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陷

bēng xiàn [ beng xian]
注音 ㄅㄥ ㄒ一ㄢˋ

词语释义

倒塌陷落。

词语解释

  1. 倒塌陷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玉簪》:“ 韩城县 相传有 郭汾阳 墓,实非是。墓石往往崩陷,出金玉之属。” 林伯渠 《在首都庆祝十月革命四十一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他们原来赖以生存的,原来被当作巩固后方的殖民地,现在,正一大片、一大片地崩陷下去,变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前线。”

引证解释

⒈ 倒塌陷落。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六·玉簪》:“韩城县相传有郭汾阳墓,实非是。墓石往往崩陷,出金玉之属。”
林伯渠《在首都庆祝十月革命四十一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他们原来赖以生存的,原来被当作巩固后方的殖民地,现在,正一大片、一大片地崩陷下去,变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前线。”

崩陷的国语词典

倒塌、陷落。

如:「大雨过后,该区由于水土保持不良,导致山地崩陷。」

崩陷的网络释义

崩陷

  • bēng xiànㄅㄥ ㄒㄧㄢˋ
  • 崩陷
  • 倒塌陷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玉簪》:“ 韩城县 相传有 郭汾阳 墓,实非是。墓石往往崩陷,出金玉之属。” 林伯渠 《在首都庆祝十月革命四十一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他们原来赖以生存的,原来被当作巩固后方的殖民地,现在,正一大片、一大片地崩陷下去,变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前线。”
  • 崩陷的翻译

    英语: to fall in, to cave in

    崩陷造句

    下方是正在崩陷下塌的无名小岛。
    混沌强者一吼,山河崩陷,乾坤动荡,强横无边。
    殷鸿大叫,脚下已经空了,他本能地伸出双手想要自救,但地板是整体崩陷的,在这一片混乱中,殷鸿也只能随着碎石、烟尘和其他东西一起下落。
    脚下的大地正在崩陷,整个世界都在剧烈的晃动,一座座巍峨的建筑正在倒塌,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正在消失。
    言罢,吴凡脚下石柱也出现了崩陷。
    他抓在僵尸人后背,大喝一声,将那个僵尸人整具高大的身躯都抓举起来,过顶,再重重地摔在地上,砸在碎石乱飞,地面崩陷。
    蓦地,脚下的沙地突然崩陷,元铮等四个人来不及叫就坠了下去。
    他正窃喜,忽觉手下岩石松动,不禁大惊失色,另只手慌忙攀住一块尖石,但见石块粉屑从身边簌簌下落,原来这个颇为平整的洞穴,竟而迅速崩陷下沉。
    无数层蜘蛛网状的裂缝崩陷而开,林夕的身子依然没有停止“飞出”。
    神圣光影激战,打穿了苍穹,崩陷了大地,天地一片荒芜,没有了丝毫生命气息。

    汉字详情

    bēng [beng]
    部首: 325
    笔画: 11
    五笔: ME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UBB
    四角: 22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山,朋声。本义:山倒塌)

    (2) 同本义

    梁山崩。——《左传·成公五年》

    (3) 又如:山崩地裂

    (4) 崩裂;倒塌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崩拆(倒塌断裂);崩陷(倒塌陷落);崩陨(塌陷);崩损(崩塌损坏);崩坠(倒塌坠落)

    (6) 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越二月,帝崩。——《明史·海瑞传》

    (7) 又如:崩驾(帝王之死);崩殂(崩背,崩逝。又指帝王之死)

    (8) 崩溃;垮台;败坏

    不义不昵,厚将崩。——《左传·隐公元年》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论语·阳货》

    (9) 又如:崩阙(败坏);崩动(煽动败坏)

    (10) 破裂,迸裂

    天崩地塌壮士死。——吴士玉《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

    (11) 又如:谈崩了;崩裂(物体突然破裂);崩云(破裂的云彩);把气球吹崩了

    (12) 炸伤;枪毙 。如:爆竹崩了他的手;咋不崩了他?

    (13) 血崩,指妇科“崩症”

    英文翻译

    rupture, split apart, collapse

    方言集汇

    ◎ 粤语:ba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en1 [陆丰腔] ben1 [梅县腔] ben1 [海陆丰腔] ben1 [客语拼音字汇] ben1 [东莞腔] ben1 [沙头角腔] bien1 [宝安腔] ben1 [台湾四县腔] be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七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北滕登開平聲開口一等pəŋpong
    xiàn [xian]
    部首: 212
    笔画: 10
    五笔: BQVG
    五行:
    仓颉: NLNHX
    四角: 7727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阜( );从臽,臽( xiān)亦声。据金文,象人掉进陷阱形。本义:坠入,掉进)

    (2) 同本义

    陷,高下也。一曰陊也。——《说文》

    不可陷也。——《论语》。孔注:“下也。”

    上陷而不振。——《国语·鲁语》。注:“坠也。”

    一拥而入,人马俱陷。——《三国志通俗演义》

    (3) 又如:陷狱(入狱);沉陷(地面陷下去)

    (4) 陷溺,淹没

    陷没而死。——宋· 文天祥《 后序》

    (5) 又如:陷溺

    (6) 陷害

    三长史皆害汤( 张汤),欲陷之。——《史记》

    (7) 又如:诬陷(诬告陷害);陷灭(陷害诛灭)

    (8) 攻破

    战常陷坚。——《史记》

    (9) 又如:陷敌(陷队。冲入敌阵);陷坚(攻破敌军坚强的阵地。同陷锐)

    (10) 陷入,落在不利的境地

    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11) 又如:陷败(遭到失败);陷误(陷入误区);陷身(身陷泥坑、火坑)

    名词

    (1) 陷阱 。诱捕猎物或诱杀动物用的坑

    鱼可使之吞钩,虎可使之入陷。——《齐丘子》

    (2) 又如:陷车(古时押解犯人的囚车)

    (3) 缺点;过失

    陷而入于恭。——《国语》

    (4) 又如:缺陷(欠缺或不够完善的地方)

    英文翻译

    submerge, sink, plunge; trap

    方言集汇

    ◎ 粤语:haam6 ham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am3 [客英字典] ham3 [海陆丰腔] ham5 [客语拼音字汇] ham4 [宝安腔] ham3 [东莞腔] ham3 [台湾四县腔] ham5 [梅县腔] ha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八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戸韽去聲開口二等ɣɐmghremh/haemm

    崩陷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