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绪

jiù xù [jiu xu]
繁体 就緒
注音 ㄐ一ㄡˋ ㄒ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就绪 jiùxù

(1) 一切安排妥当

事就绪,射政东归。——归有光《跋唐道虔答友人问疾书》
诸事就绪
be in order

词语解释

  1. 谓从事其本业。

    《诗·大雅·常武》:“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郑玄 笺:“绪,业也……女(汝)三农之事皆就其业。”后用指安排妥当,有了条理。 宋 苏轼 《赐宰相吕公著乞罢相位批答》:“二年于兹,百度惟正,事既就绪,民亦小康。”《明史·历志一》:“臣等纂辑新法,渐次就绪。” 何香凝 《回忆孙中山和廖仲恺》:“那时(一九○五年)酝酿正式成立同盟会的工作已经相当就绪。”

引证解释

⒈ 谓从事其本业。

《诗·大雅·常武》:“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郑玄笺:“绪,业也……女(汝)三农之事皆就其业。”
后用指安排妥当,有了条理。 宋苏轼《赐宰相吕公著乞罢相位批答》:“二年于兹,百度惟正,事既就绪,民亦小康。”
《明史·历志一》:“臣等纂辑新法,渐次就绪。”
何香凝《回忆孙中山和廖仲恺》:“那时(一九〇五年)酝酿正式成立同盟会的工作已经相当就绪。”

就绪的国语词典

事情已安排妥当,初具规模。

就绪的网络释义

就绪

  • 就绪:1、 一切安排妥当,一切安排完成。
  • 事就绪,射政东归。——归有光《跋唐道虔答友人问疾书》
  • 2、谓从事其本业。
  • 就绪造句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演出开始了。
    新闻记者谒见女王的所有安排已经就绪。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你调虎离山了!
    几个小时内,路竹会成立了自己的临时医院,各门诊类别也即将就绪。
    待一切准备就绪,便发通告,晓谕县众,云知县大老爷为解民忧,将只身下地洞,斩妖除魔,到时,请四乡八镇的人等前往助威。
    一名窈窕的女子站在一名年轻人身后,附耳低语“博士,一切准备就绪,是否立即开始测试?”。
    子例程就绪后,主程序逻辑将允许用户创建音调序列,或以守护进程模式运行来侦听音调命令和执行命令。
    一切就绪以后,皇上在皇极门金台御幄中升座,鸣鞭,百官在赞礼官的口令下转身,向皇帝行五拜三叩之礼。
    为你编辑快乐的程序,给你安装如意的系统,帮你解开幸福的密码,与你下载好运的软件,程序员节到了,一切准备就绪,愿你程序员节心情无限好,笑口合不拢。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纵纷若乱丝,终当就绪。
    真相越凄厉难道不是越令人着迷,值得赴汤蹈火去追寻到底,目光随时挑剔自己都列入怀疑,不留下任何余地,谁在比拼演技谁是幕后高明编剧,谢幕一刻是否已准备就绪,不怕鲜血淋漓只怕先习惯刺激,伤怀悲痛都麻木不语。
    内地重要证券行之一的海通国际也早有准备,海通国际执行董事许仪表示,自沪港通公布后,信息科技团队便已着手全力开发系统,前台交易系统设置也已经就绪。
    准备就绪后,张女士又花近千元买了几对“接吻鱼”,两条修长的银龙,三条色彩斑斓的“地图”,还有鹦鹉、玛丽和孔雀等热带鱼。
    看,已准备就绪的孩子们,怀着梦想、带着希望一路走来了。他们将像老师和家长企盼的那样,以良好的姿态投入新的学年。
    你可不想面试当天心急如焚地去找一只袜子或一件干净的衬衫吧。大家准备就绪,心急如焚地希望赶快抵达太子港展开救援。
    专家称所有工作准备就绪,"每枚烟花都在掌控之中"。
    你的地区讲习会节目有哪些方面已经就绪?
    军方事先将连长寝室整理就绪,一张小床,床上的单人被折成豆腐干,还摆上蚊帐与电蚊拍。
    顷者,赵前军是遗体已经成殓,身后大事亦均料理就绪。
    在开罗,上千个游行者无视宵禁的存在。军队已经准备就绪,但并没有实际行动。

    汉字详情

    jiù [jiu]
    部首: 225
    笔画: 12
    五笔: YID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YFIKU
    四角: 039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2) 同本义

    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说文》。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 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

    (3) 靠近;走近;趋向

    就,即也。——《广韵》

    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礼记·曲礼》

    不就利,不违害。——《庄子·齐物论》

    不知就先,不知就后。——《庄子·大宗师》

    禹趋就下风,立而问焉。——《庄子·天地》

    夫子休就舍。——《庄子·说剑》

    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去故乡而就远兮。——《楚辞·九章·哀郢》

    还来就菊花。——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就吾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

    持就火炀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就童子试。——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就书(前往从学);就利(趋利,求利);就第(归回宅第;回家);就和(接近)

    (5) 归于

    处工就官府,处商就井市。——《国语》

    (6) 又如:就化(归顺,向化);就班(按次序归位);就款(归顺臣服)

    (7) 担任;开始从事 。如:去就(担任或不担任职务);就列(就位。任职);就事(就职);就田(从事耕种)

    (8) 下;搭着吃 。如:炒鸡蛋就饭;就菜;花生仁就酒

    (9) 完成;成功

    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齐策》

    组已就而效之,其组异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以就懿德。——《后汉书·列女传》

    瞬息可就。——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某业所就。——清· 黄宗羲《原君》

    (10) 又如:就亲(成就婚事,成亲);就名(成就功名)

    (11) 终,尽 。如:就命(去死;毕命)

    (12) 迁就;将就

    刑罚不审则有辟就。——《管子》

    (13) 又如:半推半就;牵就;就着(就便;顺便);就滑(随便;方便)

    (14) 受;被 。如:就戮(受戮,被杀);就缚(受绑,受擒);就封(受封);就决(受死刑)

    (15) 登上;开始,启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史记·刺客列传》

    (16) 又如:就道(上路);就涂(上路,动身)

    副词

    (1) 立刻,马上 。如:春天就要来了

    (2) 和…一样早 。如:今天早晨雨就停了

    (3) 一…就… 。如:他下课后就到图书馆去了

    (4) 只,仅仅 。如:就你一个来吗?

    (5) 事实正是如此 。如:工具就在房里,你自己找吧!

    (6)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 。如:不斗争就不能前进

    介词

    (1) 在 。如:就理(内情)

    (2) 从

    就其不忘一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就中

    (4) 组成介词结构,引进所要说明的对象或范围,常跟后面的“说”、“看”、“而论”等相呼应 。如:就字面上看

    (1) 偏偏 。如:你不让我干,我就要干!

    (2) 表示决意或意图 。如:今天天气这么好,我就要去

    表示假设或让步关系,相当于“假如”、“即使” 。如:就让(即使;就算)

    英文翻译

    just, simply; to come, go to; to approach, near

    方言集汇

    ◎ 粤语:zau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iu5 [宝安腔] ciu3 [梅县腔] ciu5 [客语拼音字汇] qiu4 [沙头角腔] tsieu5 [台湾四县腔] ciu5 [东莞腔] ciu3 [海陆丰腔] ciu6 [陆丰腔] ci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疾僦去聲開口三等dzʰĭəuziuh/dziow
    [xu]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FTJ
    五行:
    吉凶:
    仓颉: VMJKA
    四角: 241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者声。本义:丝的头)

    (2) 同本义

    绪,丝端也。——《说文》

    凡茧滚沸时,以竹签拨动水面丝绪。——《天工开物》

    (3) 又如:绪余(抽丝后留在蚕茧上的残丝)

    (4) 头绪,开端

    反覆终始,不知其端绪。——《淮南子·精神训》

    扰百绪于眼前。——谢庄《曲池赋》

    (5) 又如:端绪(头绪);入绪(有了头绪);绪次(头绪)

    (6) 情绪,心情

    都门帐饮无绪。——柳永《雨霖铃》

    幽情苦绪何人见。——《聊斋志异》

    霜轻两鬓欲相侵,悉绪无端不可寻。——唐· 李频《长安寓居寄柏侍郎》

    (7) 又如:愁绪(忧愁的情绪);情绪(情思意绪)

    (8) 次序

    诞敢纪其绪。——《书·大诰》

    (9) 世系

    系唐统,接 汉绪。—— 陆游《丞相率文武官僚贺寿皇正旦表》

    (10) 又如:绪胄(世系和后代)

    (11) 前人遗留下来的未竟的事业

    缵禹之绪。——《诗·鲁颂·閟宫》

    荒坠厥绪,覆宗绝祀。——《书·五子之歌》

    (12) 又如:绪功(未完成的功业;遗业)

    (13) 姓。明代有绪纪、绪珊

    (1) 余留的,遗留下来的

    唉秋冬之绪风。——《楚辞·涉江》

    先王有绪言而去。——《庄子·渔父》

    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庄子》

    (2) 又如:绪风(残余之风。即“余风”);绪音(余音);绪余(事物之残余或主体以外所剩余);绪业(遗业,事业)

    (3) 用同“絮”,比喻多而连绵不断 。如:绪咶(絮咶。唠叨;啰嗦);绪绪叨叨(絮絮叨叨);绪谈;绪语

    动词

    (1) 寻绎;整理

    苍为计相时,绪正律历。——《汉书》

    (2) 又如:绪次(整理编排);绪正(理出头绪,排正序次)

    (3) 叙述

    会病不起,余与伯成绪其志而为之。—— 宋· 赵衍《重刊李长吉诗集序》

    (4) 顺;顺从

    仁君年壮气盛,绪信所嬖。——《文选》

    (5) 又如:绪信(依从信赖)

    英文翻译

    end of thread; thread, clue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