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庭
词语释义
宽阔的厅堂。引申为公开的场所。
词语解释
宽阔的厅堂。引申为公开的场所。
清 朱仕琇 《送叶蔚文南归序》:“ 颜斶 王斗 絀世主之怒,笑謔广庭,高揖而去。”参见“ 广庭大众 ”。
引证解释
⒈ 宽阔的厅堂。引申为公开的场所。参见“广庭大众”。
引清朱仕琇《送叶蔚文南归序》:“颜斶王斗絀世主之怒,笑謔广庭,高揖而去。”
广庭的国语词典
广大的庭院。比喻公开的场合。
如:「他藉酒装疯,在广庭之中高谈阔论了起来。」
广庭的网络释义
广庭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ān
名词
(1) 同“庵”。草屋
(2) 另见
guǎng
名词
(1) (形声。从广(
),黄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按:“广”和“廣”本不同义:是两个字。“广”,本读 ,甲骨文和金文的写法象屋墙屋顶,其含义是依山崖建造的房屋。现在“广”是“廣”的简化字。本义:宽大的房屋)(2) 四周无壁的大屋
广,殿之大屋也。——《说文》。段玉裁注:殿谓堂无四壁…覆乎上者曰屋,无四壁而上有大覆盖,其所通者宏远矣,是曰广。 朱骏声曰:“堂无四壁者。秦谓之殿,所谓堂皇也,覆以大屋曰广。”
天子之堂广九雉。——《尚书大传》。注:“荣间相去也。”
居天下之广居。——《孟子》
是求马于唐肆也。——《庄子·田子方》。司马注:“广庭也,以唐为之。”
朱涂广,夷石为堂。(涂:粉饰。夷石:平整的石头做堂基)——《汉郊祀歌》
量
(3) 宽度,横向尺寸
广袤丰杀,一称心力。——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今蛭广有分数,长有寸度。——《论衡·福虚》
沈机长二丈,广八尺。——《墨子·备城门》
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前有平地,轮广十丈。——唐·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轮:南北距离
(4) 又如:广运(宽广。东西距离为广,南北距离为运)
(5) 广州的省称
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如:广交会;广疮(性病。此病似从国外经广州传入的,故称);广里(指广州)
(7) 广东、广西两省的略称 。如:两广;广花(颜料。广东产的花青);广云胶(胶名。产于广东,无臭味)
形容词
(1) 广阔,宽阔;分布广;辽阔
广,阔也。——《广韵》
狄之广漠。——《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地广而益重。——《战国策·西周策》
古者圣王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利为舟楫。——《墨子·节用中》
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汉· 晁错《言兵当疏》
汉亡广矣,不可泳思。——《诗·周南·汉广》
乃为赋以自广。——《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广通(广泛传播);广交声气(多方交接意气相投的朋友);广平(宽阔平坦);广庄(宽阔的大道);广狭(宽广与狭窄)
(3) 引申为大
四牡修广。——《诗·小雅·六月》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 又如:广厦细旃(高大的房屋);广车(大车);广舶(大型远洋船);广肆(大店铺);广衢(大道);广眉(大眉,厚眉);广渊(弘大深远)
(5) 盛大,以非常富丽、堂皇、丰盛或庄重为标志的 。如:广宴(盛宴);广筵(盛宴)
(6) 远大,将来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 。如:君子贫穷而志广;才疏意广
(7) 多,众多,数目很多
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史记·魏公子列传》
竟敢在大庭广众之中,光天化日之下,横行不法,岂不怪哉
(8) 又如:广众;广交(交友极多);广坐(众人聚会列坐的地方)
(9) 普通;广泛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0) 通“旷”(
)。荒废,耽搁不譲事,不广闲。——《管子·大匡》
(11) 又如:广广(荒废的状况);广土(荒废的土地)
动词
(1) 引申为扩大
克广德心。——《诗·鲁颂·泮水》
广长榆。——《史记·淮南衡山传》。集解:“谓拓大之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战国策·魏策》
非问无以广识。——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广额(放宽录取名额)
(3) 将某门学科、某种艺术主动介绍给一般群众 。如:广宣(广为宣播)推广
(4)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顩 | 魚檢 | 疑 | 鹽B | 上聲 | 琰 | 開口三等 | 咸 | 鹽B | ŋĭɛm | ngiemx/ngyeem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广,廷声。广(
),就山岩架成的屋。本义:厅堂)(2) 同本义
庭,宫中也。——《说文》
是君子之所以骋志意于坛宇宫庭也。——《荀子·儒效》
藜棘树于中庭。——《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注:“堂下谓之庭。”
(3) 又如:庭落(厅堂);庭庑(堂下四周的廊屋);庭炬(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庭阶(厅砌。堂前的台阶)
(4) 堂阶前的地坪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诗·魏风·伐檀》
徘徊庭树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眄庭柯以怡颜。——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缢于庭树。
严霜结庭兰。
(5) 又如:庭闱(原指父母居住的地方。借指庭院或家庭);庭帏(庭闱);庭燎(举行大典礼时设在庭院中照明的火炬);庭轩(庭院中的小室);庭芜(庭园中丛生的草);庭阈(泛指庭院)
(6) 通“廷”。朝廷,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
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易·夬》
龙辂充庭。——《文选·张衡·东京赋》。注:“庭,朝廷。”
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说苑·立节》
乞以臣此章与三公九卿贤士大夫议之于庭。——陈子昂《谏政理书》
奏事入朝,思睹阙庭,将陈所见。——唐· 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7) 又如:庭争(在朝廷上据理诤谏);庭论(在朝廷中当众评议);庭庙(朝廷);庭议(议事于朝廷);庭辩(在朝廷上辩论);庭问(上朝问国事);庭会(朝见天子)
(8) 法庭,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的处所 。
(9) 如:庭决(公堂判决);民庭;刑庭
(10) 官署,政府办公的地方 。
(11) 如:庭参(庭谒。封建时代,下级官员趋步至官厅,按礼谒见长官。文职北面跪拜,长官立受。武职北面跪叩,自宣衔名,长官坐受);庭阁(府署);庭皋(府暑)
(12) 朝觐,到圣地去进香
安南负固为逆久不来庭,无所逃于天讨。—— 归有光《书安南事》
(13) 古代指少数民族所辖区域或所都之处。也泛指边疆地方
边庭流血如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杜甫《兵车行》
(14) 中医学名词。指额部中央 。望诊时常作为诊察头、面部疾病的部位,又叫“天庭”。
(15) 如:庭角(珠庭日角。谓人的天庭圆满。旧时认为是大贵之相)
(16) 房屋 。
(17) 如:庭宇(房舍);庭户(门户;门庭);庭帏(妇女居住的内室;父母居住处);庭闱(内舍。多指父母居住处)
(18) 唐代州名 。故治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
形容词
(1) 父亲、母亲的或与父或与母有关的 。
(2) 如:庭诰(古代指家训文字);庭趋(承受父教)
(3) 直的,笔直的
播厥百谷,既庭且硕。——《诗·小雅·大田》
(4) 又如:庭右(旧时书信中对人的敬称。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其左右的侍从而禀告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n2 [沙头角腔] tin2 [梅县腔] tin2 [台湾四县腔] tin2 [客语拼音字汇] tin2 [陆丰腔] tin3 [海陆丰腔] tin2 [宝安腔] tin2 [东莞腔] ti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庭 | 特丁 | 定 | 青開 | 平聲 | 青 | 開口四等 | 梗 | 青 | dʰieŋ | d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