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舒

kuān shū [ kuan shu]
繁体 寬舒
注音 ㄎㄨㄢ ㄕㄨ

词语释义

宽舒 kuānshū

(1) 愉快,舒畅

心境宽舒
happy

(2) 宽敞舒展

街道用大石铺成,也还平整宽舒
wide and smooth

词语解释

  1. 宽厚平和。

    《管子·内业》:“见利不诱,见害不惧,宽舒而仁,独乐其身。”《隶释·先生郭辅碑》:“其少也,孝友而悦学。其长也,宽舒如好施。” 明 沉榜 《宛署杂记·民风一》:“ 幽 燕 之地,自古号多豪杰……人性宽舒,风俗朴茂,蹈礼义而服声名。” 郭沫若 《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 宋子 则是强调仁,因而也就赞扬宽舒。”

  2. 宽松;从容。

    汉 陆贾 《新语·辅政》:“尚勇者为悔近,温厚者行宽舒。”《朱子语类》卷四:“某向説得较宽,又觉不切;今説较切,又少些宽舒意。” 清 梅曾亮 《赠林侍郎序》:“使官不病民,漕不病官,皆优游宽舒,应务有餘。”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九节:“减轻赋税,节省徭役,让庶民的负担略为宽舒些。”

  3. 舒畅。

    潘漠华 《人间》:“做人,当有些苦恼,苦恼是做人的本质,所以请你也宽舒些吧!” 沈从文 《王谢子弟》:“我是来办正经事的,办好了事,心里宽舒了。”

  4. 宽敞舒适或舒展。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二:“晴明的阳光照得一车通亮,可是不嫌燠热;坐位很宽舒,勉强要躺躺也可以。” 郭小川 《万里长江横渡》诗:“我们的前程何等壮丽,何等宽舒!”

引证解释

⒈ 宽厚平和。

《管子·内业》:“见利不诱,见害不惧,宽舒而仁,独乐其身。”
《隶释·先生郭辅碑》:“其少也,孝友而悦学。其长也,宽舒如好施。”
明沉榜《宛署杂记·民风一》:“幽燕之地,自古号多豪杰……人性宽舒,风俗朴茂,蹈礼义而服声名。”
郭沫若《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宋子则是强调仁,因而也就赞扬宽舒。”

⒉ 宽松;从容。

汉陆贾《新语·辅政》:“尚勇者为悔近,温厚者行宽舒。”
《朱子语类》卷四:“某向説得较宽,又觉不切;今説较切,又少些宽舒意。”
清梅曾亮《赠林侍郎序》:“使官不病民,漕不病官,皆优游宽舒,应务有餘。”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九节:“减轻赋税,节省徭役,让庶民的负担略为宽舒些。”

⒊ 舒畅。

潘漠华《人间》:“做人,当有些苦恼,苦恼是做人的本质,所以请你也宽舒些吧!”
沈从文《王谢子弟》:“我是来办正经事的,办好了事,心里宽舒了。”

⒋ 宽敞舒适或舒展。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二:“晴明的阳光照得一车通亮,可是不嫌燠热;坐位很宽舒,勉强要躺躺也可以。”
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诗:“我们的前程何等壮丽,何等宽舒!”

宽舒的国语词典

宽敞舒展。

如:「我很向往宽舒的生活空间,所以想在退休后搬到乡下去住。」

宽舒的网络释义

宽舒

  • 宽舒,指愉快,舒畅;宽敞舒展。语出《管子·内业》:“见利不诱,见害不惧,宽舒而仁,独乐其身。”
  • 宽舒造句

    亲情姊妹宽舒卧,仗胆轻装上半空。
    或圆润雍容,或散淡宽舒,或瘦劲端居,或朴拙纵横。
    人们的举止应当像他们的衣服,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舒一点,以便于工作和运动。弗兰西斯·培根。
    坐位很宽舒,勉强要躺躺也可以。
    你需要一个人的独自旅行,将自己扔进陌生中的勇气。它让你不得不因为食物、语言、路线的问题不断与陌生人发生交谈,让你在危险和未知中拓宽舒适圈。你只有跳开自己的生活,用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才更懂自己这么一个人。
    臣彻底打算,惟有及时进兵,早收全局,诚使外孽一净,则边境无伺隙之患,土司无惶惑之端,降人无观望之志,地方稍得苏息,民力稍可宽舒,一举而数利存焉。
    泥土被踩成道路以后,虽然有了承担的负荷,但同时也有了负荷后的宽舒。
    脏腑胃肠,常令宽舒。其气流行,其血畅通。各种器官,功能平衡。身健神安,百病不生。恣纵口服,煎炸烤烹。香甜肥腻,悦人口食。食之过多,不利肠胃,积累必塞,塞则生病。
    新家很大,采光也好,比以前那老房子宽舒多了。
    人们的举止应当象他们的衣服,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舒一点,以便于工作和运动。弗兰西斯·培根。
    就是说,神农时代,人们睡卧时安然恬静,起身时,宽舒自得。
    无砟轨道稳定性好、整体性强、纵横向阻力大,可放宽舒适度标准,设置较大的超高与欠超高。
    求知,要博学宽泛;事业,要奋进宽广;襟怀,要博爱宽阔;气量,要大度宽宏;情愫,要温柔宽厚;心境,要平和宽舒;待人,要诚实宽宥;生活,要追求宽裕;人生,要成就宽度。
    走掉两个人以后,长凳上的另外几个人坐得宽舒了。
    但是这家餐厅的经理说,采用这样地设计是为了营造一种宽舒的环境,让顾客们慢慢品位汉堡包和炸炸薯条,并且再次回来。
    望着那广阔的海面,心情自然宽舒许多!
    脏腑胃肠,常令宽舒。其气流行,其血畅通。各种器官,功能平衡。身健神安,百病不生。恣纵口服,煎炸烤烹。香甜肥腻,悦人口食。食之过多,不利肠胃,积累必塞,塞则生玻。
    其长也,宽舒如好施,是以宗族归怀。
    怀刚者久而缺,持柔者久而长,躁疾者为厥速,迟重者为常存,尚勇者为悔近,温厚者行宽舒,怀急促者必有所亏,柔懦者制刚强。

    汉字详情

    kuān [kuan]
    部首: 322
    笔画: 10
    五笔: PAM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TBU
    四角: 302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宀( mián),表示与房屋有关,苋( kuān)声。本义:房屋宽敞)

    (2) 同本义

    宽,屋宽大也。——《说文》

    府寺宽敞。——《后汉书·刘般传》

    (3) 又如:宽厂(宽敞);宽空(宽畅,不阻塞);宽转(宽敞有余地)

    (4) 广阔;面积大。与“狭”相对

    云水洞庭宽。——张祜《送韦整尉长沙》

    (5) 横的距离大

    阶庭宽窄才容足。——白居易《题新居寄元八》

    (6) 又如:宽乡(指地广人稀之地);宽平(指宽阔平坦之处);宽衍(宽阔平坦)

    (7) 度量宽宏;宽厚

    宽兮绰兮。——《诗·卫风·淇奥》。传:“宽能容众。”

    言宽以居之。——《易·文》

    宽而栗。——《书·皋谟》。郑注:“谓度量宽宏。”

    文帝宽,不忍罚。——《汉书·吴王刘濞传》

    宽哉,不被于利。——《韩非子·说林下》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宽厚而爱人。——汉· 贾谊《过秦论》

    陈明选宽厚呕煦。——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8) 又如:宽洪(心胸宽阔器量大);宽猛相济(指施政时要宽严相辅而行);宽民(待民众宽厚,不苛刻);宽泽(宽仁有恩德);宽绰(宽弘广大。多指器量)

    (9) 舒缓;延缓 。如:宽延(宽缓,延缓);宽柔(宽缓和柔);宽快(畅快,舒服;衣服肥大);宽缓(委婉和缓)

    (10) 宽坐(多坐一会儿。留坐的敬词)宽松;松弛。紧的反义词

    虽褐宽博,吾不惴焉。——《孟子·公孙丑上》

    (11) 又如:宽余(肥大,宽松);宽褪(过分肥大);宽衫(古人穿在外面的长袍,具有普通礼服的性质)

    (12) 多;富裕

    以二人居室十间,公田一顷,宽然有余矣。——洪亮吉《治平篇》

    (13) 又如:宽饮(劝酒之词。表示请人多喝些酒)

    名词

    宽度,广度 。如:这条河有一里宽;国旗的宽是长的三分之二;球场的宽和长都有严格规定

    动词

    (1) 放松;放宽

    则械系不稍宽。——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

    终亦稍宽之。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 柳永《凤栖梧》

    (3) 又如:宽制(放宽法制);宽律(放宽刑律);宽放(放宽);宽限(宽延期限)

    (4) 宽免;宽恕

    杀人者不死而伤人者不刑,是谓惠暴而宽贼也。——《荀子·正论》

    遂宽其同气之罪。——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宽贳(宽恕;宽赦);宽护(宽恕庇护);宽减(从宽减免);宽缓(宽容而不急迫)

    (6) 减轻

    宽徭役。——《盐铁论·诛秦》

    (7) 又如:宽征(减轻或缓征赋税);宽痛(减轻痛苦);宽徭(减轻徭役)

    (8) 宽慰;宽解 。如:宽勉(宽解勉励);宽譬(劝慰宽解,使人消解愁闷)

    (9) 卸脱;解开 。如:宽衣(旧时敬辞。请人脱去衣服);宽章(请客人脱掉外面袍褂的敬辞)

    英文翻译

    broad, wide; spacious, vast

    方言集汇

    ◎ 粤语:fun1

    宋本广韵

    shū [shu]
    部首: 220
    笔画: 12
    五笔: WFKB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RNIN
    四角: 8762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舍,从予,予亦声。本义:伸展,舒展)

    (2) 同本义

    舒,伸也。——《说文》

    匪安匪舒。——《诗·大雅·江汉》

    舒,展也。——《广雅》

    舒勃,展也。东齐之间,凡展物谓之舒勃。——《方言亢》

    赢缩卷舒。——《淮南子·本经》。注:“舒,散也。”

    舒忧娱哀。——《楚辞·怀沙》

    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唐· 李朝威《柳毅传》

    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水浒传》

    把拳头舒过来。——《儒林外史》

    (3) 又如:舒卷(张开或卷起);舒手(松手;伸手);舒头(伸头);舒直立(伸腰直立);舒勃(开展,展开);舒眉(展眉。快乐无忧的样子);舒啸(舒怀啸歌);舒筋活血(使筋肉舒适,血脉流通);舒启(伸展);舒达(伸展分布);舒布(展开;散布)

    (4) 展现

    缺月向人舒窈窕,三星当户照绸缪。——宋· 苏轼《浣溪沙》

    (5) 宣泄积滞,抒发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舒愤(抒发愤懑);舒忧(抒发忧思,忧虑);舒泄(抒发,发泄);舒和(抒发阳和之气);舒情(抒发情怀);舒泻(抒发,发泄)

    形容词

    (1) 徐;迟缓;舒缓

    舒,舒缓也。——《说文》

    舒,缓也。——《尔雅》

    舒,迟也。——《广雅》

    舒而脱脱兮。——《诗·召南·野有死麕》

    舒窈纠兮。——《诗·陈风·月出》。传:“迟也。”

    君子容舒迟。——《礼记·玉藻》

    (2) 又如:舒舒(缓慢的祥子);舒和(舒缓和顺);舒扬(举止从容不迫);舒暇(从容不迫貌);舒迟(犹舒徐。从容不迫貌);舒慢(迟缓懈怠);舒徐(自如;从容不迫)

    (3) 舒畅

    宾客意少舒。——林嗣环《口技》

    (4) 又如:舒摊(舒适);舒怀(开怀;心情舒畅);舒舒(心胸安和宽广的样子)

    (5) 宽;广阔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副词

    徐缓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英文翻译

    open up, unfold, stretch out; comfortable, easy

    方言集汇

    ◎ 粤语:syu1
    ◎ 客家话:[陆丰腔] shu1 [台湾四县腔] su1 [客英字典] shu1 [海陆丰腔] shu1 [梅县腔] shu1 [沙头角腔] su1 [东莞腔] su1 [宝安腔] su1 [客语拼音字汇] s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傷魚平聲開口三等sjo/sjvɕĭ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