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卖

jì mài [ ji mai]
繁体 寄賣
注音 ㄐ一ˋ ㄇㄞ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委托代为出卖物品或受托代卖。

词语解释

  1. 委托代为出卖物品或受托代卖。

    鲁迅 《书信集·致韦素园》:“《现代评论》倒是寄卖处很多。”

引证解释

⒈ 委托代为出卖物品或受托代卖。

鲁迅《书信集·致韦素园》:“《现代评论》倒是寄卖处很多。”

寄卖的国语词典

将货品寄存在商店中,委托代为出售。

如:「她把一些手工艺品放在茶艺馆里寄卖。」

寄卖的网络释义

寄卖

  • 寄卖是贸易信托的一种。委托人将自己欲出售的物品交付受托人,让其按指定价格代为出售。寄卖的受托人多为信托商店。寄卖的物品可以是委托人生产的产品,也可是已使用过的其他物品。寄卖对委托人扩大产品销售、处理闲置财产或得到急需的资金有积极作用。寄卖时,委托人与受托人签订寄卖协议、规定销售价格; 受托人按协议要求代其出售,并按销售金额的一定比例或规定的其他方式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但不负在协议期间是否售出的责任。
  • 寄卖造句

    我对你说要拿一些你的作品来寄卖。
    交货前汇付”指定买方把全部货款汇寄卖方,款到后卖方就装运货物。
    而且,与淘宝口头的正品保证不同,碧园网拥有专业的鉴定顾问,每一件进入碧园网的寄卖品都要先经过鉴定顾问的严格鉴定,物有所值,是碧园网对客户的忠实承诺!
    目前,我国从事奢侈品验证的机构非常少,即便是提供奢侈品鉴定的一些企业,大多也只对转为二手的寄卖品进行鉴定。
    不过,据寄卖店的负责人介绍,寄卖品并不仅仅依赖于价格优势,许多寄卖品的价格是高于折扣店的,但是一手折扣店多是滞销的款式,本身卖不出去才打折的。
    基于很多喜欢奢侈品的人群有这方面的困扰,二手奢侈品寄卖这种方式正在部分小众人群中悄然流行。
    据该店店主杨旭介绍,近期收来的寄卖品主要是兔毛挎包、皮衣等冬款商品。
    几乎我家里的所有的家具都是从旧物寄卖店买来的。为什么要花高价去购买新的呢?
    记者在专门进行二手奢侈品寄卖的上海寺库发现,有很多普拉达、香奈儿等全新的皮包在当做“二手货”寄卖,有的根本没拆封。
    设置好价格,就可以开始寄卖了是不是很简单呢?
    这种经营模式对投资经营“格子铺”或者是租“格子”寄卖商品的格主,都是双赢的。
    几乎我家里的所有的家具都是从旧物寄卖店买来的。
    虽吕布贩君,郦寄卖友,方之斯人,未足为酷。
    从哪里来的寄卖品最高级?在这里什么饮料最贵?
    下山后,我把霁红瓶放在州府最大的瓷庄内寄卖。
    我在寄卖行买了一辆旧自行车。
    小时候,他经常带我去‘旧物寄卖处’淘宣纸、砚台、古书,这些店和现在的古玩城一样,啥宝贝都有,而且价钱实惠,是他最爱去逛的地方。
    以月租的形式为客人提供优秀的寄卖服务!
    可安排于中环或湾仔寄卖店交收。
    国内媒体指出,更多的人接受了到旧货店和寄卖店买二手服装的意念。

    汉字详情

    [ji]
    部首: 322
    笔画: 11
    五笔: PDS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JKMR
    四角: 306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宀( 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奇声。本义:寄居)

    (2) 同本义

    寄,托也。——《说文》

    寄公者,何失地之君也。——《仪礼·丧服》传

    可以寄百里之命。——《论语》。皇疏:“寄是暂寄有反之目也。”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 又如:寄籍(寄居外地而附以户籍的叫寄籍);寄庄(在外地买地设庄,收租)

    (4) 委托,托付

    令可以寄政。——《国语·齐语》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倚南窗以寄傲。——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 又如:寄命(委以重任;生命如寄旅,因此比喻短暂的生命);寄付(委托;托付);寄任(指所委托的重要责任;托付重任)

    (6) 依赖;依附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白居易《有木诗》

    蛮烟瘴雨土卑湿,留我寄命与兹乡。——黄景仁《洞庭行赠大归包川》

    (7) 又如:寄命(寄身;托身);寄口(依靠别人生活)

    (8) 寄放;寄存

    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南史·江淹传》

    (9) 又如:寄包(寄存行李;喻指寄宿);寄物(寄存的东西;寄托某件物品作为凭证)

    (10) 寄托

    依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陶潜《归去来兮辞》

    先王寄理于竹帛。——《韩非子·安危》

    (11) 又如:寄怀(寄托情志;用真诚的心意待人);寄意(寄托情意)

    (12) 托人递送

    女寄言于母。——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13) 又如:寄声(托人口头传达问候);寄外(妻子寄信或他物给丈夫);寄言(寄语、带信);寄奉(敬词。谓通过邮递奉呈)

    形容词

    非亲生的——指亲属 。如:寄儿;寄爹;寄娘;寄女;寄名(旧时迷信将儿童拜在他人名下做义子,叫寄名)

    名词

    (1) 人物名

    寄伪儿啼。(区寄假装像小孩子的啼哭。儿,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像小孩子似的。)——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2) 翻译官。古代称翻译东方民族语言的官吏 。如:寄象(古代指能通传南方与东方语言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寄鞮(古代指能通传东方与西方之语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

    英文翻译

    send, transmit, mail; rely on

    方言集汇

    ◎ 粤语:gei3
    ◎ 客家话:[宝安腔] gi5 [沙头角腔] gi5 [海陆丰腔] gi5 [梅县腔] gi5 [东莞腔] gi5 [客语拼音字汇] gi4 [台湾四县腔] gi5 [客英字典] gi5 [陆丰腔] gi5
    ◎ 潮州话:gi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義支B開去聲開口三等支Bkieh/kyehkĭe
    mài [mai]
    部首: 223
    笔画: 8
    五笔: FNUD
    五行:
    仓颉: JNYK
    四角: 408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出,从买。将收进的财物卖出。本义:以货物换钱。与“买”相对)

    (2) 同本义

    卖,出物货也。——《说文》。徐灏曰:“出物货曰‘卖’,购取曰‘买’,祗一声之轻重。与物美曰‘好’,好之曰‘好’,物丑曰‘恶’,恶之曰‘恶’同例。窃谓‘买、卖’本是一字,后以其声异,故从‘出’以别之。”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贾谊《论积贮疏》

    有卖果者。——明· 刘基《卖柑者言》

    卖炭翁。——唐· 白居易《卖炭翁》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晁错《论贵粟疏》

    (3) 又如:卖炭得钱;出卖(拿东西换钱);卖动(卖出去);卖缺(出卖官位);卖冰(天热时,贩卖冰水。引申指有利的时机或作事应掌握时机);卖婆(牙婆,以贩卖货物为生的妇女);卖婚(嫁娶时,多索财物作为聘金或嫁妆,有如买卖,故称卖婚);卖爵(买卖官爵);卖货(出售货物);卖春(卖娼;卖淫。指妇女出卖肉体);卖契(出售田产、货物等时立下的契约);卖妻鬻子(形容生活穷困,不能维持,而卖妻儿);卖文(写文章赚取酬劳)

    (4) 背地里害人以利己;背叛

    谄贵卖友。——《后汉书·李固传》

    (5) 又如:卖放(接受贿赂而私自放走);卖阵(受敌方收买而于阵前佯败;接受贿赂而向人提供情况);卖交(背叛朋友。出卖朋友间的交情);卖邻(出卖邻邦);卖友求荣(出卖朋友以谋求名利、地位)

    (6) 炫耀

    我们姑娘年轻媳妇子,也难卖头卖脚的,倒还是舍看我这付老脸去碰一碰。——《红楼梦》

    (7) 又如:卖口(夸口);卖才(卖弄才华;显才);卖舌(卖弄口舌。即以巧语炫世);卖膏药(比喻说大话、吹牛皮);卖富(夸富;摆阔气);卖风流(卖风情,指女子浓妆艳抹,卖弄姿色以诱人)

    (8) 尽量使出来 。如:卖查梨(以花言巧语讨好或欺骗人);卖力气;卖力

    (9) 给予 。如:卖倒(卖定的,不可赎回);卖人情(故意给人好处,使人感激自己)

    (10) 〈方〉∶耍,扮 。如:卖解(江湖艺人玩耍的一种杂技,多由女子跑马献艺);卖嘴(耍嘴皮子);卖油嘴(犹言耍贫嘴);卖武(靠表演武术谋生);卖呆(装傻;发愣)

    量词

    旧时酒馆中称一整份菜为一卖

    景兰江叫了一卖一钱二分银子的杂烩。——《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sell; betray; show off

    方言集汇

    ◎ 粤语:maai6
    ◎ 潮州话:bhoi7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