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章:“吴七总想抓个奸细来‘宰鸡教猴’一下,吴坚和家剑平反对;怕闹得内部更混乱,又怕有后患。”
成语用法
宰鸡教猴作宾语、定语;同“杀鸡骇猴”。
引证解释
⒈ 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馀。
引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章:“吴七总想抓个奸细来‘宰鸡教猴’一下, 吴坚和剑平反对;怕闹得内部更混乱,又怕有后患。”
宰鸡教猴的网络释义
宰鸡教猴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宀(
),从辛。“宀”表屋子。辛,奴隶,罪人。本义:充当家奴的罪人)(2) 同本义
宰,罪人在屋下执事者。——《说文》
(3) 一说古代贵族家中的管家或奴隶总管
宰右执镫,左执盖。——《仪礼》。郑玄注:“宰谓太宰,宰夫之长也。”
(4) 一说宰为手工业奴隶
(5) 古代官吏的通称
宰者,官也。——《周礼·目录》
乃立天官冢宰。——《周礼·序官》
宰命司马戒众介。——《仪礼·聘礼》。注:“上卿贰君事者也。诸侯谓司徒为宰。”按,凡周官宰夫,仪礼大射仪宰胥,左襄廿六传宰旅,哀三传宰人,皆谓太宰之属,吏也。
宰者何?官也。——《公羊传》
宰严限追比。——《聊斋志异·促织》
翼日进宰。
宰见其小。
宰以卓异闻。
(6) 又如:宰人(周代冢宰的属官。后泛指官员;掌管膳食之官);宰夫(周代天官冢宰的属官);宰夫衙(太平天国主管屠宰的官署名)
(7) 古官名。辅佐国君执政的百官之长
天子之宰,通于四海。——《谷梁传·僖公九年》
(8) 又如:宰士(宰相的属官);宰臣(帝王的重臣;宰相);宰府(宰相办公之所);宰柄(宰相的权柄);宰牧(宰相与州牧的并称)
(9) 屠宰者;厨工
凡为人臣者,犹炮宰和五味而进之君。——《韩非子·难二》
平为宰,分肉食甚均。——《史记·陈丞相世家》
(10) 冢,坟墓
若尔之年者,宰上之木拱矣。——《公羊传》
(11) 又如:宰木(坟墓上的树木);宰隧(墓道);宰树(坟墓上的树木)
(12) 姓
动词
(1) 宰杀牲畜并割肉
烹羊宰牛且为乐。——李白《将进酒》
宰肉不平而斗。——《唐书·邓处纳传》
(2) 又如:宰夫(宰人。屠宰者;厨工);宰生(屠夫);宰猪;宰鸡;杀猪宰羊
(3) 分割疆土;主宰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贾谊《过秦论》
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汉书·陈平传》
(4) 又如:宰世(掌管、治理天下);宰民(掌治民众);宰匠(主宰;掌治);宰肉(未遇时怀有大志;从处理小事中可以看出治理国家的才能);宰摄(主宰);宰总(犹主宰);宰席(主席的地位);宰匠;宰主(主宰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ai3 [东莞腔] zai3 [客语拼音字汇] zai3 [台湾四县腔] zai3 [梅县腔] zai3 [海陆丰腔] zai3 [客英字典] zai3 [陆丰腔] zai3 [宝安腔] zai3
◎ 潮州话:za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宰 | 作亥 | 精 | 咍 | 上聲 | 賄 | 開口一等 | 咍 | 蟹 | caix/zoj | tsɒ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奚声。本义:家禽名。雄鸡可以报晓) 鸟纲雉科家禽,品种很多,喙短锐,有冠与肉髯,翅膀短,尤指普通家鸡 (Gallus gallus )
雞,知时兽也。从隹,奚声。籀文从鳥。——《说文》
雞者,小兽,主司时起居人。——《汉书·五行志》
食菽与雞。——《礼记·月令》
雞曰翰音。——《礼记·曲礼》
巽为雞。——《易·说卦传》
工商执雞。——《周礼·大宗伯》
鸡犬相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故人具鸡黍。——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鸡栖于厅。——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鸡男(雄鸡);鸡坊(养鸡场);鸡肤(鸡皮。比喻皮肤粗糙而多皱纹);鸡鹜(鸡和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oi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jiāo
动词
(1) 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
十三教汝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左传》
(2) 又如:教课;教书;手把手教;教唱歌;教倌(教入塾);教老者(方言,教员);教率(教授引导);教书匠(对教师的谑称)
(3) 使;令;让
曲罢能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
(4) 另见
jiào
动词
(1) (会意。从攴(
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2) 同本义
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文》
以教国子弟。——《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教者,民之寒暑也。——《礼记·乐记》
教,文之施也。——《国语·周语》
精华,教政之本也。——《春秋繁露》
君有此教士三万人。——《管子·小匡》
修教三年。——《韩非子·五蠹》
宁有政教。——《史记·货殖列传》
择师而教。——唐· 韩愈《师说》
以教吾子。——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昨日蒙教。——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所以见教。
(3) 又如:教治(教化,教育);教禁(教化和禁令);教读(教师);教读老夫子(教书老先生);教民(教育人民);教迪(教育开导启迪);教帖(古代公侯、大臣所下的手谕、命令);教当(教唆);教示(教导、训诲);教戒(教导和训戒);教告(教导教诲);教演(教练,演练);教阅(操演,检阅);教坊司(管理伎乐的机构,专司音乐、戏曲、舞蹈的教习、排练及演出等事宜);教门儿(某种人,某类职业的人);教引嬷嬷(教日常礼节的老年妇女)
(4) 叫;让
教我先威众。——《史记·陈涉世家》
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教从何处。——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教令
名词
(1) 宗教 。如:信教;教民(指信仰基督教的人);教乘(指佛教、佛法);教法(宗教的理论)
(2) 教育;教材
五教,诗、书、乐、易、春秋也。——《礼记·经解》
明七教以兴民德: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也。——《礼记·王制》
(3) 又如:教刑(古时学校里使用的刑罚);教席,教职(教师的职位);教术(教法,教数。教育的方法);教泽(教育的恩泽);教象(教育规则的条文)
(4)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gau1 gau5 [陆丰腔] gau5 gau1 [客英字典] gau5 gau1 [宝安腔] gau1 | gau5 [东莞腔] gau5 [沙头角腔] gau1 gau5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gau4
◎ 潮州话:ga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交 | 古肴 | 見 | 肴 | 平聲 | 肴 | 開口二等 | 效 | 肴 | kau | krau/kea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猴子。即弥猴 。与猿同类,唯颊下有囊,可储食物,臀部有疣,短尾 。如:猴王(猴群中的首领;特指孙悟空);猴狲(猴儿,猴子);猴巴崽子,猴儿崽子(小猴子)
(2) 比喻机灵的人 。如:猴儿(戏称乖巧者);猴精(比喻机灵而又顽皮的人)
动词
(1) 像猴子似地蹲坐 。如:猴下身去
(2) 像猴子一样攀援纠缠
宝玉听话,便猴向 凤姐身上立刻要牌。——《红楼梦》
形容词
〈方〉∶乖巧,机灵。多指孩子 。如:这孩子多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eu2 [东莞腔] heu2 [陆丰腔] heu3 [梅县腔] heu2 [台湾四县腔] heu2 [宝安腔] hiu2 [海陆丰腔] heu2 [客语拼音字汇] heu2 [客英字典] heu2
◎ 潮州话:ga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侯 | 戸鉤 | 匣 | 侯 | 平聲 | 尤 | 開口一等 | 侯 | 流 | ghu/hou | ɣə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