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

bù dài [ bu dai]
注音 ㄅㄨˋ ㄉㄞ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布制的袋子。 指招赘的女婿。或以为'补代'的音讹。

词语解释

  1. 布制的袋子。

    《隋书·食货志》:“有司尝进乾薑,以布袋贮之。”

  2. 指招赘的女婿。或以为“补代”的音讹。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世号赘壻为布袋,多不晓其义。如入布袋,气不得出。顷附舟入 浙 ,有一同舟者号 李布袋 。篙人问其徒云:‘如何入舍壻谓之布袋?’众无语。忽一人曰:‘语讹也,谓之补代。人家有女无子,恐世代自此絶,不肯嫁出,招壻以补其世代尔。’此言絶有理。”一说作“布代”。参见“ 布代 ”。

引证解释

⒈ 布制的袋子。

《隋书·食货志》:“有司尝进乾薑,以布袋贮之。”

⒉ 指招赘的女婿。或以为“补代”的音讹。一说作“布代”。参见“布代”。

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世号赘壻为布袋,多不晓其义。如入布袋,气不得出。顷附舟入浙,有一同舟者号李布袋。篙人问其徒云:‘如何入舍壻谓之布袋?’众无语。忽一人曰:‘语讹也,谓之补代。人家有女无子,恐世代自此絶,不肯嫁出,招壻以补其世代尔。’此言絶有理。”

布袋的国语词典

用布制成的袋子。

布袋的网络释义

布袋 (词语)

  • 布袋泛指一切布制袋状容器,相对其他容器类型,袋状容器具有轻便,可折叠保存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 布袋的翻译

    英语: pouch, sack, bag, Budai (the Laughing Buddha)​, Budai or Putai town in Chiayi county

    布袋造句

    用手将艾叶搓碎,再用少许醋拌一下。用的时候,把艾叶放在微波炉里热一下,然后装在一个布袋里,腰疼时敷上三四十分钟就可以了。艾叶具有行气活血、逐寒祛湿、温经通络的功效,所以,用热乎乎的艾叶包敷一敷,马上就能缓解酸痛。转给你需要的人~。
    “传统木偶分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布袋木偶等几类。
    艾米的帆布袋在床旁的椅子上。
    我司专业生产无纺布袋,编织袋,尼龙袋,及各类纸袋和线圈本。
    布袋木偶戏戏台设计艺术是布袋戏艺术的分支艺术,应与布袋木偶戏表演艺术一样受到重视。
    将菊花、陈艾叶捣碎为粗末,装入纱布袋中,做成护膝,可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治疗鹤膝风等关节炎。
    又找了些破棉套,打算让莪菁弹后,自己把它纺成布袋线,拿集市上卖了,买米以度春荒。
    本例中,我们用了一个锥形烧瓶、一个装着薰衣草细枝条的布袋和一些碎布条、一根塑料导管,和一根试管,要把它放在装有冷水的烧杯里。
    只怪对方不知道深藏长布袋中的龙隐刀,并排出手,正好被一刀切。
    环保的即是时尚的。当您愉快地购物、上课、旅行和生活的时候,是该考虑为自己添置一个环保帆布袋了。
    他们用一只大帆布袋,把那只胆鼠头朝里塞进去,用绳扎上了袋口,然后他们坐在袋上。
    布袋和尚立即将那布袋抡起在肩,扛起继续赶路。
    那个纱布袋挤干水以后,里面剩下的就是豆腐渣了,倒在淘箩里,冒着热气。
    介绍了贵溪冶炼厂烟尘布袋收集系统改造及运行状况。
    两个男子中那个袒胸露腹腰间系有一个布袋的男子虽然被围却依旧是满脸的笑容,而另一个脸色蜡黄男子如已是摇摇欲坠,眼看已是强弩之末,只是强撑而已。
    重复利用或最好不要用塑料袋。布袋携物为佳。
    他尚未来得及拆开布袋,就看见那人三步并作两步冲上了擂台,朗声道“区区不才,虽然途中受人暗算,却还是第一个上得台来的。
    就这样我认识了在日本被誉为“横纲级市民发明”的小布袋,和它的发明人笹沼女士。
    你需要的是一个比较大的帆布袋。
    在汉代,是把酒醅装入绢袋或葛布袋中压榨,该法一直延续到现代。

    汉字详情

    [bu]
    部首: 318
    笔画: 5
    五笔: DMH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KLB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2)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坤为布。——《易·说卦》

    抱布贸丝。——《诗·卫风·氓》

    女有余布。——《孟子》

    果布辐凑而常然。——左思《吴都赋》

    商祝免袒,执功布入。——《仪礼·既夕礼记》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孟子·滕文公》

    (3) 又如:布衣(平民,老百姓。古时老百姓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平为“布衣”);布槽(布制的马槽);布褐(粗布衣服;又指平民);布总(古代丧服,以麻布束发)

    (4) 棉、麻、苎、葛等织物的通称

    足缠白布。——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土布(手工纺织的布);布索(布制的绳);布衣交(贫贱之交);布裙荆钗(指民家的女子);布头笺(用碎片制成而品质优良的笺纸);布掸子(用布条札成的掸帚)

    (6) 古代钱币

    外府掌邦布之出入。——《周礼·天官·外府》

    (7) 又如:布儿(古代钱币的通称。亦作“泉布”);布缗(古代用绳子串起来的钱)

    动词

    (1) 铺开

    收葱子,必薄布阴干。——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葱》

    禹鲧是始布土。——《山海经·海内经》

    敢私布之。——《左传·昭公十六年》

    布币行礼。——《国语·鲁语上》

    (2) 引申为散开,分布

    天下英豪布在州郡。——《三国志·吴主权传》

    影布石上。——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布陈(敷布陈设);布武(用小步疾走,使足迹散布,而不相重叠);布锦(铺展锦绣)

    (4) 布列

    千人者布列江岸。——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布阵(布列阵势);布兵(布戎。布甲。布列军队);布伍(部署军队)

    (6) 布施;施行

    阳春布德泽。——《乐府诗集·长歌行》

    (7) 又如:布德(广施恩德);布惠(布施恩惠);布化(施行教化)

    (8) 公布,颁布

    法者,…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三》

    (9) 又如:布按三司(布政、按察、都指挥史的总称);布露(公布,向众人布告披露);布谕(布告晓喻);布教(颁布教令)

    (10) 伸开 。如:布指(伸开手指);布展(伸展;扩展)

    (11) 传布

    上器其能,赐以秘书之副,时书未布。——《汉书·叙传》

    (12) 又如:布旨(传布旨意);布种(撒籽栽种);布怨(播怨,结怨)

    (13) 陈述

    聊布往怀,君其详之。——丘迟《与陈伯之书》

    (14) 又如:布达(陈述表达);布述(书信用语。陈述)

    (15) 布置,安排 。如:布席(铺设坐席);布致(布景致思);布摆(安排)

    英文翻译

    cotton cloth, textiles, linen

    方言集汇

    ◎ 粤语:bo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u5 [海陆丰腔] bu5 [客语拼音字汇] bu4 [沙头角腔] bu5 [梅县腔] bu5 [陆丰腔] bu5 [东莞腔] bu5 [台湾四县腔] bu5 [宝安腔] bu5
    ◎ 潮州话:bou3(pòu) bu3(pù)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愽故去聲開口一等pupoh/puh
    dài [dai]
    部首: 623
    笔画: 11
    五笔: WAY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PYHV
    四角: 23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代声。本义:有口的盛器,囊属。也指衣袋) 同本义

    羊骨杂他骨,作五袋盛之。——《南史·羊鸦仁传》

    (2) 又如:网袋;塑料袋;旅行袋;工具袋;子弹袋;烟叶袋;水泥袋

    量词

    计量用口袋装的东西 。如:一袋米;一袋谷

    英文翻译

    pocket, bag, sack, pouch

    方言集汇

    ◎ 粤语:do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i6 [东莞腔] toi3 [沙头角腔] toi5 [宝安腔] toi3 [台湾四县腔] toi5 [梅县腔] toi5 [客英字典] toi5 [客语拼音字汇] toi4
    ◎ 潮州话:do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九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耐去聲開口一等dʰɒidaih/d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