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

jiā wù [jia wu]
繁体 家務
注音 ㄐ一ㄚ ㄨ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家务 jiāwù

(1) 家庭的日常事务

料理家务
household duties

词语解释

  1. 家中日常事务。

    《梁书·张率传》:“ 率 嗜酒,事事宽恕,於家务尤忘怀。” 元 马熙 《摸鱼子》词:“买陂塘旋栽杨柳,梦中还理家务。”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八:“ 宜秋 家赤贫,夫外出五年,撑拄家务,抚养五儿,俱以针黹供给,而有才如此。” 曹禺 《雷雨》第一幕:“咦, 周 公馆也挡不住我跟我女儿谈家务啊。”

  2. 专指家中日常劳动。

    萧红 《回忆鲁迅先生》:“ 许先生 忙着家务跑来跑去,也没有对我的衣裳加以鉴赏。” 冰心 《晚晴集·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我妈妈总夸她能干,学习,家务,样样来得。”

  3. 犹家业,家产。

    沙汀 《淘金记》十九:“你晓得她那一份家务是怎么来的么?就是把你养在她家里也应该呢!”

  4. 喻指机关、部队等单位的集体财产。

    毛泽东 《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在目前条件下,为着渡过困难,任何机关、部队,都应建立起自己的家务。” 马烽 《三年早知道》:“如今咱们的家务可闹大了。你来的那年,公社只有五十二户人家,是吧?现在是五百多户人家的高级社。”

引证解释

⒈ 家中日常事务。

《梁书·张率传》:“率嗜酒,事事宽恕,於家务尤忘怀。”
元马熙《摸鱼子》词:“买陂塘旋栽杨柳,梦中还理家务。”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八:“宜秋家赤贫,夫外出五年,撑拄家务,抚养五儿,俱以针黹供给,而有才如此。”
曹禺《雷雨》第一幕:“咦, 周公馆也挡不住我跟我女儿谈家务啊。”

⒉ 专指家中日常劳动。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许先生忙着家务跑来跑去,也没有对我的衣裳加以鉴赏。”
冰心《晚晴集·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我妈妈总夸她能干,学习,家务,样样来得。”

⒊ 犹家业,家产。

沙汀《淘金记》十九:“你晓得她那一份家务是怎么来的么?就是把你养在她家里也应该呢!”

⒋ 喻指机关、部队等单位的集体财产。

毛泽东《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在目前条件下,为着渡过困难,任何机关、部队,都应建立起自己的家务。”
马烽《三年早知道》:“如今咱们的家务可闹大了。你来的那年,公社只有五十二户人家,是吧?现在是五百多户人家的高级社。”

家务的国语词典

家中的日常事务。《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此时太守公告老在家,不管家务。」《红楼梦.第六六回》:「尤二姐操持家务,十分谨肃。」也作「家务事」。

家务的网络释义

家务

  • 家务是一个名词,读音为jiā wù,是指家庭日常生活事务。语出《梁书·张率传》:“ 率嗜酒,事事宽恕,於家务尤忘怀。”
  • 家务造句

    妈妈又要工作,又忙家务,任劳任怨,从不叫苦。
    妈妈每天都要处理许多琐碎的家务。
    妈妈不在家的日子里,家务事都是我料理的。
    我一放晚学回家就做家务,妈妈夸奖我是个好孩子。
    妈妈又上班,又干家务,太劳累了。
    妈妈生病了,爸爸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儿。
    妈妈又上班工作,又做家务,太辛苦了。
    妈妈操持家务,整天忙里忙外,十分辛苦。
    妈妈每天除了上班工作,还要操持家务。
    妈妈每天除了上班还要料理家务。
    妈妈除了上班做家务,还要抽空读些书。
    妈妈每天除了上班、做家务,还要侍奉生病的奶奶。
    小红经常帮助邻居王奶奶做家务。
    妈妈从早到晚默默地操持家务,没叫过一声苦。
    爸爸出差了,家务活都是妈妈一个人干。
    妈妈每天都为繁琐的家务而劳累,小芳很心疼,决定帮妈妈分担一些。
    小刚经常帮助妈妈做家务,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
    在家里我要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自从爸爸出国以后,妈妈的家务负担更重了。
    爸爸来信鼓励我好好学习,末了还叮嘱我帮助妈妈做家务。

    汉字详情

    jiā,jie,gū [jia,jie,gu]
    部首: 322
    笔画: 10
    五笔: PEU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MSO
    四角: 30232

    详细解释

    jiā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 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2) 同本义

    家,居也。从宀,豭省声。——《说文》

    家人内也。——《易·杂卦传》

    上地家七人。——《周礼·小司徒》。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

    夙夜浚明有家。——《书·皋谟》

    开国承家。——《易·师》

    室为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诗·周南·桃夭》注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潜《桃花源记》

    (3) 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4) 又如:家堂(正屋中间的堂屋);家所(家居处所);家堂菩萨(家中供奉的佛祖神灵);家第(家宅;私邸);家间(家里;家中)。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如:连长开会去了不在家;所长在家主持工作

    (5) 家庭,人家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墨子·尚同下》

    家半三军。——《国语·晋语》

    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家绘像祀之。——《明史》

    (6) 又如:养家;持家;安家;家第(对对方家庭的敬称);家数(家族;武艺招数、招式);家庙(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堂);家缘(家业,家产);家私(家产);家赀(家私财产);家计(家业,家产)

    (7) 指夫或妻

    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左传·桓公十八年》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楚辞·离骚》

    (8) 又如:家婆(家主婆;当家婆);家公(丈夫);家花(喻自己的妻子);家婆(妻子;主妇)

    (9) 家家;每家 。如:家户(每家每户,家家户户);家至户到(到每家每户;遍及每家每户)

    (10) 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论语·季氏》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孟子·梁惠王上》

    (11) 又如:家甲(古时卿大夫的私人武装);家主(春秋时对卿大夫的称谓);家老(上古大夫家臣中的长者);家臣(春秋时各国卿大夫的臣属);家邦(本指家和国,亦泛指国家);家国(家与国,亦指国家)

    (12) 娘家

    卿但暂还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谢家来贵门。

    今日还家去。

    且暂还家去。

    (13) 学术或艺术流派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

    (14) 又如:家数(流派风格;家法传统。多用于诗、文、技艺等);家言邪学(自成一家的偏见。儒家指儒家以外的学说)

    (15)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

    农家少闲月。——白居易《观刈麦》

    (16) 又如:农家;厂家;渔家;行家;东家;庄家

    (1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地学之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8) 又如:政治家;艺术家;专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作家

    (19) 民族 。如:苗家;侗家;傣家

    (20) 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 。 如: 三家条约

    (21) 家财,财产

    皆没其家而迁之蜀。——《史记·吕不韦列传》

    (22) 又如:分家;发家;家破人亡;抄家

    (23) 朝廷

    争先入公家。——《吕氏春秋·贵卒》。注:“公之朝也。”

    (24) 又如:汉家(即汉朝);随家(即隋朝);家历(皇朝的历数)

    (25) 都城

    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周礼》。郑玄注:“国家,国之所居,谓城方也。”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 芜城作帝家。—— 唐· 李商隐《隋宫》

    (26) 帝王或太子

    三家,三皇也。——《后汉书·马融传》注

    (27) 又如:家吏(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28) 某人 。如:家伙;家头(一个人叫一家头)

    (29) 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伤寒论》

    (30) “傢”的古字 。如:家生;家伙点(锣鼓家什的节奏);家器(家庭日常用具)

    形容词

    (1) 人工饲养或驯养在家中的。与“野”相对 。如:家羽(家养的鸟);家兔;家禽;家兽(人类为了经济或其它目的而驯养的兽类,如猪、牛、羊、马、骆驼、家兔、猫、狗等)

    (2) 私家的,个人的 ,与“公”相对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礼记·礼运》

    家祭勿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 我的 ——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如:家父家母(对人称自己父母的谦词);家岳(对人称自己的丈人);家尊(称自己的父亲,家父);家堂(对母亲的称呼)

    (4) 内部的;家中的 。与“外”相对。如:家生哨(亦作“家中哨”、“家生肖”。詈词。犹言家盗内贼);家贼(家庭内部的败类。亦指汉奸)

    量词

    用来计算家庭或企业的多少。如:三家商店;两家人家

    动词

    (1) 娶妻;成家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 虞之二姚。——《楚辞·离骚》

    (2) 又如:家道(成家之道)

    (3) 安家;定居

    家,居其地曰家。——《正志通》

    既去职,遂家于汝州。—— 唐· 韩愈《崔评事墓志铭》

    (4) 养家,持家 。如:家克计(持家之道);家法(治家的礼法)

    (5) 通“稼”。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弊也者家也。——《管子·侈靡》

    陶家事亲。——《大戴礼·五帝德篇》

    (6) 另见 jie

    jie

    助词

    (1) 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成年家;整天家

    (2) 另见 jiā

    名词

    (古汉语)

    (1) 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 另见 jiā

    英文翻译

    house, home, residence; family

    方言集汇

    ◎ 粤语:gaa1 gu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a1 [陆丰腔] ga1 [梅县腔] ga1 [宝安腔] ga1 [客语拼音字汇] ga1 [台湾四县腔] ga1 gu1 [客英字典] ga1 [东莞腔] ga1 [海陆丰腔] ga1 gu1
    ◎ 潮州话:gê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牙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kra/keaka
    [wu]
    部首: 217
    笔画: 5
    五笔: TL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EKS
    四角: 274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務( )声。从力,表示要致力于某事。本义:致力,从事)

    (2) 同本义

    非务相反也。——《吕氏春秋·察今》

    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战国策·秦策一》

    务耕织。——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务能(竭力);务精(极力求精;精益求精);务穑(务农);务法(致力于法治);务本(专心致力于根本);务外(谓研究学问,只致力于表面,不求深入);务纯(致力于深钻细研,以达炉火纯青);务本(致力于根本);务于东(在东方致力作战)

    (4) 操劳 。如:务时(谓及时耕作,不误农时)

    (5) 谋求

    不务文字奇。——白居易《寄唐生》

    (6) 追求

    务采色。——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7) 又如:贪多务得

    (8) 热;焐 。如:务脚(焐脚;暖脚)

    名词

    (1) 事业;事务

    必因此为务。——《史记·货殖列传》

    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汉· 晁错《论贵粟疏》

    方今之务。

    军中多务。——《资治通鉴·汉纪》

    卿言多务

    (2) 又如:公务;私务;家务;税务;国务;校务

    (3) 紧要的事情 。如:务头(词曲中最动人的地方)

    (4) 工作 。如:务外(在外游荡,不干正事)

    (5) 职业

    以剥削贫民为务。——谭嗣同《仁学》

    (6) 古代官署名。多为掌管贸易和税收的机构

    有言汝州地可为稻田者,因用其言,置务掌之,号稻田务。——《宋史·食货志上二》

    (7) 宋、元时的酒店

    村务里嗑酒去。——汤显祖《牡丹亭》

    副词

    (1) 一定;务必

    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孟子·告天下》

    来日吾出战,务要生擒黄忠。——《三国演义》

    陈言之务去。——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而务去之。

    (2) 又如:务能(尽量;尽其所能);务请出席;务使大家明白这一点

    英文翻译

    affairs, business; must, should

    方言集汇

    ◎ 粤语:mou6
    ◎ 潮州话:bhu6 (bũ )

    宋本广韵

    家务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