庋架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置放架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时校理久竟,特督视官吏题籤庋架而已。”
藏书架。
清 吴研人 《历史小说总序》:“ 秦 汉 以来,史册繁重,庋架盈壁,浩如烟海。”
引证解释
⒈ 置放架上。
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时校理久竟,特督视官吏题籤庋架而已。”
⒉ 藏书架。
引清吴研人《历史小说总序》:“秦汉以来,史册繁重,庋架盈壁,浩如烟海。”
庋架的网络释义
庋架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置放器物的架子
见床内小板庋上,乌纱帽存。——宋· 洪迈《夷坚志·蔡河秀才》
(2) 又如:庋阁(搁置器物的架子)
动词
(1) 搁置,放置
经尊道则尊,有合严庋宾(即置)。——元· 柳贯《尊经堂》
(2) 又如:庋架(置放架上);庋置(搁置)
(3) 收藏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4) 又如:庋掌(收藏、管理);庋间(储藏室);庋藏(收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wui3 gi1 [客语拼音字汇] gui1 [海陆丰腔] gui3 gi3 [台湾四县腔] gui3 gi3
◎ 潮州话:哥衣2(已) 哥威2(鬼),gi2 gui2(kí kúi)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詭 | 過委 | 見 | 支B合 | 上聲 | 紙 | 合口三等 | 止 | 支B | kĭwe | kyex/kwee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加声。本义:棚架)
(2) 同本义
葡萄,蔓延性缘,不能自举,作架以承之。——《齐民要术·种桃》
(3) 搁置或支持东西的用具
借书满架。——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4) 又如:十字架;三脚架;架桩(原指吃完鸡鸭剩的骨架,江湖暗语指人的尸体);架阁(官署中用以保存公文案卷的木架;借指耽搁,放在一旁不管)
(5) 框架 。如:屋架;架田(在沼泽中以木作架,四周及底部以泥土及水生植物封实而成的浮于水面的农田);架格(架子,构架);架构(间架结构)
动词
(1) 建造;搭设;支撑
架梁之椽。——唐· 杜牧《阿房宫赋》
架木通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架大炮击城。——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架挂(架设,悬挂);架屋叠床(屋上架屋,床上叠床);架造(建造);架构(构筑,建造)
(3) 搀扶 。如:架把(方向。搀扶);架逃(搀扶着逃走)
(4) 超越,凌驾
大略驾群才。——李白《古风》
于是士流景慕,务为精密,襞积细微,专相凌架。——钟嵘《诗品》
笼张赵于往图,架卓鲁于前箓。——《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
(5) 又如:架景(高耸层叠的景象);架殿(层出高耸的宫殿)
(6) 用强力拖拉;绑架 。如:架票(绑票);架落(挟持;怂恿);架弄(硬拖硬拉)
(7) 驾驶;驾御 。如:架海(驾海。犹航海);架羊(以羊驾车)
(8) 争吵 。如:打群架;吵架
(9) 捏造,虚构 。如:架诳(说谎);架弄(哄劝;摆弄);架言(假说;谎称);架谎(捏造言词说谎话)
(10) 挡架,不让进入
举起一根满堂红,架住宝刀。——《西游记》
(11) 又如:架隔(架隔遮截。伸手阻拦);架数(招数;技法);架手(架势;出手);他一刀砍来,我拿枪架住
量词
(1) 两柱之间为一架
三品,堂五间九架,门三间五架。——《新唐书》
(2) 用于由某些机件构成的或有支架的物体。如:一架飞机;五架照相机;三架电风扇
鸟鸣声 。如:架架格格(
鸟鸣声);架犁(鸟名。以其叫声而名)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ga5 [梅县腔] ga5 [海陆丰腔] ga5 [东莞腔] ga5 [沙头角腔] ga5 [客英字典] ga5 [宝安腔] ga5 [客语拼音字汇] ga4 [台湾四县腔] ga5
◎ 潮州话:gê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駕 | 古訝 | 見 | 麻二開 | 去聲 | 禡 | 開口二等 | 麻 | 假 | krah/keah | k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