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醮
词语释义
建醮
(1) 道士设法坛做法事
词语解释
旧时僧道设坛为亡魂祈祷。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尽买香烛楮纸,賷到 琼花观 中,命道士建醮三昼夜,以报恩德。”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救世歌》:“作福许妖兼送鬼,修斋建醮尚虚无。”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僧道设坛为亡魂祈祷。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尽买香烛楮纸,賷到琼花观中,命道士建醮三昼夜,以报恩德。”
太平天囯洪秀全《原道救世歌》:“作福许妖兼送鬼,修斋建醮尚虚无。”
建醮的国语词典
在特定的日子里,设坛为亡魂超渡或为新庙落成、神像开光等事祈福的法事。
建醮的网络释义
建醮
建醮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廴(
),有引长的意思,从聿(意为律)。本义:立朝律)(2) 同本义
立朝律也。——《说文》
建,立也。——《广雅》
(3) 又如:建法(制定法律);建中(定立标准);建极(制定至中至正的建国大法)
(4) 引申为建立、创设
官惟王建国。——《周礼·天官序》
掌建邦之宫刑。——《周礼·小宰》
州建百里之国三十。——《礼记·王制》
皇建其有极。——《书·洪范》
择建立卜筮人。
夫位政之建也。——《国语·鲁语》
足下自以为善汉王,欲建万世之业,臣窃以为误矣。——《史记·淮阴侯列传》
德之不建。——《国语·晋语》
建伊皋之业。—— 明· 刘基《卖柑者言》
建一官而三物成。——《左传·襄公三年》
(5) 又如:建官(设置官职);建封(设置爵位,分封诸侯);建竖(建立功绩);建醮净宅(设场建坛,用酒祭神以祛除宅院里的邪气);建本(奠定基础,建立根本)
(6) 封立
利建侯。——《易·屯》
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左传·隐公八年》
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7) 又如:建侯(封立诸侯;封侯建国;立功封侯);建德(封立有德者为诸侯)
(8) 树立、竖起
九十杖而朝见君见杖。——《书·大传》
设此旐矣,建彼旄矣。——《诗·小雅·出车》
建鼓在阼阶西。——《仪礼·大射仪》
乘轺建节。——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上建旌旗。——《资治通鉴》
(9) 又如:建鼓(立鼓);建旗(树立旗帜);建牙(古时出师,在军前树立军旗);建节(树立节操);建标(树立标志);建麾(树立旌旗)
(10) 建筑;建造
建丛台于后。——张衡《东京赋》
(11) 又如:建缮(建筑修缮)
(12) 倡仪;提出
愛盎等皆建以为不可。——《汉书·邹阳传》。注:“谓立议。”
(13) 又如:建言(建议,陈述己见);建倡(倡议);建明(建白。陈述意见);建策(献出谋策);建陈(提议陈请);建画(建议谋划);建弼(建议和辅佐)
(14) 覆,倾倒 。如:建瓴(建瓴水的简省。倾倒瓶中之水,形成居高临下的形势)
名词
(1) 古代天文学称北斗星斗柄所指为建。一年之中,斗柄旋转而依次指为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夏历(农历)的月份即由此而定 。如:建寅(正月);建卯(农历二月);建辰(农历三月);建巳(农历四月);建子(指以夏历十一月)
子月
(2) 为岁首的历法
(3) 星官名。建星(古星官名。亦省称“建”。凡六星。在黄道北。与南斗六星同属斗宿)
(4) 〈形〉 通“健”
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德若渝。——《老子·四十一章》
(5) 又如:建德(刚健之德);大建(指30、31天之月);小建(29天之月)
(6) 指福建 。如:建兰;建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en5 gien5 [海陆丰腔] gien5 [梅县腔] gian5 [台湾四县腔] gien5 [客语拼音字汇] gian4 [陆丰腔] kian5 [宝安腔] gen5 [东莞腔] gen5 [沙头角腔] gie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建 | 居万 | 見 | 元開 | 去聲 | 願 | 開口三等 | 元 | 臻 | kianh/kiann | kĭɐ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冠、婚礼所行的一种简单仪式。尊者对卑者酌酒,卑者接受敬酒后饮尽,不需回敬
醮,冠娶礼祭。——《说文》。按,酌而无酬酢曰醮。
若不醴则醮用酒。——《仪礼·士冠礼》
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礼记·昏义》
(2) 又如:醮辞(古代举行冠礼时,父亲酌酒使其子饮用时所念的祝辞);醮醴(古代冠礼中的一种简单仪节);醮酒(奠酒;敬酒);醮影(倩影;美丽的影子)
(3) 祈祷神灵的祭礼,后专指道士、和尚为禳除灾祸所设的道场
醮,祭也。——《广雅》
醮诸神。——宋玉《高唐赋》
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汉书·郊祀志》
专意斋醮。——清· 张廷玉《明史》
(4) 又如:醮坛(为祭祀或祈祷神祗所设的台);醮谢(设醮祭谢);醮器(设醮祭祀或祈祷时所用的法器);醮事(道士设坛祈祷作法事)
动词
(1) 嫁
未嫁而丧二夫,故十九犹未醮也。——《聊斋志异》
(2) 又如:再醮;改醮(已婚妇女再嫁);醮命(嫁女的使命);醮妇(再嫁妇女)
(3) 独酌而醉
主人进酒于客曰酬,客酌主人曰酢,独酌而醉曰醮。——明· 郎瑛《七修类稿》
形容词
(1) 尽,尤指水尽;酒饮尽
利爵之不醮也。——《荀子·礼论》
(2) 〈方〉∶贫穷,财尽
丢这们些银子,弄得手里醮醮的,我有不替你买得么?——《醒世姻缘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au5 [客英字典] ziau5 [梅县腔] ziau5 [台湾四县腔] ziau5 zeu5 [陆丰腔] ziau5 [宝安腔] ziau5 [客语拼音字汇] jiau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醮 | 子肖 | 精 | 宵A | 去聲 | 嘯 | 開口三等 | 宵A | 效 | cieuh/ziew | tsʰw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