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

bù gǔ [ bu gu]
繁体 布穀
注音 ㄅㄨˋ ㄍㄨˇ

词语释义

布谷 bùgǔ

(1) 杜鹃(鸟名)

cuckoo

词语解释

  1. 鸟名。又名勃姑、拨谷、获谷、击谷、结诰、鴶鵴、鳲鸠、桑鸠、郭公、戴胜、戴絍。以鸣声似“布穀”,又鸣于播种时,故相传为劝耕之鸟。

    《后汉书·襄楷传》:“臣闻布穀鸣於孟夏,蟋蟀吟於始秋。” 唐 杜甫 《洗兵行》:“田家望望惜雨乾,布穀处处催春种。” 宋 陆游 《夜闻蟋蟀》诗:“布穀布穀解劝耕,蟋蟀蟋蟀能促织。”

引证解释

⒈ 鸟名。又名勃姑、拨谷、获谷、击谷、结诰、鴶鵴、鳲鸠、桑鸠、郭公、戴胜、戴絍。以鸣声似“布穀”,又鸣于播种时,故相传为劝耕之鸟。

《后汉书·襄楷传》:“臣闻布穀鸣於孟夏,蟋蟀吟於始秋。”
唐杜甫《洗兵行》:“田家望望惜雨乾,布穀处处催春种。”
宋陆游《夜闻蟋蟀》诗:“布穀布穀解劝耕,蟋蟀蟋蟀能促织。”

布谷的国语词典

动物名。鸟纲鹃形目,似杜鹃而体较大,灰黑色,腹白,好食毛虫,有益于森林。

布谷的网络释义

布谷 (一款网易出品的app)

  • 布谷是网易公司推出的一款手机游戏资讯工具。
  • 布谷造句

    布谷鸟在清彻透亮的田间歌唱,娇艳的杜鹃花在躁动不安的春风里献媚。
    娇艳的杜鹃花在躁动不安的春风里献媚。布谷鸟在清彻透亮的田间歌唱。
    一提到瑞士,人们就能联想出瑞士的标志:手表、瑞士刀、布谷鸟钟、巧克力和潮流时尚。
    芒种时节麦芒香,布谷鸟儿声声亮,东风吹熟幸福浪,收获希望好运藏,夏忙休息切莫忘,福寿安康有保障,吉祥如意双肩抗,祝你芒种心欢畅!
    我想昨天我出现幻听了。我以为听到了布谷鸟叫。
    当然是鸠占鹊巢的布谷鸟,并且它的胃口简直是大得没边!
    纷纷红紫已成空,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大片大片的麦田在微风里泛着绿浪,把密密匝匝的细碎白花绽放在无边无际的绿海里,麦穗儿扬起高昂的头颅,用淡淡的麦香纠缠着缕缕白花花的阳光,在那锋利的麦芒牵来的布谷歌唱里探望着金黄。
    “布谷布谷!”只有两个单调音符的歌声,催开村庄道道柴扉。
    布谷声声长,芒种又登场。在岁月的沃土为你种下祝福的种子,用真心浇灌,用真情呵护,愿带给你成功、平安、快乐、幸福。芒种快乐!
    在明亮的月光下,有几座连绵起伏的山丘,有的像几把利剑直插天空。山里,传来了布谷鸟的叫声,清脆悦耳,优美动听!
    春天来了,她好似一位音乐指挥家。她指挥喜鹊布谷鸟在枝头蹦蹦跳跳,唱出清脆婉转的歌谣;她指挥可爱的小羊羔在母羊身边跳跃。
    田野里的麦子,在不知不觉间由青色而变成枯黄,使一片原野顿换了一副面目。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这是告诉我们“春已归去”而是初夏四月的季节了。
    “布谷布谷!”唱到了立夏,唱过了小满。
    布谷鸟唱催人忙,朝阳冉升门庭前。踏青春游去观光,老年朋友漫柳岸。湖边溪畔鸟语唤,坡前果园花儿香。浸润肺腑行步缓,雅兴与鸟共应唱。祝老年朋友:谷雨时节好雅兴,踏青练身好体。
    信息伴着布谷鸟的叫声,声声提醒朋友开始播种希望;好运像谷雨时节的雨水,渐渐增多打在你的身上;天气渐暖,还等什么?赶快行动把事业大干一番。
    可布谷鸟不是住在这片坟山之中的吗,那它又去了什么地方,又如何受的伤?瞎猜也没用,要知道真相只有问布谷鸟了。
    春晚喧喧布谷鸣,春云霭霭檐溜滴。
    春雨滋长着百谷,短信送去我的祝福,布谷鸟在不停的催促,邀你和快乐为伍,接到信息的你不要再足不出户,走出家门和我一起把春天解读,谷雨时节最幸福。
    轻风飘,桃花闹,一季芬芳心头绕;草丰茂,青山高,欣欣向荣大地笑;布谷叫,耕种了,风光无限年景好;雨潇潇,祝福到,伴你一季无烦恼。

    汉字详情

    [bu]
    部首: 318
    笔画: 5
    五笔: DMH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KLB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2)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坤为布。——《易·说卦》

    抱布贸丝。——《诗·卫风·氓》

    女有余布。——《孟子》

    果布辐凑而常然。——左思《吴都赋》

    商祝免袒,执功布入。——《仪礼·既夕礼记》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孟子·滕文公》

    (3) 又如:布衣(平民,老百姓。古时老百姓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平为“布衣”);布槽(布制的马槽);布褐(粗布衣服;又指平民);布总(古代丧服,以麻布束发)

    (4) 棉、麻、苎、葛等织物的通称

    足缠白布。——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土布(手工纺织的布);布索(布制的绳);布衣交(贫贱之交);布裙荆钗(指民家的女子);布头笺(用碎片制成而品质优良的笺纸);布掸子(用布条札成的掸帚)

    (6) 古代钱币

    外府掌邦布之出入。——《周礼·天官·外府》

    (7) 又如:布儿(古代钱币的通称。亦作“泉布”);布缗(古代用绳子串起来的钱)

    动词

    (1) 铺开

    收葱子,必薄布阴干。——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葱》

    禹鲧是始布土。——《山海经·海内经》

    敢私布之。——《左传·昭公十六年》

    布币行礼。——《国语·鲁语上》

    (2) 引申为散开,分布

    天下英豪布在州郡。——《三国志·吴主权传》

    影布石上。——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布陈(敷布陈设);布武(用小步疾走,使足迹散布,而不相重叠);布锦(铺展锦绣)

    (4) 布列

    千人者布列江岸。——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布阵(布列阵势);布兵(布戎。布甲。布列军队);布伍(部署军队)

    (6) 布施;施行

    阳春布德泽。——《乐府诗集·长歌行》

    (7) 又如:布德(广施恩德);布惠(布施恩惠);布化(施行教化)

    (8) 公布,颁布

    法者,…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三》

    (9) 又如:布按三司(布政、按察、都指挥史的总称);布露(公布,向众人布告披露);布谕(布告晓喻);布教(颁布教令)

    (10) 伸开 。如:布指(伸开手指);布展(伸展;扩展)

    (11) 传布

    上器其能,赐以秘书之副,时书未布。——《汉书·叙传》

    (12) 又如:布旨(传布旨意);布种(撒籽栽种);布怨(播怨,结怨)

    (13) 陈述

    聊布往怀,君其详之。——丘迟《与陈伯之书》

    (14) 又如:布达(陈述表达);布述(书信用语。陈述)

    (15) 布置,安排 。如:布席(铺设坐席);布致(布景致思);布摆(安排)

    英文翻译

    cotton cloth, textiles, linen

    方言集汇

    ◎ 粤语:bo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u5 [海陆丰腔] bu5 [客语拼音字汇] bu4 [沙头角腔] bu5 [梅县腔] bu5 [陆丰腔] bu5 [东莞腔] bu5 [台湾四县腔] bu5 [宝安腔] bu5
    ◎ 潮州话:bou3(pòu) bu3(pù)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愽故去聲開口一等pupoh/puh
    gǔ,yù [gu,yu]
    部首: 705
    笔画: 7
    五笔: WW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COR
    四角: 80608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水形而不全,表示刚从山中出洞而尚未成流的泉脉;下面象谷口。“谷”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低地,往往包含一个流域)

    (2) 同本义

    水注谿曰谷。——《尔雅·释水》

    无障谷。——《公羊传·僖公三年》

    川谷径复。——《楚辞·招魂》

    含谿怀谷。——《文选·左思·蜀都赋》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向斜谷;裂谷;山谷;河谷;峡谷;幽谷;谷口(两山之间的入口);谷水(山谷的水)

    (4) 两山之间的水流

    泉出通川为谷。——《说文》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 济。—— 清· 姚鼐《惜抱轩全集》卷十四

    (5) 又如:谷饮(汲谷水而饮);谷泉(山谷间所出的泉水)

    (6) 泛指水流

    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利为舟楫。——《墨子》

    (7) 水流会聚的地方 。如:谷王(江海的别名。以其能容百谷之水,故称)

    (8) 井中容水之处 。如:谷鲋(指井中蛤蟆)

    (9) 中医学名词 。如:谷谿(肢体肌肉之间相互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为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处所);谷道(指直肠到肛门的一部分;肛门)

    (10) 古代道家用语 。如:谷牝(犹谷神)

    (11) 通“穀。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如:谷董羹(一种杂煮的饮食);五谷(庄稼和粮食的总称);百谷(粮食的总称)

    (12) 通“鞫”。困穷 。引申为困境

    人亦有言,进退维谷。——《诗·大雅·桑柔》

    (13) 又如:进退维谷(形容处境非常困难)

    (14) 姓。如:谷那(复姓)

    名词

    (1) 谷类植物或粮食作物的总称

    穀,百谷之总名。从禾,穀声。——《说文》。百谷者,稻粱菽各二十;蔬果助谷各二十也。”

    五至,以谷俱来。——《书·太古誓》。郑注:“盖牟麦也。”

    亟(同“急”)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豳风·七月》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微子》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颜仁郁《农家》

    (2) 又如:五谷;谷田;谷人(农夫);谷入(禾稼的收获);谷土(耕地);谷芒(禾谷的芒刺);谷道(古代方士不吃五谷,以求长生不老的道术)

    (3) 粟的北方俗称 。如:谷草

    (4) 即稻谷。未脱壳的水稻的子实

    这两天的价钱是糙米五块,谷三块。——《多收了三五斗》

    (5) 另见

    (1) ——“吐谷浑”( Tǔyùhún):我国古代西部民族名

    (2) 另见

    英文翻译

    valley, gorge, ravine

    方言集汇

    ◎ 粤语:guk1 j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uk7 [陆丰腔] guk7 [沙头角腔] guk7 [宝安腔] guk7 [台湾四县腔] guk7 [梅县腔] guk8 [客英字典] kwuk7 [客语拼音字汇] gug5 [东莞腔] g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禄屋一入聲開口一等kukk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