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幅员
(1) 广狭叫幅,周围叫员。疆域有广狭及四至,所以称疆域为幅员。员,或作圆
引证解释
⒈ 指疆域。广狭称幅,周围称员。
引唐柳宗元《贞符》:“濮沿於北, 祝栗於南,幅员西东,祇一乃心。”
《旧唐书·张茂宗传》:“幅员千里,自长安至陇右,置士马坊,为会计都领。”
清侯方域《南省试策四》:“我国家之幅员,十大於彼。”
⒉ 引申为范围。
引唐柳宗元《石渠记》:“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
朱自清《评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中国小说戏剧发达得很晚, 宋以前得称为纯文学的只有诗歌,幅员未免过窄。”
幅员的国语词典
广狭称为「幅」,周围称为「员」。疆域有广狭及四至,故称疆域为「幅员」。
如:「中国物博地大,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幅员的网络释义
幅员
幅员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畐(
)声。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声符“畐”训“满”(参“福”字条),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布帛的宽度(广)与“满”有相通之处,故可以引申。本义: 布帛的宽度)(2) 同本义。古制一幅为二尺二寸。今为布帛、呢绒等宽度的通称
幅,布帛广也。——《说文》
布帛二尺二寸为幅。——《汉书·食货志》
半幅终幅。——《仪礼·士丧礼》。注:“半幅一尺,终幅二尺。”
邪幅在下。——《诗·小雅·采菽》。注:“邪缠束,故名邪幅。”
幅巾。——《后汉书·符融传》。注:“以一幅为之。”
(3) 又如:单幅,双幅;宽幅的白布;幅裂(像布幅一样割裂);幅巾(古代用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男子用以束发,也叫幞头);幅练(成幅的白练)
(4) 引申指地面或书画面的广狭
幅陨既长。——《诗·商颂·长发》
幅者,所以正曲枉也。——《列女传·母仪》
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5) 又如:篇幅;振幅
(6) 界限,限度 。如:幅程(范围,尺度);幅利(使贪利之心有所节度)
(7) 指布帛或纸张
其男子衣以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缀。——《晋书》
量词
——记述长条或方形的东西。如:一幅画;一幅对子
动词
覆盖,用东西遮在…上面
一茎竹稿剔船尾,两幅青幕幅船头。——白居易《泛小舱》
形容词
通“福”。古称富贵寿考为福
幅陨既长,有娀方将。——《诗·商颂·长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uk7 buk7 [陆丰腔] fuk7 [客语拼音字汇] bug5 fug5 [东莞腔] fuk7 [客英字典] fuk7 [海陆丰腔] buk7 fuk7 [宝安腔] fuk7 buk7 [台湾四县腔] buk7 fuk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福 | 方六 | 幫 | 屋三 | 入聲 | 屋 | 開口三等 | 通 | 東 | pĭuk | piuk |
详细解释
yuán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表示俯视鼎,看到鼎口是圆形的。小篆从贝,口声。本义:物的数量;人员的数额。亦指人员)
(2) 同本义
员,物数也。——《说文》。木曰枚,竹曰箇,丝曰总,貝曰员。——《说文》
员,众也。——《广雅》
国人过员。——《汉书·高惠高后功臣表》。注:“数也。”
责以员程。——《汉书·尹翁归传》
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3) 又如:员位(人员定额;职位);员次(员额等次)
(4) 官员的定额。又指官员、官吏 。如:员弁(低级文武官员);员役(从事某项工作的官员;办事的吏员);员僚(亦作“员寮”。泛指官吏)
(5) 成员
(6) 通过正式加入而对某协会或联合企业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如:证券交易所的一员
(7) 通常经过正式手续加入某个社会或专业组织,一般要求交纳会费,遵守纲领及完成其他一切义务的人。如:党员
(8) 另见
形容词
(1) 园形。后作“圆”
以为方员平置。——《孟子·离娄上》
员径八尺。——《后汉书·张衡传》
其穴竖而起,亦员如井。——《徐霞客游记》
(2) 又如:员全(圆满;周全);员园(无棱角,圆滑);员栅(用木棒对立的圆形栅栏);员渊(圆池)
yún
动词
增益
员于尔辐。——《诗·小雅·正月》
助词
(1) 相当于“云”
或、员、云,有也。——《广雅·释诂一》
(2) 另见
yùn
名词
(1) 姓
(2) 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