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邮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更替驿递。庚,通“ 更 ”。
宋 邹登龙 《送表兄赵奏院赴南外知宗》诗:“丙枕或思前夜席,庚邮寧肯后锋车。”
引证解释
⒈ 更替驿递。庚,通“更”。
引宋邹登龙《送表兄赵奏院赴南外知宗》诗:“丙枕或思前夜席,庚邮寧肯后锋车。”
庚邮的国语词典
更迭递送的驿邮。宋.邹登龙〈送表兄赵奏院赴南外知宗〉诗:「丙枕或思前夜席,庚邮宁肯后锋车。」也作「更邮」。
庚邮的网络释义
庚邮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天干的第七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庚,位西方。——《说文》
先庚三日,后庚三日。——《易·巽》
太岁在庚日上章,月在庚曰窒。——《尔雅》
其日庚辛。——《淮南子》
秋,日庚、辛。——《史记》
(2) 又以配五行
庚辛申酉,金也。——《淮南子·天文》
(3) 年龄 。如:贵庚;年庚(庚甲。年龄)
(4) “伏天”的代称 。旧历杂节三伏,以夏至后第三庚日为始,名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故有庚伏之称。“庚伏”也简称“庚”。如:庚暑(三优暑天)
(5) 姓
动词
(1) 赔偿,偿还
季子皋葬其妻,犯人之禾, 申祥以告,曰:“请庚之”。——《礼记·檀弓下》
(2) 又如:庚偿(抵偿)
(3) 变更;更换。通“更”
丙枕或思前夜席,庚邮宁肯后锋东。——宋· 邹登龙《送表兄赵奏院赴南外知宗》
(4) 又如:庚邮(更换递送的驿邮)
副词
通“更”(
)。愈加五年之后,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夫子始一解颜而笑。——《列子·黄帝篇》
七年之后,从心之所念,庚无是非;从口之所言,庚无利害,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ang1 [海陆丰腔] gang1 [梅县腔] gang1 [宝安腔] gang1 [客语拼音字汇] gang1 [陆丰腔] gang1 [东莞腔] gang1 [台湾四县腔] gang1
◎ 潮州话:哥楹1(耕)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庚 | 古行 | 見 | 庚二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二等 | 庚 | 梗 | krang/keang | kɐ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邑垂。垂,边郵;邑,城邑。“邮”,从邑,由声。本义:古地名。)
(2) 同本义
邮,左冯翊高陵,从邑,由声。——《说文》。按,邮亭,邮乡,在今陕西西安府高陵县。
(3) 传递文书的驿站
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因邮上封事。——《汉书》
缮治邮亭。——《汉书·赵充国传》
(4) 又如:邮吏(驿战管邮递的小官);邮馆(设在驿站的旅店);邮驿(古时办理传送公务信件的地方)
(5) 指传送文书的人
殷洪乔不为致书邮。——《晋书·殷浩传》
(6) 又如:邮人(传递公文书信的人)
(7) 古代井田间田官督耕所居的庐舍 。如:邮舍(古代田官督耕居住的庐舍)
(8) 通“尤”。过失,罪过
不知其邮。——《诗·小雅·宾之初筵》
邮又甚焉。——《国语·晋语四》。韦昭注:“邮,过也。”
以显朕邮。——《汉书·成帝纪》
(9) 又如:邮罚(判人罪过,处罚其身)
动词
(1) 传递;邮寄 。如:邮子(驿卒。传送文书、公物的差役);邮书(寄递的书信);信已经邮去;这月给母亲邮三十元
(2) 通“尤”。责怪
己无邮人。——《荀子·成相》
罪人不邮其上。——《荀子·议兵》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猷 | 以周 | 以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ju/jou | jĭə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