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辏

fú còu [ fu cou]
繁体 幅輳
注音 ㄈㄨˊ ㄘㄡˋ

词语释义

亦作'幅凑'。 辐辏。比喻人或物聚集在一起。

词语解释

  1. 亦作“ 幅凑 ”。辐辏。比喻人或物聚集在一起。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舟车幅凑,烦盛甲宇内。” 孙中山 《建国方略·实业计划》:“如使全岛悉已开发,则 海口 一港,将为出入口货幅輳之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幅凑”。辐辏。比喻人或物聚集在一起。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舟车幅凑,烦盛甲宇内。”
孙中山《建国方略·实业计划》:“如使全岛悉已开发,则海口一港,将为出入口货幅輳之区。”

幅辏的网络释义

幅辏

  • 幅辏是汉语词汇,拼音是fú còu,比喻人或物聚集在一起。
  • 汉字详情

    [fu]
    部首: 318
    笔画: 12
    五笔: MHG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LBMRW
    四角: 4126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畐( )声。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声符“畐”训“满”(参“福”字条),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布帛的宽度(广)与“满”有相通之处,故可以引申。本义: 布帛的宽度)

    (2) 同本义。古制一幅为二尺二寸。今为布帛、呢绒等宽度的通称

    幅,布帛广也。——《说文》

    布帛二尺二寸为幅。——《汉书·食货志》

    半幅终幅。——《仪礼·士丧礼》。注:“半幅一尺,终幅二尺。”

    邪幅在下。——《诗·小雅·采菽》。注:“邪缠束,故名邪幅。”

    幅巾。——《后汉书·符融传》。注:“以一幅为之。”

    (3) 又如:单幅,双幅;宽幅的白布;幅裂(像布幅一样割裂);幅巾(古代用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男子用以束发,也叫幞头);幅练(成幅的白练)

    (4) 引申指地面或书画面的广狭

    幅陨既长。——《诗·商颂·长发》

    幅者,所以正曲枉也。——《列女传·母仪》

    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5) 又如:篇幅;振幅

    (6) 界限,限度 。如:幅程(范围,尺度);幅利(使贪利之心有所节度)

    (7) 指布帛或纸张

    其男子衣以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缀。——《晋书》

    量词

    ——记述长条或方形的东西。如:一幅画;一幅对子

    动词

    覆盖,用东西遮在…上面

    一茎竹稿剔船尾,两幅青幕幅船头。——白居易《泛小舱》

    形容词

    通“福”。古称富贵寿考为福

    幅陨既长,有娀方将。——《诗·商颂·长发》

    英文翻译

    piece, strip, breadth of, hem

    方言集汇

    ◎ 粤语:fuk1
    ◎ 客家话:[梅县腔] fuk7 buk7 [陆丰腔] fuk7 [客语拼音字汇] bug5 fug5 [东莞腔] fuk7 [客英字典] fuk7 [海陆丰腔] buk7 fuk7 [宝安腔] fuk7 buk7 [台湾四县腔] buk7 f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pĭukpiuk
    còu [cou]
    部首: 405
    笔画: 13
    五笔: LDWD
    五行:
    仓颉: KQQKK
    四角: 455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车,奏声。本义:车轮上的辐条集中于觳上)

    (2) 同本义

    辐辏而轮转,出入更卷舒。——《参同契》

    (3) 聚集

    四方辐辏。——《汉书·叔孙通传》。师古曰:“辏,聚也,言如车辐之聚于毂也。”

    (4) 又如:辏集(聚集;稠密);辏合(凑合;聚集);辏泊(聚集)

    (5) 添加 。如:辏富(为富有的人增添财富)

    (6) 靠近 。如:辏巧(碰巧;凑巧);辏遇(碰巧;相遇)

    英文翻译

    hubs of wheel; converge around

    方言集汇

    ◎ 粤语:cau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