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存在
词语释义
客观存在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宀(
),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2) 同本义
客,寄也。——《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唐· 李朝威《柳毅传》
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徐光启《甘薯疏序》
吾兄寄宿州,吾弟客 东川。—— 白居易《雨夜有念》
(3) 又如:客边(暂寓别人家里);客纲客纪(经常出门在外者的法度经验);客寄(寄居客地人家)
(4) 以客礼相待
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又如:客帐司(衙门中司接待的官员);客将(泛指一般吏役);客遇(以宾客相待);客礼(接待宾客的礼节)
名词
(1) 来宾,宾客
客,宾 客。——《广韵》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主人敬客。则先拜客。——《礼记·曲礼》。按,客小于宾。
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周礼·大行人》
诸公之臣相为国客。——《周礼·象胥》
济济者,客也。——《礼记·祭义》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时座上有健谈客。——明· 魏禧《大铁椎传》
客问远方。——《世说新语·方正》
(2) 又如:客中(客人身分);客位(客厅);客长(对旅客的敬称);客官(对客人的敬称;对别部官员的称呼);客位(宾客的位次,席位);客道(为宾客之道);客难(宾客的问难)
(3) 旅客;旅居他乡的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 又如:客舟(客船。运送旅客的船);客衣(客行者的衣着);客侣(客旅。旅客)
(5) 从事某种活动的人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后汉书·马廖传》
(6) 又如:生客;熟客;客家(买货的一方,客户;雇工)
(7) 诸侯委派出使他国的使臣
凡诸伯子男之臣,以其国之爵相为客而相礼。——《周礼》
(8) 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
臣闻吏议驱客,窃以为过矣。——李期《谏逐客令》
鲁客事 楚王。—— 宋· 鲍照《拟古三首》
(9) 又如:客卿
(10) 外来的盗寇或敌人 。如:暴客(残暴的敌人)
(11) 商贩,行商
见那闯学堂的书客,就买几本旧书。——《儒林外史》
(12) 泛指某人
有客语省兵,兵省非所先。——王安石《省兵》
(13) 鬼怪
这荒园堑,怕花妖木客寻常见,去小庭深院。——汤显祖《牡丹亭》
(14) 食客,门客
欲以客往赴秦军。——《史记·魏公子列传》
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比门下之客。——《战国策·齐策》
问门下诸客。
形容词
(1) 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 。如:客观;客体
(2) 过去的 。如:客岁;客冬
量词
用于论份出售的食品
他又喊了一客葱花猪肉烧饼和一客肉馒头。——茅盾《有志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ak7 kak7 [梅县腔] hak7 kak7 ket7 [东莞腔] hak7 [客语拼音字汇] hag5 ked5 [陆丰腔] hak7 [客英字典] hak7 kak7 [宝安腔] hak7 | kak7 [沙头角腔] hak7 kak8 [台湾四县腔] hak7 kak7
◎ 潮州话:kêh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客 | 苦格 | 溪 | 陌二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二等 | 庚 | 梗 | khrak/qeak | ɣɒi |
详细解释
guān
动词
(1) (形声。从见,雚(
)声。本义:仔细看)(2) 同本义
观,谛视也。——《说文》
观,视也。——《广雅·释诂一》
观者如市。——《庄子·人间世》
观于大海。——《庄子·秋水》
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易·系辞下》
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史记·滑稽列传》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明· 魏学洢《核舟记》
因得观所谓石钟山中者。——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观觑(观看);观占(观瞻,观看);观玩(观看赏玩);观涛(观赏浪潮);观成(观看成果)
(4) 观察,审察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秦策》
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参观(实地观察);综观(综合观察);坐井观天;观过知仁(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了解他的为人);观时(察看时机)
(6) 示范;显示
诸侯之师观兵于郑东门。——《左传·哀公十一年》
嘉量既成,以观四国。——《周礼·冬官》
飨赐单于,观以珍宝。——《汉书·宣帝纪》
(7) 又如:观治(显示治绩);观民(显示于民);观世(向世人显示);观示(示范)
(8) 游览 。如:观游(观赏游览);观池(供游观的池沼);观山玩水(游山玩水)
(9) 玩赏;观赏
公将如棠观鱼。——《左传·隐公元年》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10) 又如:观风(亦作“关风”。观赏风光;望风);观乐(观赏玩乐;欣赏音乐);观玩(观赏玩味)
(11) 佛家语 。如:观心(佛家语。指内观自己的心性);观法(佛家语。指探究真理于一心);观照(佛家语。用智慧来照明真理)
(12) 通“劝” 。如:观王(劝说帝王)
(13) 阅读
余因得遍观群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姑俟异目观。——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名词
(1) 容饰,外观 。如:观美(外观美好)
(2) 景象,情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奇观(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旧观(原来的样子);改观(改变原来的样子);壮观(壮丽的景象);大观(气势宏大的景象)
(4) 对事物的认识,看法 。如:世界观;人生观;乐观;悲观;观化听风(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
(5) 另见
guàn
名词
(1) 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同“阙”
观谓之阙。——《尔雅·释宫》郭璞注:“ 孙炎曰:‘宫门双阙,旧章悬焉,使民观之,因谓之观。’”。
出游于观之上。——《礼记·礼运》
是以凤凰来信,集羽族于观阙,肉角驯毛宗于外囿。——《后汉书·班固传·典引》
(2) 又如:观阙(古代帝王宫门前的两座楼台);观魏(即观阙)
(3) 台榭
宫室不观,舟车不饰。——《左传·哀公元年》
大王见臣列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4) 又如:观台(台榭);观榭(亭台楼榭);观阁(亭台楼阁)
(5) 鸟名。通“鹳” 。如:观雀(鹳和雀);观讳(鸟名)
(6) 京观 。如:筑观(建筑京观)
(7) 道教的庙宇
臣请本道定寺为三等,观为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观道士十四。——《新唐书·李叔明传》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唐· 刘禹锡《戏赠看花君子》
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籍。——顾炎武《复庵记》
(8) 又如:白云观;观寺(寺观);观宇(道观佛寺);观阙(指庙宇)
(9) 古国名 。如:观国(在今顿丘卫县)
(10) 通“鹳”。雚雀鸟
彼视三釜三千钟,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庄子·寓言》
(11) 姓。春秋楚有观射父
(1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生存;存在)
(2) 同本义
存,存在也。——《尔雅》。注:“存即在。”
有天子存。——《公羊传·隐公三年》
虽存乎人者。——《孟子·告子上》
以其存心也。——《孟子·离娄下》
召寇则无以存矣。——《吕氏春秋·应同》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
而吾以捕蛇独存。——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存济(存活;活命);存殁(活着的和死去的)
(4) 恤问,劳问
存,恤问也。——《说文》
无一介之使以存之。——《战国策·秦策》。注:“劳问也。”
(5) 又如:存候(存问,问候);存问(安慰,问候);存抚(存问安抚);存养(安抚养育)
(6) 访问;问候
存问长老。——《汉书·文帝纪》。注:“省视也。”
臣乃市井鼓刀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7) 又如:存见(探望慰问);存访(探望问候);存谕(存问、慰谕)
(8) 抚育;保护 。如:存神(存养精神);存孤(恤养孤儿)
(9) 思念;怀念
五曰存爱。——《礼记·大传》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 又如:存眷(思念,关注);存想(考虑,思索,想像);存注(意念,注意力);存追(追念,追慕)
(11) 关心;关怀 。如:存神(留神);存顾(关心照顾);存覆(关怀爱护);存润(关怀接济)
(12) 储存;保存;保全
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3) 又如:存志(保全志向);封存(封闭起来保存);存安(使之保全)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un2 cun2 [海陆丰腔] cun2 sun2 [客语拼音字汇] sun2 [陆丰腔] sun3 [客英字典] sun2 cun2 [宝安腔] sun2 [沙头角腔] sun2 [台湾四县腔] cun2 sun2 [东莞腔] su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存 | 徂尊 | 從 | 魂 | 平聲 | 元 | 合口一等 | 魂 | 臻 | zuon/dzuon | dzʰuə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土,才声。表示草木初生在土上。本义:存活着,生存,存在)
(2) 同本义
在,存也。——《说文》。按,字从土,与坐同意。
见龙在田。——《易·乾》
父母在,不远游。——《论语·里仁》
疾在腠理。——《韩非子·喻老》
病在肌肤。
则无所不在。——《淮南子·原道》
在往者,在来者。——《大戴礼·曾子立事》
(3) 又如:在生日(在世时);祖父已经不在了;在日(在世之日);在堂(母亲健在);父母健在
(4) 居于,处于
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
在河之洲。——《诗·周南·关雎》
公在乾侯。——《春秋·昭公三十年》
在冀州之南。——《列子·汤问》
平原不在。——《世说新语·自新》
人在室中。——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其在一室。
(5) 又如:文件在桌上;在侍(儿女在父母身旁);在室(女子未婚);在丧(居丧)
(6) 在于;决定于
山不在高。——唐·刘禹锡《陋室铭》
水不在深。
不在他人。——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全在我少年。
(7) 又如:贵在坚持;这事在你自己;要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在道(在于正道)
(8) 留在,属于。如:在党不在党?在籍(在官籍上注名);在官(在职为官);在服(在职,居官);在事(居官任事);在栋(官居高位);在势(当权)
(9) 省视;观察
存往者,在来者。——《大戴礼记》
(10) 存问,问候
寡人淹恤在外,二三子皆使寡人朝夕闻卫国之言,吾子独不在寡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11) 到
把橹一摇,那小船早荡在江心里去。——《水浒传》
介词
(1) 表示动作、情状所涉及的处所、时间、范围等
宜在今日。——《资治通鉴》
便在前发。
在药则未为良时。(在药就药材来说。)——宋·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在研究所工作;在梦中;在夜里;在某种情况下;在斯(在这里);在道(正在途中);在里(在军中;在里);在假(在假期中);在官言官(官:古地存放档案的机构。引申为地方。在什么地方处在什么地位说什么话);在堂(在屋里)
(3) 从
正在五岳楼下来,撞见个诈奸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不肯放。——《水浒传》
副词
(1) 才;正在 ?
(2) 又如:在建造
助词
(1)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可能,相当于“得”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 表示一定的语气
烦君惜此根株在,乞与伶伦学凤凰。——王安石《华严院此君亭》
(3) 相当于“着”
料想双亲像,他每留在。——《琵琶记》
名词
(1) 地方;处
吾犹不能之(到)在。——王充《论衡》
无日不营,无在不卫。——《辽史·营卫志上》
(2)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ai6 coi1 [梅县腔] hoi1 toi1 cai1 cai5 coi1 [宝安腔] cai3 [客英字典] cai5 coi1 [陆丰腔] cai5 cai6 coi1 [客语拼音字汇] cai4 coi1 [东莞腔] cai3 [沙头角腔] cai5 cai1 coi1 coi5 [台湾四县腔] cai5 coi1
◎ 潮州话:do6(tõ), zai6(tsãi)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在 | 昨宰 | 從 | 咍 | 上聲 | 賄 | 開口一等 | 咍 | 蟹 | zaix/dzoj | dzʰɒ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