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2) 同本义
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说文》。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 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
(3) 靠近;走近;趋向
就,即也。——《广韵》
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礼记·曲礼》
不就利,不违害。——《庄子·齐物论》
不知就先,不知就后。——《庄子·大宗师》
禹趋就下风,立而问焉。——《庄子·天地》
夫子休就舍。——《庄子·说剑》
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去故乡而就远兮。——《楚辞·九章·哀郢》
还来就菊花。——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就吾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
持就火炀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就童子试。——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就书(前往从学);就利(趋利,求利);就第(归回宅第;回家);就和(接近)
(5) 归于
处工就官府,处商就井市。——《国语》
(6) 又如:就化(归顺,向化);就班(按次序归位);就款(归顺臣服)
(7) 担任;开始从事 。如:去就(担任或不担任职务);就列(就位。任职);就事(就职);就田(从事耕种)
(8) 下;搭着吃 。如:炒鸡蛋就饭;就菜;花生仁就酒
(9) 完成;成功
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齐策》
组已就而效之,其组异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以就懿德。——《后汉书·列女传》
瞬息可就。——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某业所就。——清· 黄宗羲《原君》
(10) 又如:就亲(成就婚事,成亲);就名(成就功名)
(11) 终,尽 。如:就命(去死;毕命)
(12) 迁就;将就
刑罚不审则有辟就。——《管子》
(13) 又如:半推半就;牵就;就着(就便;顺便);就滑(随便;方便)
(14) 受;被 。如:就戮(受戮,被杀);就缚(受绑,受擒);就封(受封);就决(受死刑)
(15) 登上;开始,启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史记·刺客列传》
(16) 又如:就道(上路);就涂(上路,动身)
副词
(1) 立刻,马上 。如:春天就要来了
(2) 和…一样早 。如:今天早晨雨就停了
(3) 一…就… 。如:他下课后就到图书馆去了
(4) 只,仅仅 。如:就你一个来吗?
(5) 事实正是如此 。如:工具就在房里,你自己找吧!
(6)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 。如:不斗争就不能前进
介词
(1) 在 。如:就理(内情)
(2) 从
就其不忘一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就中
(4) 组成介词结构,引进所要说明的对象或范围,常跟后面的“说”、“看”、“而论”等相呼应 。如:就字面上看
(1) 偏偏 。如:你不让我干,我就要干!
(2) 表示决意或意图 。如:今天天气这么好,我就要去
表示假设或让步关系,相当于“假如”、“即使” 。如:就让(即使;就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iu5 [宝安腔] ciu3 [梅县腔] ciu5 [客语拼音字汇] qiu4 [沙头角腔] tsieu5 [台湾四县腔] ciu5 [东莞腔] ciu3 [海陆丰腔] ciu6 [陆丰腔] ciu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就 | 疾僦 | 從 | 尤 | 去聲 | 宥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dzʰĭəu | ziuh/dziow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竟声。本义:边境,国境)
(2) 同本义
境,疆也。——《说文新附》
至齐境。——《吕氏春秋·赞能》
(3) 字本作“竟”
亡不越竟。——《左传·宣公二年》
边竟有人焉。——《庄子·天道》
其竟关之政尽察。——《荀子·富国》
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送至境。
屯于境上。——《史记·魏公子列传》
起视四境。——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4) 又如:出境(离开国境);入境(进入国境);境宇(国境,疆土);境人(境内之人;本地人);境头(结果;亦作“景头”。神佛点化人制造的幻境);境土(疆域;领地);境会(在边界上聚会)
(5) 境况 。如:境物(四周的环境与景物);家境(家庭的经济状况);境象(景象;情境)
(6) 居所,地方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晋· 陶潜《饮酒诗》
士大夫出其境。——《明史》
(7) 地步,境界 。如:处境(所处的境地);困境(困难的处境);佳境(美好的境界)
(8) 佛教指成为心意对象之世界 。如:尘境;色境;法境等;境头(所谓前身的情景。多指神佛点化的梦兆)
(9) 景象,景物
槛外诸境。——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gin5 [台湾四县腔] gin3 gin5 [客语拼音字汇] gin3 gin4 [东莞腔] gin3 [客英字典] gin3 [海陆丰腔] gin3 gin5 [沙头角腔] gin3 [宝安腔] gin3 [陆丰腔] gi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警 | 居影 | 見 | 庚三開 | 上聲 | 梗 | 開口三等 | 梗 | 庚 | kĭɐŋ | kiengx/kyank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言,从殳。本义:摆设;陈列)
(2) 同本义
設,施陈也。——《说文》
钟鼓既设。——《诗·小雅·彤弓》
整设于门外。——《礼记·月令》。注:“陈也。”
规矩陈设。——《礼记·经解》
张乐设饮。——《战国策·秦策》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聊斋志异·促织》
设树险阻。——《淮南子·本经》
设酒杀鸡作食。——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陈设(摆设);设醮修禳(僧道为禳除灾祟而设的道场);设蓍(占卦。蓍:蓍草,古人常用其占卜);设弧(摆设木弓。表示生男);设帨(摆设佩巾。表示生女);设奠(陈设祭品,追悼亡者);设醴(设置甘美的醴酒。比喻礼遇贤士)
(4) 创立,建立,开创
权之所设。——《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注:“设,施也。”
设都于禹之绩。——《诗·商颂·殷武》
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史记·货殖列传序》
(5) 又如:附设(附带设置);设令(施设律令);设位(立位,定位);设官(设置官职);设科(设立教授的学科;设置取士任官的科目);设帐(开馆教授门徒);设版(构筑防御工事以备敌);设险(在险要地方设置防御);设覆(设置伏兵)
(6) 筹划;秘密策划
设以攻宋。——《淮南子·修务》
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三国演义》
(7) 又如:设阱(设计陷害别人);想方设法;设谋(设定谋略);设计(算计;谋划);设局(设下骗局;安排圈套);设施(安排;措置);设处(筹划,安排)
(8) 拟设;设置
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清· 黄宗羲《原君》
(9) 又如:设疑(提出疑问);设论(文体名。拟设问答来阐扬论述的意旨);设难(拟定问题铺设言辞,以困窘对方);设辩(拟设辩说);设言托意(拟设言语来寄寓心意)
(10) 施行,实现
各一则不设。——《吕氏春秋》
(11) 又如:设教(施行教化)
(12) 布置,部署
赵亦盛设兵以待 秦, 秦不敢动。——《史记》
(1)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如”
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设若;设使
形容词
(1) 完备
居处,兵卫甚设。——《史记·刺客列传》
(2) 大
益长裕而不设。——《易·系辞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俞声。本义:告知,把情况通知某人。同“谕”)
(2) 同本义
喻,告也。——《广雅》
教之以利,而喻诸德者也。——《礼记·文王世子》
乃留兵屯 荥阳,使使喻 齐王及诸侯与连和,以待 吕氏之变而诛之。——《史记》
(3) 晓喻;开导
前后告喻,曾无悛改。——《三国志》
(4) 又如:喻勉(开导勉励);喻教(开导教育)
(5) 知晓;明白
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皇疏:“喻,晓也。”
单足以喻则单。——《荀子·正名》。注:“喻,晓也。”
以喻客意。——《后汉书·杜笃传》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告子下》
(6) 又如:家喻户晓;喻旨(知晓旨意);喻愿(对某事明白并乐于为之);喻以利害;劝喻;不可以理喻
(7) 比喻
罕譬而喻。——《礼记·学记》
在于早谕教。——《汉书·贾谊传》
不足以喻其美。——《警世通言》
(8) 又如:喻名(比称;形容);喻为“生物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ji5 [梅县腔] ji5 [宝安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裕 | 羊戍 | 以 | 虞 | 去聲 | 遇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jĭu | jyoh/ju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