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尹

fǔ yǐn [ fu yin]
注音 ㄈㄨˇ 一ㄣˇ

词语释义

府尹 fǔyǐn

(1) 府级的最高长官,相当明清时代的知府

prefectural magistrate

词语解释

  1. 官名。始于 汉 代之京兆尹。一般为京畿地区的行政长官。

    唐 代之 东都 、 西都 、 北都 及州郡之升府者,皆置府尹。 宋 代 开封 之府尹不常置。 明 代之 应天 、 顺天 , 清 代之 顺天 、 奉天 ,均置府尹。后亦用以泛称太守。《水浒传》第十八回:“ 何涛 听了大喜,随即引了兄弟 何清 ,径到州衙里见了太守。府尹问道:‘那公事有些下落么?’”

引证解释

⒈ 官名。始于汉代之京兆尹。一般为京畿地区的行政长官。 唐代之东都、西都、北都及州郡之升府者,皆置府尹。 宋代开封之府尹不常置。 明代之应天、顺天,清代之顺天、奉天,均置府尹。后亦用以泛称太守。

《水浒传》第十八回:“何涛听了大喜,随即引了兄弟何清,径到州衙里见了太守。府尹问道:‘那公事有些下落么?’”

府尹的国语词典

职官名。始于汉代于京畿置的京兆尹,掌地方行政。唐代西都、东都、北都亦各置府尹,明、清袭之。后泛指太守。

府尹的网络释义

府尹

  • 府尹,官名。北宋曾于京都开封设置府尹,以文臣充,专掌府事,位在尚书下、侍郎上,少尹二人佐之,然不常置。明代于应天、顺天,清代于顺天、奉天设置府尹,其佐官称府丞。始于汉代之京兆尹。一般为京畿地区的行政长官。唐代之东都﹑西都﹑北都及州郡之升府者,皆置府尹。宋代开封之府尹不常置。明代之应天﹑顺天,清代之顺天﹑奉天,均置府尹。后亦用以泛称太守。
  • 另外,泰国的府一级的行政长官也被中文翻译为“府尹”
  • 府尹的翻译

    英语: magistrate, prefect
    德语: richterlicher Beamter

    府尹造句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现在我暂时受顺天府郭府尹安排处理善后事宜,你们帮着我些,今日起出入爆炸区域的都必须用热水洗沐才能离开。
    包拯与展昭初次见面,包拯拱手:“在下开封府尹包拯。”展昭还礼:“在下南侠展昭。”包拯:“男的女的我还分不清吗?”。
    而那位吴七公子虽是府尹吴雄的孙子,却是个爱诗词的书呆子,硬架着徐勋在身边坐了,一再好奇地追问那两句绝妙好词可有出处,又追问徐勋那落款二十八画生的由来。
    府尹大人,今日安陆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那位李将军定不会再次发难。
    “这样办案,不是枉杀无辜吗?”然后一甩袖子走了,把开封府尹晾在那里尴尬不已。
    全家人听到唐大鹏破了特大谋反案,加官晋爵,唐母、萧逸雪和李洁都有封赏,雷芸儿还当了锦衣卫高官,雷知府又升任京城应天府府尹,都是大喜过望。
    不得已,告到顺天府,怕府尹施大人不接,于是在府前自尽,以血为状,其情惨不忍闻。
    这样也好,怎么说现在我也是府尹大人儿子的老师,以后在这蛟河州也算是一号人物了。
    今发送开封府尹,公审分明,三天定案,不许存私曲庇。
    莫要胡说,要是让府尹大人听到,少不了你一顿板子,你且去通知几位兄弟,待我见过府尹大人后,一起去临江楼,我请各位兄弟喝个痛快!
    无名氏《玎玎盆儿鬼》里开封府尹包拯也是“敕赐势剑金牌,容老夫先斩后奏,专一体察滥官污吏,与百姓伸冤理枉”。
    他的位分,爵不过末等公,职不过府尹,即使手握军权,真要厄伽陀一句话,除非造反,只能乖乖的交出兵权,老老实实的当自己的府尹。
    御弟赵光义早有谋位的野心,一直在做着精心准备,他作了十几年开封府尹,在京城培植了大量的亲信势力。
    的鸿儒沈沛元,由淮阳知府右迁上京府尹,携三子沈士言前往上京赴任。
    吉拉萨克先生率领的乌汶府政府代表团。
    他表示,机场所在的北榄府府尹已要求军队前来支援警方。
    钱经历将头埋得更低了,严推官可是夏首辅的得意门生,以他如今的势头,过几年王轼升迁,这顺天府府尹的位置少不得就是他的。
    老夫姓冯,从商数十载,才置办下如今的地产,却不想前几年德隆镇换了一任府尹,新来的府尹姓尹名举,他有两个个儿子长子叫尹平胃,二子叫尹少觉。
    那拉提瓦府府尹他侬在与记者餐叙时表示,泰南问题不仅是安全问题,更是发展问题,泰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杨母进皇宫求亲得到恩准后,担心柳若冰从中作梗,便决定让柳若冰带队去宁国府接父亲宋知府来京城,因为皇上已经任命他为应天府府尹为。

    汉字详情

    [fu]
    部首: 314
    笔画: 8
    五笔: YWF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IODI
    四角: 002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广( yǎn),表示与房屋有关,付声。本义:府库,府藏。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2) 同本义

    府,文书藏也。——《说文》

    开府库,出币帛。——《淮南子·时则》

    在府言府。——《礼记·曲礼》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

    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汉书·匈奴传》

    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府室(国家书库);府库(官府储存财物、兵甲的仓库);府实(府库中的财物);府帑(国库;国库所藏的金帛);府钱(府库的钱财)

    (4) 古代管理财货或文书的官吏 。如:府吏(古时管理财货文书出纳的小吏)

    (5) 官署。汉至南北朝多指高级官员及诸王治事之所

    以八法治官府。——《周礼·太宰》。注:“百官所居曰府。”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

    (6) 又如:府上(官府,衙门;今尊称对方家宅或家乡);府厅(官署的厅堂);府朝(官署;王府);府幕(府署的幕僚)

    (7) 第宅。地方行政长官或达官贵人的官邸 。如:王府(有王爵封号的人的住宅);府寺(古代公卿的官舍);府舍(官舍,官邸)

    (8) 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区划,比县高一级 。如:常德府,济南府;府元(府试头名);府庠(州府里的学校)

    (9) 对别人住宅的敬称 。如:造府请教

    (10) 通“腑”。脏腑

    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藏府间,故为水也。——《素问》

    (11) 又

    五藏已伤,六府不通。

    (12) 又如:六府(中医指胃、小肠、大肠、膀胱、胆和三焦)

    动词

    (1) 通“俯”。屈身,低头,与“仰”相对

    王府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列子·周穆王》

    (2) 又如:府然(屈身、低头的样子)

    英文翻译

    prefecture; prefect; govern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3 [陆丰腔] fu3 [梅县腔] fu3 [宝安腔]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3 [东莞腔] fu3 [海陆丰腔] fu3 [沙头角腔] fu3 [台湾四县腔] f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方矩上聲合口三等pyox/piuupĭu
    yǐn [yin]
    部首: 327
    笔画: 4
    五笔: VT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SK
    四角: 175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一竖表示笔,右边是“又”(手),象手拿笔,以表示治事。本义:治理) 同本义

    尹,治也。——《说文》

    以尹天下。——《左传·定公四年》

    (2) 又如:尹京(治理京畿);尹祭(古代用于祭祀的切割方正的干肉)

    名词

    (1) 旧时官名

    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论语·公冶长》

    不以非郑尹。——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拥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有卿尹。——清· 周容《芋老人传》

    (2) 又如:府尹;京兆尹;尹氏(官名。掌管册命臣工之事);尹寺(宦官);尹长(官长)

    (3) 姓。如:尹午(复姓)

    英文翻译

    govern; oversee; director

    方言集汇

    ◎ 粤语:wan5
    ◎ 客家话:[梅县腔] jun3 [海陆丰腔] run3 [客语拼音字汇] yun3 [陆丰腔] jun1 [客英字典] jun3 [宝安腔] jun3 [台湾四县腔] jun3
    ◎ 潮州话:eng2(úrng) [揭阳]êng2 [潮阳]i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七準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余準上聲合口三等jĭuĕnjynx/jvi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