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宫廷
(1) 帝王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处所
(2) 由帝王及其大臣构成的统治集团
词语解释
帝王的住所。
《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以为 咸阳 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 渭 南 上林苑 中。”《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八·汉安世房中歌》:“高张四县,乐充宫廷。” 唐 温庭筠 《再生桧赋》:“残阳未落,宫廷之林藪忽生;明月初悬,玉砌之桂华復盛。”《宋史·毕士安传》:“ 太宗 召谓曰:‘诸子生长宫廷,未闲外事,年渐成人,必资良士赞导,使日闻忠孝之道,卿等勉之。’”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她在宫里有二十多年了,出入宫廷,是一个不很得意的女官。”
犹朝廷。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未乱之区,或以宫廷不和,而妄相窥测。”《文汇报》1980.11.17:“宫廷是封建权力的中心。”
引证解释
⒈ 帝王的住所。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八·汉安世房中歌》:“高张四县,乐充宫廷。”
唐温庭筠《再生桧赋》:“残阳未落,宫廷之林藪忽生;明月初悬,玉砌之桂华復盛。”
《宋史·毕士安传》:“太宗召谓曰:‘诸子生长宫廷,未闲外事,年渐成人,必资良士赞导,使日闻忠孝之道,卿等勉之。’”
曹禺《王昭君》第一幕:“她在宫里有二十多年了,出入宫廷,是一个不很得意的女官。”
⒉ 犹朝廷。
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未乱之区,或以宫廷不和,而妄相窥测。”
《文汇报》1980.11.17:“宫廷是封建权力的中心。”
宫廷的国语词典
帝王的居所和办事的地方。
宫廷的网络释义
宫廷 (汉语词汇)
近义词
宫廷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房屋形。在穴居野处时代也就是洞窟。外围象洞门,里面的小框框象彼此连通的小窟,即人们居住的地方。本义: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秦、汉以后才特指帝王之宫))
(2) 同本义
宫,室也。——《说文》
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尔雅·释宫》
古者贵贼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称宫焉。——《释文》
父子皆异宫。——《礼记·内则》
上入执宫功。——《诗·豳风·七月》
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易·系辞下》
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孟子·滕文公上》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战国策·秦策一》
父母妻子,皆同其宫。——《墨子·号令》
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下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战国策·齐策》
(3) 又如果宫室对举,则宫指整所有围墙围着的房子,室指其中的一个居住单元(room)。如:宫柯(屋子;家里。宫:古代房屋的通称);宫庭(房屋之中);宫墙(房屋的围墙)
(4) 秦汉以来,宫指宫廷,帝王的住所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战国策·赵策》
沛公入 秦宫。——《史记·留侯世家》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
作宫阿旁,故天下谓之阿房宫。——《史记·秦始皇本纪》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宫嫔(宫廷中的女官);宫漏(宫廷里计时用的漏壶);宫众(保卫王宫的官吏的子弟)
(6) 神仙的居处 。如:蓬莱宫;天宫;宫神(守卫天宫的门神)。又指文化活动或娱乐的场所。如:少年宫;文化宫
(7) 五音之一。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
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庄子·徐无鬼》
(8) 又如:宫商(中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第一、第二两个音阶。常用以代指音乐);宫调(古代乐曲曲调的总称。凡以宫为主的调式为“宫”;又凡以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主的格式为“调”,统称为“宫调”);宫商角徵羽(古代五声音阶的名称)
(9) 借指帝王 。如:宫宇(帝王所居位的宫室殿宇);宫车晏驾(皇帝死亡的讳辞。晏:晚);宫仗(帝王的仪仗)
(10) 太子 。如:宫保(即太子少保,二品官阶,可用一品顶戴。称有宫保街的巡抚,是表示尊重);宫坊(青宫与春坊。青宫为太子的居处,春坊为太子的官属,合指太子的官署)
(11) 借指后妃 。如:宫主(古代高丽国臣民对本国后妃的称呼);宫眷(后妃的统称);宫卿(大长秋。皇后宫中的高级近侍);宫眷(本指宫帷,借指嫔妃)
(12) 以十二个黄道座的位置作为标志的黄道十二宫之一
(13) 宗庙,神殿,供神的大建筑物
于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以望幸矣。——《史记·封禅书》
(14) 又如:雍和宫;宫馆(祠庙);宫庙(犹宗庙)
(15) 妇女子宫的省称 。如:扩宫;宫颈
(16) 古代五刑之一。阉割男子生殖器
宫辟疑赦。——《书·吕刑》《传》:“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妇人幽闭。”
(17) 又如:宫者(受过宫刑的男子);宫罪(宫刑);宫割(施以宫刑);宫墨(宫刑与墨刑的并称);宫罚(宫刑)
(18) 古代贵族妇女的卧室
以阴礼教六宫。——《周礼》
(19) 通“躬”。身体
余左执鬼中,右执殇宫。王念孙云:中、宫皆身也。——《国语·楚语上》
(20) 通“官”(
)。官府,官舍甸粟而内之三宫。——《谷梁传·桓公十四年》
县治宫储,设共具而望幸。——《汉书·食货志下》
(21) 又如:宫府(官府)
动词
(1) 居住;栖息
若但竖数十屋而宫,群数十士而饭,而曰教养尽是矣,何其易也!——宋· 叶适《瑞安县重修县学记》
(2) 营建宫室房屋
重门城,昔齐王芳为 司马师废之,宫于此。——《水经注》
(3) 围绕
君为庐宫之。——《礼记》
大山宫小山,霍。——《尔雅·释山》。疏:宫犹围绕也。谓小山在中,大山在外围绕之,山形若此者名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廴,壬(
)声。廴( ),建之旁。有引长之义。本义:朝廷)(2) 同本义
廷,朝中也。——《说文》
虎兕争兮于廷中。——《楚辞·王逸·九思逢尤》
游汉廷公卿间。——《汉书·陆逵传》
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廷见相如。
廷中皆大笑。——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又如:廷臣(朝臣);廷吏(朝廷的官吏);廷推(明代用高级官吏,由大臣推荐,经皇帝批准后任用);廷魁(科举时廷试头名。即状元)
(4) 官署。地方官吏办事的地方
为 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史记》
(5) 庭院;院子。通“庭”
子有廷内。——《诗·唐风·山有枢》
张武军于荧廷。——《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夫差使人立于廷。——《左传·定公十四年》
门廷有事,期年而君不闻,此所谓远于万里也。——《管子·法法》
门廷车骑以千数。——《史记·李斯列传》
听于廷。——《资治通鉴·唐纪》
(6) 朝位;位置
奇从奇,正从正,奇与正,恒不同廷。——《马王堆汉墓帛书》
形容词
公正
廷尉,秦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颜师古注:“廷,平也。治狱贵平,故以为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n2 [海陆丰腔] tin2 [客语拼音字汇] tin2 [东莞腔] tin2 [梅县腔] tin2 [宝安腔] tin2 [台湾四县腔] tin2 [陆丰腔] ti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庭 | 特丁 | 定 | 青開 | 平聲 | 青 | 開口四等 | 梗 | 青 | dʰieŋ | d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