岬嶱

jiǎ kě [ jia ke]
注音 ㄐ一ㄚˇ ㄎㄜˇ

词语释义

亦作'岬嶱'。 接连不断貌。

词语解释

  1. 见“ 岬嵑 ”。

引证解释

⒈ 见“岬嵑”。

汉字详情

jiǎ [jia]
部首: 325
笔画: 8
五笔: MLH
五行:
仓颉: UWL
四角: 267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山旁

倾薮薄,倒岬岫。——《文选·左思·吴都赋》

(2) 伸向水中的尖形陆地,通常由水浪淤积下来的砂粒或砾石所组成

(3) 身体的突起部分

(4) 骶骨的腹侧角连接脊椎骨的地方。如:骶岬

(5) 耳的鼓室内壁上凸起。如:鼓室岬

(6) 两山之间的狭窄通道

彷徨于山岬之旁。——《水经注》引《淮南子》

英文翻译

cape; promontory, headland

方言集汇

◎ 粤语:gaap3
◎ 客家话:[梅县腔] gap7 [台湾四县腔] gap7 [客语拼音字汇] gab5 ngab5 [海陆丰腔] gap7 [客英字典] gap7 [宝安腔] gap7
◎ 潮州话:g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二狎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狎入聲開口二等krap/keapkap
kě,jié [ke,jie]
部首: 325
笔画: 15
五笔: MAJN
仓颉: UTAV
四角: 24727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