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府绸
(1) 由棉、涤、毛、锦或混纺纱织成的平纹细密织物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一种平纹棉织品,质地细密平滑,有光泽,多用来做衬衣。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伸展纯棉府绸:棉花,尼龙,氨纶。
2、伸展纯棉府绸:棉花,尼龙,氨纶。球衣:聚酯、氨纶衬。
3、由于府绸一般都是贴身穿着,对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我喜欢这种印花府绸。
5、为了支持你们推销,我们特地准备了一些府绸样品连同价格单随函附上,供你考虑。
6、关于我们府绸衬衫报价事,兹考虑到你我之间的长期业务关系,对目前这批定货我们准备给你百分之五特别折扣。
7、诺拉衬衫裙是从凉爽的军事启发肩章和卷筒标签袖轻质棉府绸制作。
8、阐述了高支涤棉府绸产品的开发生产过程并提出了生产关键。
9、介绍了新型春夏面料经长丝涤麻提条交织府绸的开发和生产技术。
10、中国府绸类别繁多,有:漂白、印花、杂色和提花织物等,又有棉纱、纱线和全线等织物。
11、为了使持贵方倾销,咱们特准备了一些府绸样品连同价格单一起随函附寄供您参考。
12、还有一些适宜制作衬衫全棉府绸布颇为动销。
13、府绸是全棉织物的主要品种之一,由细支纱织成的高密度平纹或提花织物。
14、目前一种高档环保的植物染色全棉色织府绸在常州云卿纺织品有限公司研发成功上市。
15、无纶质地、风格、色泽、外观等均比其它规格弹力府绸略胜一筹。
16、纯棉巴厘纱、纯棉府绸从坯布到成品染色面料,价格均有小幅下跌。
17、全棉坯布市场价格走势同样有下调,而全棉府绸布颇为动销。
18、据了解,全棉府绸是传统面料,又是实惠的大众面料。
19、棉氨弹力布市场除了弹力府绸布动销外,其它规格成交量仍未见放大,价格走势基本不变。
20、时下,涤棉府绸已入销售佳镜,尤其是在当地童装生产上应用被大量采纳。
21、首先研究了低压等离子体技术在纯棉府绸织物和棉麻混纺织物短流程前处理中的应用。
22、自收到贵方上次府绸订单以来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了。
23、本文分析了T/C府绸集色条花产生的原因。通过工艺条件和操作方法,染色条花疵病得到明显改善。
24、府绸用平纹组织织成。
25、府绸衬:棉花,尼龙,氨纶。
26、根据染整加工的不同,分有漂白府绸、杂色府绸、印花府绸等。
27、根据织工艺的不同,分有自织府绸、色织府绸、提花府绸;
28、府绸品种很多,根据所用的纱线不同,分有纱府绸、半线府绸、全线府绸;
府绸的国语词典
一种丝织品。柞蚕丝所织的绸,质地细密平滑,有光泽,而耐用,产于山东历城、蓬莱等县。
府绸的网络释义
府绸
府绸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广(
),表示与房屋有关,付声。本义:府库,府藏。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2) 同本义
府,文书藏也。——《说文》
开府库,出币帛。——《淮南子·时则》
在府言府。——《礼记·曲礼》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
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汉书·匈奴传》
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府室(国家书库);府库(官府储存财物、兵甲的仓库);府实(府库中的财物);府帑(国库;国库所藏的金帛);府钱(府库的钱财)
(4) 古代管理财货或文书的官吏 。如:府吏(古时管理财货文书出纳的小吏)
(5) 官署。汉至南北朝多指高级官员及诸王治事之所
以八法治官府。——《周礼·太宰》。注:“百官所居曰府。”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
(6) 又如:府上(官府,衙门;今尊称对方家宅或家乡);府厅(官署的厅堂);府朝(官署;王府);府幕(府署的幕僚)
(7) 第宅。地方行政长官或达官贵人的官邸 。如:王府(有王爵封号的人的住宅);府寺(古代公卿的官舍);府舍(官舍,官邸)
(8) 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区划,比县高一级 。如:常德府,济南府;府元(府试头名);府庠(州府里的学校)
(9) 对别人住宅的敬称 。如:造府请教
(10) 通“腑”。脏腑
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藏府间,故为水也。——《素问》
(11) 又
五藏已伤,六府不通。
(12) 又如:六府(中医指胃、小肠、大肠、膀胱、胆和三焦)
动词
(1) 通“俯”。屈身,低头,与“仰”相对
王府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列子·周穆王》
(2) 又如:府然(屈身、低头的样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3 [陆丰腔] fu3 [梅县腔] fu3 [宝安腔]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3 [东莞腔] fu3 [海陆丰腔] fu3 [沙头角腔] fu3 [台湾四县腔] f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甫 | 方矩 | 幫 | 虞 | 上聲 | 麌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pyox/piuu | pĭ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周声。本义:缠绕)
(2) 同本义
绸,缪也。——《说文》
绸,缠也。——《广雅》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毛传:“绸缪犹缠绵也。”
(3) 捆缚
薜荔柏兮蕙绸,荃桡兮兰旌。——屈原《九歌》。 王逸注:“绸,束缚也。”
名词
(按:古代汉语“绸”字不当绸缎讲。作丝织品的“绸”本写作“紬”) 丝织品的总称 。如:绸衣;绸伞;绸绢(绸与绢。泛指丝织物)
形容词
(1) 通“稠”。致密;稠密
彼君子女,绸直如发。——《诗·小雅·都人士》。
(2) 又如:绸直(情情慎密,操行正直);绸沓(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