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用法
富比王侯作谓语、定语;指很富有。
富比王侯的国语词典
财富和天子公侯相等。《群音类选.卷七.驻云飞.出家》:「富比王侯,你道欢时我道忧。」也作「富埒天子」。
富比王侯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宀(
),表示与房屋宫室有关。畐( )声。声符亦兼表字义。“畐”本像人腹满之形(参“福”字条),合“宀”为之,以示富人安居宫室,丰于饮馔之义。本义:财产多,富裕)(2) 同本义(古跟“贫”,今跟“穷”相对)
富,备也。一曰厚也。——《说文》
富家大吉。——《易·家人》。疏:“禄位昌盛也。”
二曰富。——《书·洪范》。疏:“家丰财货也。”
以富得民。——《周礼·太宰》。注:“谓薮中财物。”
殷人贵富而尚齿。——《礼记·祭义》。注:“臣能世禄曰富。”
富人食稻与粱,贫子食糟与糠。——曹丕《上留田》
(3) 又如:富甲(首屈一指的富户);富岁(富裕的年岁。即丰年);富殖(财货丰裕);富室(富有人家);富贵浮云(视富贵如过眼烟云,不屑一顾);富力(财力);富赡(资财丰足;渊博高超);富贾(富有的坐商;泛指富商)
(4) 通“福”(
)。古称富贵寿考为福何神不富?——《诗·大雅·瞻卬》。传:“富,福也。”?
富也者,福也。——《礼记·郊特牲》
典狱非讫于威,惟讫于富。——《书·吕刑》
(5) 又如:饶福(请求降福)
(6) 多的;丰盛的
富岁子弟多赖。——《孟子》。注:“丰年也。”
且喜家中书籍最富。——《镜花缘》
动词
使富裕 。如:富国(使国家富有);富民(使民殷富);富士(使士兵富足)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u5 [台湾四县腔] fu5 [客语拼音字汇] fu4 [海陆丰腔] fu5 [客英字典] fu5 [宝安腔] fu5 [沙头角腔] fu5 [东莞腔] fu5 [陆丰腔] f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富 | 方副 | 幫 | 尤 | 去聲 | 宥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piuh/piow | pĭə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2) 同本义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
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尔雅·释鸟》
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史记·天官书》
比其具。——《周礼·世妇》。注:“次也。”
及献比禽。——《周礼·田仆》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战国策·燕策》
纳比笼中。——《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类事物);比集(排比汇集);比缀(编排连缀)
(4) 连接,接近
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
(5) 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
(6) 比较;考校,核对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
(7) 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
,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8) 及,等到
比至定陶,再破 秦军。——《史记·项羽本纪》
(9) 比拟 。如:比象(比像。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10) 勾结;偏爱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立其子,不为比(偏爱)。——《左传·襄公三年》
(11) 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
(12) 等同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13) 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
(14) 通“庀”。具备
比乐官,展乐器。——《周礼·大胥》
及祭祀,比其具。——《周礼·世妇》
以敦比其事业。——《荀子·荣辱》
(15) 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宰严限追比。(追征。县令严定期限,催促交纳。)——《聊斋志异·促织》
(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
形容词
(1) 接近;亲近
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周礼·夏官》
(2) 又如:比近(亲近);比周(亲近);比昵(亲近);比善(和睦亲近);比日(近日;每日);比世(近世,近代);比辰(近时,近日);比者(近来);比岁(近年);比际(此时,这时)
(3) 密(与“稀”、“疏”相对)
比,密也。——《说文》
其比如栉。——《诗·周颂·良耜》
是与比周。——《左传·文公十八年》。注:“比,近也。周密也。”
(4) 又如:比甲(马甲)
(5) 和谐
声比则应。——班固《汉书》
名词
(1) 比喻,比方 。如:比似(如同);比偶(排比对偶);比兴(比与兴);比讽(用“比”的方法讽喻)
(2) 比较两个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一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如:三与五之比,等于五分之三
(3) 姓
副词
(1) 皆,都,同等地
再战比胜。——《战国策·齐策》
(2) 又如:比隆(同等兴盛);比行(并行)
(3) 连续,频频
比投不释。——《礼记·投壶》
间者数年比不登。——《汉书·文帝纪》
比年日蚀。——《汉书·张延寿传》
三人比坐事死。——《汉书·公孙贺传》
地比震动。——《汉书·翼奉传》
比三年日蚀。——《汉书·外戚传》
始至之时,岁比不登。(登:丰收)——苏轼《超然台记》
(4) 近来
臣比在晋也,不敢直言。——《吕氏春秋·先织》
介词
(1) 比起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操比于 袁绍。——《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他比你高
(3) 为;替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孟子·梁惠王上》
(4) 及,等到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史记·陈涉世家》
比至南郡,而 琮已降。——《资治通鉴》
比去,以手阖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3 [陆丰腔] bi3 [梅县腔] bi3 [宝安腔] bi3 [东莞腔] bi3 [沙头角腔] bi3 [客语拼音字汇] bi3 [海陆丰腔] bi3 [台湾四县腔] bi3
◎ 潮州话:b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wáng名词 (1) (象形字。王字的甲骨文为斧钺之形,斧钺为礼器,象征王者之权威。本义:天子、君主) (2) 殷周时代对帝王的称呼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小雅·北土》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 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说文》 王,天子也。——《释名》 王,有天下曰王。帝与王一也。周衰,列国皆僭号自王。 秦有天下,遂自尊为皇帝。 汉有天下,因 秦制称帝,封同姓为王,名始乱矣。——《六书故》 故百王之法不同。——《荀子·王霸》 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柳宗元《封建论》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王公(天子与诸侯;泛指达官贵人);王土(天子的土地);王士(天子的士民);王宇(天子的宫殿);王志(天子的意向);王车(王之车乘) (4) 春秋时,楚、吴、越等诸侯国国君也开始称“王”,战国时各诸侯国国君普遍称“王” 越王勾践栖于 会稽之上。——《国语·越语上》 请勾践女女于王。 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王人(国君);王女(古时封王者之女);王吏(天子或国君的官吏);王使(天子或王侯的使者);王政(国君的政令);王妃(侯王、太子之配偶;帝王之妾,位次于皇后) (6) 从秦代开始,天子改称“皇帝”,“王”便成了对贵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即诸侯王 赐号称王。——《汉书·李广苏建传》 王侯以下。——《后汉书·张衡传》 (7) 又如:西汉初,刘濞被封为吴王;韩信先被封为齐王,后改为楚王 (8) 朝廷 。如:王庭,王廷(朝廷);王役,王徭(朝廷的徭役);王务(朝廷的公事);王机(朝廷的政事);王体(朝廷的大政方针) (9) 王朝 。如:王轨(王朝的秩序、制度);王制(王朝的制度);王灵(王朝的威德) (10) 首领;同类中最突出者 王久不至。——唐· 李朝威《柳毅传》 (11) 又如:擒贼先擒王;乐器之王;拜他为王 (12) 中国古代对祖父母的尊称 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尔雅》 (13) 统治者,主宰者 。如:王化(以仁义治天下的教化);王官(宗藩王府的小职官) (14) 冠军 。如:拳王 (15) 姓 (16) 另见 wàng动词 (1) 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王此大邦,克顺克比。——《诗·大雅》 欲王关中。——《史记·项羽本纪》 秦地可尽王。 沛公为 汉王,王 巴、 蜀。——《史记·留侯世家》 (2) 作皇帝,称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公孙丑上》 周不法 商, 夏不法 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商君书》 (3) 胜过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庄子》 (4) 另见 英文翻译king, ruler; royal; surname
方言集汇◎ 粤语:wong4 wong6
◎ 客家话:[陆丰腔] wong3 [客英字典] vong2 [海陆丰腔] wong2 [宝安腔] wong2 [台湾四县腔] wong2 [梅县腔] wong2 wong5 [沙头角腔] wong2 [东莞腔] wong2 [客语拼音字汇] ong2 vong2 ◎ 潮州话:uang5(uâng) <姓>hêng5(hêng)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详细解释hóu名词 (1) (象形。从人,从厂( ),象张布,矢在其下。甲骨文字形,象射侯张布著矢之形。本义:箭靶)(2) 同本义。以兽皮或画上兽形的为之 矦,春饷所射矦也。——《说文》 终日射侯。——《诗·齐风·猗嗟》 射有张布谓之矦。——《小尔雅·广器》 方十尺曰矦,四尺曰鹄,二尺曰正,四寸曰质。 张矦。——《左传·成公二年》 (3) 又如:侯弓(古代较射时用以射侯之弓。侯,箭靶);侯道(箭靶与射者间的距离) (4) 诸侯 内诸侯禄也,外诸侯嗣也。——《礼记·王制》 诸侯则共熊侯豹侯。——《周礼·司裘》。注:“诸侯谓三公及子弟封于畿内者。” (5) 又如:侯氏(指诸侯个人);侯王(泛指诸侯);侯门(诸侯之门) (6) 古时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 赵主之子 孙侯者。——《战国策·赵策》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未有封侯之赏。——《史记·项羽本纪》 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后汉书·张衡传》 (7) 又如:侯王(泛指诸侯);侯印(侯爵之印信);侯伯(侯爵与伯爵) (8) 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 。如:侯门(富贵人家);侯家(犹侯门,泛指显贵人家) (9) 侯服。古代王城外围,按距离远近划分的区域之一 五百里侯服。——《书·禹贡》 (10) 又如:侯甸(侯服与甸服);侯卫(自侯服至卫服之地);侯畿(九畿之一。王畿之外,方五百里的区域为侯畿) (11) 姓。如:侯赢(战国魏人。家贫,为守门小吏,信陵君奉为上宾,侯言有恩必当厚报。后秦围赵,侯献计于信陵君,退秦兵) 动词 (1) 封侯 俾侯于鲁。——《诗·鲁颂·閟宫》 (2) 又如:侯封(封侯);侯者(封侯之人) 代词 疑问代词。相当于“何”。为什么 。如:侯不(何不) 形容词 (1) 美 洵直且侯。——《诗·郑风·羔裘》 (2) 又如:侯鲭(精美的荤菜) (3) 另见 hòu(1) ——“闽侯”( ):中国东南部福建省的一个县,东邻福州市(2) 另见 英文翻译marquis, lord; target in archery
方言集汇◎ 粤语:hau4 hau6
◎ 客家话:[东莞腔] heu2 [梅县腔] heu2 [台湾四县腔] heu2 [客英字典] heu2 [陆丰腔] heu3 [客语拼音字汇] heu2 [宝安腔] hiu2 [海陆丰腔] heu2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下平十九侯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