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檐

mào yán [ mao yan]
注音 ㄇㄠˋ 一ㄢ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帽檐 màoyán

(1) 帽盖;帽子前端或四周的突出部分

bill;brim of a hat

词语解释

  1. 亦作“ 帽檐 ”。帽子前面或四周突出部分。

    唐 李商隐 《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诗:“新人桥上著春衫,旧主江边侧帽簷。” 宋 潘希白 《大有·九日》词:“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 金 元好问 《杏花》诗:“帽簷分去家家喜,酒面飞来片片春。”

  2. 见“ 帽簷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帽檐”。帽子前面或四周突出部分。见“帽簷”。

唐李商隐《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诗:“新人桥上著春衫,旧主江边侧帽簷。”
宋潘希白《大有·九日》词:“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
金元好问《杏花》诗:“帽簷分去家家喜,酒面飞来片片春。”

帽檐的网络释义

帽檐

  • 帽子前面的部分,简称帽檐,用于遮挡阳光,装饰效果等作用。
  • 帽檐造句

    她勉强笑笑,可是一起见镜子里那绿帽檐底下的笑影便立即下决心了。
    于斯时也,桥下有一人独行踽踽,因举步过急,风枝时触其帽檐,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伊何人?伊何人?非梦霞耶?梦霞何来?盖自校中归也。
    这人一见到是杰尼索夫,慌忙把一件什么东西扔进灌木丛中,他脱下搭拉着帽檐的湿透的帽子,走到长官面前。
    明月商行的一个出口处,蒋公正、沈宇飞一行人头戴大帽子,帽檐压得极低,生怕别人认出他们一样。
    今年有种新戴法,就是要让整张脸几乎都被帽子挡住,连经典的贝蕾帽也把帽檐长长地垂挂到一边。
    帽盔上迎风舞动的是冰熊毛做成的雪白的帽缨子,帽盔的帽檐上围着一圈五公分的雪豹皮,身上还披着缝了绸子里儿的羊皮披风。
    我真希望我能遇见这位穿方格子裙的女士,她看上去好像把一两支花插在了她的稻草帽的帽檐后。
    “别磨蹭,三宅。午夜以前,你都是我们的人。”我照办了。我别无选择。我让求生本能平复下去的唯一方法,就是拉低我的棒球帽帽檐。
    上校穿着蓝色军装,带着一顶白色大盖帽,帽檐上镶着雄鹰的标志,无论在哪个联邦,这样的标志都代表着其空中的军事力量。
    以前前额被吊钟型帽檐所遮蔽,现在也显露出来,用小型平顶帽来增加魅力。
    鼓子花开春烂漫,荒园无限思量。今朝拄杖过西乡。急呼桃叶渡,为看牡丹忙。不管昨宵风雨横,依然红紫成行。白头陪奉少年场。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长。
    此时妇女出行也逐渐抛弃障蔽全身的幂离,而只在帽檐缀一圈到颈部的薄纱遮挡的帷帽,帷帽的薄纱拖裙还逐渐缩短,“施裙到颈,渐为浅露”。
    他一下子把尖顶帽从胳膊下面掏出来戴在头上,然后把帽檐拉低盖住眼睛。
    那个长发秀美的少年副官,没把手从帽檐上放下来,深深地叹了口气,又跑回杀人的屠场去了。
    只见安仔戴着一顶宽边草帽,帽檐低低地盖住耳朵。
    为了能够遮阳和阻雨,采用帽檐较宽的圆边帽。
    他戴着一顶棒球帽,突出的帽檐就像是一个特大号的鸭嘴,像是“大鼻子情圣”西拉诺的鸭舌帽一样,帽顶上写着“他们正在监视着你”。
    雨水从他的棒球帽帽檐上滴落。
    从帽檐底下,他隔着孔雀毛一般颤悠的睫毛眺望那向南移动的太阳。
    我躺进我的睡袋,并把扣子扣到膝盖,好好的美餐了一顿;太阳一下山,我拉下帽檐遮住眼睛,很快就睡着了。

    汉字详情

    mào [mao]
    部首: 318
    笔画: 12
    五笔: MH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LBABU
    四角: 462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冒声。巾是丝织品,表示材料。字本作“月”,象帽形,又作“冒”。本义:帽子)

    (2) 同本义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如:帽凭(盈满的样子);帽正(帽子前缘正中的装饰,一般为珠或玉);帽襻儿(帽子上布制的扣纽带);礼帽(跟礼服相配的帽子);帽套(加于帽外的衣饰);帽钉(即铆钉。因其头形如帽,故名)

    (4) 形状或作用像帽子或各种保护头部的物件

    投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聊斋志异·口技》:注。此指笔套。

    (5) 又如:笔帽(套在笔头上保护笔的套儿);安全帽;螺钉帽

    动词

    戴帽

    见人头未帽。——陆龟蒙《南泾渔夫》

    英文翻译

    hat, cap; cap-like tops

    方言集汇

    ◎ 粤语:mou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o5 mau5 [客语拼音字汇] mau4 mo4 [海陆丰腔] mo6 mau5 [客英字典] mau5 [陆丰腔] mo6 [梅县腔] mau5 [沙头角腔] mau5 [宝安腔] mau3 [东莞腔] mau3
    ◎ 潮州话:bho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報去聲開口一等mɑumauh/maw
    yán [yan]
    部首: 420
    笔画: 17
    五笔: SQDY
    五行:
    仓颉: DNCR
    四角: 479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詹( zhān)声。本义:屋檐)

    (2) 同本义

    复庙重檐。——《礼记·明堂位》。注:“重檐,重承壁材也。”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晋· 陶潜《归园田居》

    檐牙高啄(檐牙:屋顶伸出的边沿。高啄:像鸟向高处啄食一样)。——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檐石(屋檐下的石板);檐宇(屋檐);檐花(靠近屋檐下边开的花);檐板(屋檐板);檐阴(屋檐下阳光不到处);檐梁(檐下的屋梁);檐帷(檐下的帘幕);檐楣(屋檐);檐马(也称风铃,铁马);檐铁(挂在屋檐下的风铃)

    (4) 某些器物上形状像屋檐的部分

    时逆帽檐风刮顶,旋呵鞭手冻粘须。——唐· 杜荀鹤《早发》

    (5) 又如:帽檐儿

    英文翻译

    eaves of house; brim, rim

    方言集汇

    ◎ 粤语:gim2 jam4 jim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am2 dam5 [梅县腔] jam2 [宝安腔] jam2 | dam5 [东莞腔] jam2 [台湾四县腔] jam2 dam5 [客英字典] jam2 jang2 [客语拼音字汇] ya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余廉鹽A平聲開口三等鹽Ajemjĭɛ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