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寅
词语释义
古代以北斗星斗柄的运转计算月分,斗柄指向十二辰中的寅即为夏历正月。
指夏历正月。
“三正”之一。指以夏历正月为岁首的历法。
词语解释
古代以北斗星斗柄的运转计算月分,斗柄指向十二辰中的寅即为夏历正月。
《淮南子·天文训》:“天一元始,正月建寅。”
指夏历正月。
唐 张子容 《长安早春》诗:“咸欢太平日,共乐建寅春。”参见“ 斗建 ”。
“三正”之一。指以夏历正月为岁首的历法。
唐 杨炯 《公卿以下冕服议》:“夫改正朔者,谓 夏后氏 建寅, 殷 人建丑, 周 人建子。”《书·甘誓》“怠弃三正” 宋 蔡沉 集传:“三正,子、丑、寅之正也。 夏 正建寅。” 宋 程大昌 《考古编·正朔一》:“《诗》《书》断自 唐 虞 以下,为世凡五,其剏建丑、子者,惟 商 周 二代,自 唐 迄 夏 ,即皆建寅不相復也。”参见“ 三正 ”。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以北斗星斗柄的运转计算月分,斗柄指向十二辰中的寅即为夏历正月。
引《淮南子·天文训》:“天一元始,正月建寅。”
⒉ 指夏历正月。参见“斗建”。
引唐张子容《长安早春》诗:“咸欢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⒊ “三正”之一。指以夏历正月为岁首的历法。参见“三正”。
引唐杨炯《公卿以下冕服议》:“夫改正朔者,谓夏后氏建寅, 殷人建丑, 周人建子。”
《书·甘誓》“怠弃三正” 宋蔡沉集传:“三正,子、丑、寅之正也。 夏正建寅。”
宋程大昌《考古编·正朔一》:“《诗》《书》断自唐虞以下,为世凡五,其剏建丑、子者,惟商周二代,自唐迄夏,即皆建寅不相復也。”
建寅的国语词典
夏历以寅月为岁首,称为「建寅」。《淮南子.天文》:「天一元始,正月建寅。」后指阴历正月。唐.张子容〈长安早春〉诗:「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建寅的网络释义
建寅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廴(
),有引长的意思,从聿(意为律)。本义:立朝律)(2) 同本义
立朝律也。——《说文》
建,立也。——《广雅》
(3) 又如:建法(制定法律);建中(定立标准);建极(制定至中至正的建国大法)
(4) 引申为建立、创设
官惟王建国。——《周礼·天官序》
掌建邦之宫刑。——《周礼·小宰》
州建百里之国三十。——《礼记·王制》
皇建其有极。——《书·洪范》
择建立卜筮人。
夫位政之建也。——《国语·鲁语》
足下自以为善汉王,欲建万世之业,臣窃以为误矣。——《史记·淮阴侯列传》
德之不建。——《国语·晋语》
建伊皋之业。—— 明· 刘基《卖柑者言》
建一官而三物成。——《左传·襄公三年》
(5) 又如:建官(设置官职);建封(设置爵位,分封诸侯);建竖(建立功绩);建醮净宅(设场建坛,用酒祭神以祛除宅院里的邪气);建本(奠定基础,建立根本)
(6) 封立
利建侯。——《易·屯》
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左传·隐公八年》
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7) 又如:建侯(封立诸侯;封侯建国;立功封侯);建德(封立有德者为诸侯)
(8) 树立、竖起
九十杖而朝见君见杖。——《书·大传》
设此旐矣,建彼旄矣。——《诗·小雅·出车》
建鼓在阼阶西。——《仪礼·大射仪》
乘轺建节。——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上建旌旗。——《资治通鉴》
(9) 又如:建鼓(立鼓);建旗(树立旗帜);建牙(古时出师,在军前树立军旗);建节(树立节操);建标(树立标志);建麾(树立旌旗)
(10) 建筑;建造
建丛台于后。——张衡《东京赋》
(11) 又如:建缮(建筑修缮)
(12) 倡仪;提出
愛盎等皆建以为不可。——《汉书·邹阳传》。注:“谓立议。”
(13) 又如:建言(建议,陈述己见);建倡(倡议);建明(建白。陈述意见);建策(献出谋策);建陈(提议陈请);建画(建议谋划);建弼(建议和辅佐)
(14) 覆,倾倒 。如:建瓴(建瓴水的简省。倾倒瓶中之水,形成居高临下的形势)
名词
(1) 古代天文学称北斗星斗柄所指为建。一年之中,斗柄旋转而依次指为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夏历(农历)的月份即由此而定 。如:建寅(正月);建卯(农历二月);建辰(农历三月);建巳(农历四月);建子(指以夏历十一月)
子月
(2) 为岁首的历法
(3) 星官名。建星(古星官名。亦省称“建”。凡六星。在黄道北。与南斗六星同属斗宿)
(4) 〈形〉 通“健”
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德若渝。——《老子·四十一章》
(5) 又如:建德(刚健之德);大建(指30、31天之月);小建(29天之月)
(6) 指福建 。如:建兰;建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en5 gien5 [海陆丰腔] gien5 [梅县腔] gian5 [台湾四县腔] gien5 [客语拼音字汇] gian4 [陆丰腔] kian5 [宝安腔] gen5 [东莞腔] gen5 [沙头角腔] gie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建 | 居万 | 見 | 元開 | 去聲 | 願 | 開口三等 | 元 | 臻 | kianh/kiann | kĭɐn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据甲骨文为矢形。小篆讹变。本义:恭敬) 同本义
寅,居敬也。——《说文》
寅,敬也。——《尔雅》
夙夜惟寅。——《书·舜典》
严恭寅畏。——《书·无逸》
寅哉寅哉。——《周书·祭公》
寅宾出日。——《书·尧典》
(2) 又如:寅亮(恭敬信奉);寅畏(恭敬畏惧);寅清(言行恭谨,持心清正)
名词
(1) 地支的第三位
寅,髌也。正月易气动,去黄泉欲上出,侌尚强也。——《说文》。段玉裁注:“髌,字之误也,当作ń。”
(2) 又如:星次序数之一。古代天文学十二星次中的“析木”为寅
(3) 在历法中用以纪年,太岁(反木星)运行到析木为寅年,太岁的名摄提格。如:寅皮(老虎皮,亦指属虎的人)
(4) 用以纪月,指夏历正月。如:寅月;寅正(农历正月)
(5) 用以纪时,指凌晨三至五时
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西游记》
(6) 又如:寅正一刻(四点一刻)
(7) 同僚 。如:寅翁(对在同一衙门做事者的敬称);寅家(同僚);寅丈(对同僚的尊称);寅兄(旧时同僚之间的的敬称);寅生(同寅,同官)
(8) 五行属木
寅,木也。——《论衡》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in2 j2 [台湾四县腔] jin2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n2 [海陆丰腔] rin2 ri2 [客英字典] ji2 jin2 [东莞腔] jen5 [陆丰腔] ji3 [宝安腔] jin2
◎ 潮州话:因5[潮阳] 嫣5(沿),ing5(îng) [揭阳]êng5(êng) [潮阳]iang5(îa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姨 | 以脂 | 以 | 脂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脂A | zĭɛn | jii/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