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源

dǎo yuán [dao yuan]
繁体 導源
注音 ㄉㄠˇ ㄩㄢ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导源 dǎoyuán

(1) 发源,起源

黄河导源于青海
river rises in

(2) 由某种事物发展而来

非导源于小儒乎。——· 黄宗羲《原君》
derive;originate

词语解释

  1. 发源。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水导源东北 陇山 。”

  2. 指引水出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又有 吴瀆 ,破山导源,注於 胥江 。”

  3. 引申为事物的起源。

    清 秦笃辉 《平书·文艺篇上》:“ 汉 赋虽体近《离骚》,而实导源《雅》《颂》。” 刘师培 《文说》:“自古词章,导源小学。”

引证解释

⒈ 发源。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水导源东北陇山。”

⒉ 指引水出流。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又有吴瀆,破山导源,注於胥江。”

⒊ 引申为事物的起源。

清秦笃辉《平书·文艺篇上》:“汉赋虽体近《离骚》,而实导源《雅》《颂》。”
刘师培《文说》:“自古词章,导源小学。”

导源的国语词典

发源。

如:「黄河导源于青海的巴颜喀喇山。」

导源的网络释义

导源

  • 导源,指发源,起源。语出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水导源东北陇山 。”
  • 导源造句

    图尔明认为,当代科学合理性危机导源于在“合理性”和“合乎情理性”之间失去平衡的现代理性观。
    唐代占梦小说导源于古代的占梦术和占梦小说故事。
    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是导源于民事实体法中的私法自治原则,而又经过诉讼法公法性改造的程序性权利。
    戈巴契夫之所以下台,导源于他严重低估了苏联内部国族主义崛起的力量,尤其是俄罗斯的国族主义。
    其工作原理是:虚拟仿真课堂、实验室和指导源源不断提供学生学习情况的回馈,而这些回馈信息放过来又能帮助学生顺利学习下去。
    这两者之间没有关连,因为共产主义并不是导源于有效率地维护和管理资源。
    农业问题导源于经济社会的多种因素,而不仅仅是由农民问题派生而来的。
    因此,康有为的社会进化思想不是导源于西方进化论,而是来自儒家今文经学。
    它导源于人的理性的误用,其症结在于人类理性的过度张扬。
    彝族罪文化源远流长,它的出现导源于彝族先民对惩罚的恐惧。
    邓小平经济特区理论导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交往及其重要作用的原理。
    导源于程序主体性原则的民事程序选择权在推行市场经济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今天,具有重大意义。
    而对生存空间的审美,导源于主体精神的追寻。
    这类舞蹈导源于舞蹈艺术的萌芽期,至今仍大量存在,构成我们今天习惯称之为民间舞蹈的一大门类。
    “非权力行为”的定性与高强度法律控制之间出现的悖论导源于两种方法论基础的冲突。
    司法赔偿制度导源于公民权利意识的苏醒,其发展也与人权理念的深入密切相关。
    当代西方社群主义者的社群概念导源于亚里士多德对“城邦”的界定。
    总体而言,从宏观层次上看,政府管制需求主要导源于自然垄断性与外部性这两大类问题。
    此类行为大多导源于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宗教文化。
    阴阳导源于《周易》,《内经》在医学方面作了发展;

    汉字详情

    dǎo [dao]
    部首: 307
    笔画: 6
    五笔: NFU
    五行:
    仓颉: RUDI
    四角: 7734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寸,道声。“寸”与“手”意思相近。本义:以手牵引,引导)

    (2) 同本义

    导,引也。——《说文》

    其治宜导引按轎。——《素问》。注:“谓摇筋骨动支节。”

    导官令本。——《续汉书·百官志》。注:“择也。”

    导官。——《后汉书·邓后纪》。注:“主导择米以供祭祀。”

    导一茎六穗于庖。——《汉书·司马相如传》。郑氏曰:“导,择也。”

    虞人导前,鹰犬罗后。——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导子(官员出行时在前面开路的仪仗队);导从(古代官员出行时,担任前导和后从的人);导仗(前导的仪仗)

    (4) 教导

    而不可以导人。——《淮南子·缪称》。注:“教也。”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5) 又如:导播(电视台中指导表演、监督整个节目播出的专业人员);导训(引导而使和顺)

    (6) 疏通

    为川者决之使导。——《国语·周语上》

    (7) 又如:导行费(汉灵帝时,郡国、地方每在进贡朝廷之外,另有物品给中署,做为所献之物的导行费);导款(疏通);导泄(疏导排泄)

    (8) 启发,开导

    忠信以导之。——《吕氏春秋·适威》。注:“犹先也。”

    是以导于民。——《国语·晋语》。注:“训也。”

    然后导以取保,出启于外。——清· 方苞《狱中杂记》

    (9) 又如:导谕(劝导晓谕);导示(指导启示)

    (10) 传导 。如:导电;导热

    (11) 引诱

    导之以政。——《论语》。皇疏:“谓诱引也。”

    (12) 又如:导欲宣淫(倡导情欲,宣泄淫乱之事);导谀(谄媚阿谀,曲意逢迎。)

    (13) 导致;引起 。如:导因(起因);导迎(招致)

    名词

    (1) 向导,引路人

    乌孙发导译送骞还。——《史记·大宛列传》

    (2) 又如:导首(前导;领头);前导(领头人)

    介词

    顺着

    英文翻译

    direct, guide, lead, conduct

    方言集汇

    ◎ 粤语:dou6
    ◎ 潮州话:dau6

    宋本广韵

    yuán [yuan]
    部首: 331
    笔画: 13
    五笔: IDR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MHF
    四角: 3119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原声。“原”有表义作用,指水源。本义:水源,源泉。字本作“原”)

    (2) 同本义

    或源也,或委也。——《礼记·学记》

    祈祀山川百源。——《礼记·月令》

    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礼记·礼乐志》

    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源委(指水的发源和归宿。引申为事情的本末和底细);源理(水的本源和支流)

    (4) 来源;根源

    启生人之耳目,穷法度之本源。——《旧唐书·儒学传序》

    (5) 又如:源本(根本);源由(根由);源起(事物发生的根源)

    英文翻译

    spring; source, head;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ien2 [梅县腔] ngian2 [台湾四县腔] ngien2 [宝安腔] ngien2 [海陆丰腔] ngie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2 [陆丰腔] gnian3 [东莞腔] ngen2 [客英字典] ngien2
    ◎ 潮州话:nguang5 (ngûang) 「潮州」nguêng5 (ngûeng 旧时:ngûe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愚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ngyan/ngvanŋĭwɐ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