);熟切店(卖熟肉的店铺);熟水(开水);熟献(指烹熟的上献祭品)

(4) 谷物、水果或微生物等成熟

秋,大熟,未收。——《书·金滕》

五谷熟而民人育。——《孟子·滕文公上》

瓜熟蒂落。——张君房《云笈七签》

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早熟;熟岁(谷熟之岁);熟颗(指成熟的粮食颗粒)

(6) 成熟

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功成业熟也何难。——庐肇《成名后作》

(7) 熟悉

胡不谋之人心以熟吾道?——柳宗元《断刑论下》

无他,但手熟尔。——宋· 欧阳修《归田录》

(8) 又如:熟娴(即“娴熟”。熟练);熟嘴(油嘴;贫嘴);纯熟(很熟练);熟精(熟悉精通);熟会(熟练);熟溜(熟练貌);熟口(娴于唱曲的人)

形容词

(1) 经过加工或处理过的 。如:熟麻(煮熟的麻);熟药(经过加工炮制的药材);熟衣(煮炼过的丝制品制成的衣服);熟纸(经过煮捶或涂蜡的纸);熟货(用原料加工制成的物品);熟肚(怀孕或生育过的妇女);熟粪(沤熟的粪肥)

(2) 有收成;丰收

天之道出阳为煖以生之,出阴为清以成之,是故非薰也不能有育,非薰也不能有熟,岁之精也。——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煖燠孰多》

(3) 又如:熟年(丰年);熟岁(丰年);熟荣(丰收)

(4) 熟悉

此论不可不熟。——《吕氏春秋·重已》。注:“犹知也。”

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 宁南意合。——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5) 又如:熟口(熟悉演唱的人);熟间(熟悉的行业);熟精(熟悉精通);熟脚(熟悉情况的人);熟落(熟悉);熟会(熟悉);熟晓(十分了解);熟滑(熟悉);熟分(熟悉;相熟);熟狎(过分亲昵、随便);熟不讲礼(熟人不必计较礼数)

(6) 土壤经过多年耕耘,已适于作物生长的 。如:熟土;熟地;熟田

(7) 精审,仔细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吕氏春秋·察传》

愿大王熟察,少加怜焉。——汉·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8) 又如:熟念(反覆斟酌,仔细考虑);熟视(细看);熟味(仔细体会);熟筹(仔细筹划);熟算(深入细致地谋划);熟寻(仔细探索);熟议(仔细计议);熟耕(精耕);熟计(周密地谋划)

(9) 表示程度深

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资治通鉴·唐纪》

(10) 又如:熟卧(熟睡);熟寐(熟睡);熟寝(熟睡);醉熟(沉醉);熟暑(酷暑);熟红(深红)

量词

(1) 在一年内农田作物成熟的次数 。如:两熟

(2) 结果、开花或生出其他产品的活动或事实 。如:一年三熟

(3) 另见 shóu

英文翻译

well-cooked; ripe; familiar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suk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uk8 siuk7 [梅县腔] shuk8 siuk7 [陆丰腔] shuk8 [客语拼音字汇] sug6 xiug6 [沙头角腔] suk8 [客英字典] shuk8 [海陆丰腔] shuk8 siuk7 [宝安腔] s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殊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ʑĭukzj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