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

guān dù [ guan du]
注音 ㄍㄨㄢ ㄉㄨˋ

词语释义

官设的渡口。

古地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因临古官渡水而得名。

词语解释

  1. 官设的渡口。

    唐 韩愈 《木芙蓉》诗:“採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唐 韩偓 《早起五言三韵》:“依依官渡头,晴阳照行旅。” 前蜀 韦庄 《建昌渡暝吟》:“月照临官渡,乡情独浩然。”

  2. 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 中牟县 东北,因临古 官渡水 而得名。

    东汉 末, 曹操 以劣势兵力战败 袁绍 主力军于此。今尚有土垒遗存,称 中牟台 ,又称 曹公台 。《后汉书·郑玄传》:“时 袁绍 与 曹操 相拒於 官度 。” 三国 魏 曹丕 《柳赋》序:“昔 建安 五年,上与 袁绍 战於 官渡 ,时余始植斯柳。自彼迄今,十有五载矣,感物伤怀,乃作斯赋。” 唐 杨炯 《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四时繁弱,射 连尹 於 嶅山 ;万辟太阿,杀 颜良 於 官渡 。” 清 陈维崧 《酷相思·冬日行彰德卫辉诸处马上作》词:“一鞭裊裊临 官渡 ,雁叫酸如雨。儘古往今来夸割据, 漳水 也,东流去, 淇水 也,东流去。”

引证解释

⒈ 官设的渡口。

唐韩愈《木芙蓉》诗:“採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唐韩偓《早起五言三韵》:“依依官渡头,晴阳照行旅。”
前蜀韦庄《建昌渡暝吟》:“月照临官渡,乡情独浩然。”

⒉ 古地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因临古官渡水而得名。 东汉末, 曹操以劣势兵力战败袁绍主力军于此。今尚有土垒遗存,称中牟台,又称曹公台。

《后汉书·郑玄传》:“时袁绍与曹操相拒於官度。”
三国魏曹丕《柳赋》序:“昔建安五年,上与袁绍战於官渡,时余始植斯柳。自彼迄今,十有五载矣,感物伤怀,乃作斯赋。”
唐杨炯《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四时繁弱,射连尹於嶅山 ;万辟太阿,杀颜良於官渡。”
清陈维崧《酷相思·冬日行彰德卫辉诸处马上作》词:“一鞭裊裊临官渡,雁叫酸如雨。儘古往今来夸割据, 漳水也,东流去, 淇水也,东流去。”

官渡的国语词典

由公家设置,以渡行人的船。

官渡的网络释义

官渡 (汉末三国时古地名,今河南中牟东北)

  • 官渡,位于河南省中牟县,西南距郑州机场30千米。辖邵岗、田庄村、十里铺、宋庄、冉庄、邱庄、大段庄、小孙庄、邢庄、明山庙、前庄、官渡桥等42个行政村。陇海铁路、310国道东西过境。境内有东汉末年“官渡之战”古战场,属军事要要冲之地。
  • 官渡的翻译

    英语: Guandu district of Kunming city

    官渡造句

    曹公兵强将勇,足智多谋,擒吕布于下邳,摧袁绍于官渡,逐刘备于陇右,破乌桓于白登,枭除荡定者,不可胜计。
    官渡区是昆明市交通运输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及枢纽之一,拥有发达的航空、铁路、公路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后可以通过“活动模式”中体验“英杰传”,“英杰传”中包括桃园结义,官渡之战等等的三国志演义中的轶事。
    从清水城下来,到清官渡是三天水程,说远也不是很远,胡八一小时就听过清官渡的一些故事。
    曹操所实行的屯田制,解决了粮食供应的问题,也为官渡之战后勤供应提供了物资保障。
    日前,官渡区小板桥中学着手实施学科课堂教学督导,进行全面评估和细致的课堂指导,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西起边域溪,东至县境官渡口镇,古又称巴峡。
    假如当初袁绍能礼贤下士,虚心听取许攸的劝告,何至于痛失乌巢。兵败官渡呢?假如当初唐宗不能听取魏征逆耳忠言,又怎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呢?善纳忠言者昌;拒纳人言者亡。
    昨天上午,家住官渡集镇的彭先生在家门口跟街坊们扯谈时,天上突然掉下三个小东西,仔细一看,是三只模样精致的小鸟,萌萌的,很可爱。
    官渡一败,河北文武官员战死无算,然凭着袁家五世三公的底蕴以及遍布大汉各地的门生故吏的福泽,袁绍帐下又聚集了一批各地的英杰才俊。
    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於官渡,将渡江北袭许。
    这二人再无顾忌,彻底光着膀子嗯嗯啊啊疯狂搅基,这才有了著名的官渡之战,当然,最后菊花失守的是袁绍。
    昨日下午,随着阵阵的锣鼓齐鸣和一条条巨龙的飞舞,云南省首届滇剧花灯艺术周在昆明市官渡区官渡广场隆重开幕。
    来自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福保村的肖燕委员兴奋地掏出手机给记者看,照片里的鸡枞鲜嫩漂亮。
    曹操的青州兵就是黄巾降部,官渡之战刘辟、龚都反,真要说青州兵受到打击,也是官渡之战内乱所致。
    郭淮遇上乐进可谓是棋逢敌手,乐进到了陈留,了解的情况后,立即率领轻骑奔袭官渡,王昶的营寨立足未稳就被乐进给毁了。
    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正应当时殷馗之言,兆民可望太平矣。
    可惜比较露脸的诸侯联盟与官渡之战失败,才导致被人误认才疏志大。
    没有自信,怎会有曹操官渡之战以少胜多的漂亮战役?没有自信,怎会有诸葛亮七擒七纵擒孟获?没有自信,怎会有刘邦赴项羽独闯鸿门宴?
    官渡之战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

    汉字详情

    guān [guan]
    部首: 322
    笔画: 8
    五笔: PNH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JRLR
    四角: 3077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 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2) 同本义

    官,吏事君也。——《说文》

    有虞氏官五十, 夏后氏官百, 殷二百, 周三百。——《礼记·明堂位》

    任官然后爵之。——《礼记·王制》

    在官言官。——《礼记·曲礼》

    官师一庙。——《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

    举不失选,官不易方。——《左传·襄公九年》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

    (4) 官府(政府机关)

    官,官舍曰官。——《字汇》

    官,谓朝廷治事之处也。——《礼记·王藻》注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之矣。愿以闻于官。——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聊斋志异·促织》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5) 又如:官局(官署。政府所设的机构);官寺(官署、衙门的旧称);官项(官府的钱项);官休(纠纷经官府裁定了结)

    (6) 通“馆”。房舍,馆舍

    官乃馆之古文,闲官即闲馆,谓馆舍之空虚者。——俞樾《诸子平议》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论语》

    (7) 官场,官吏阶层及其活动范围 。如:官俗国体(官场习俗,国家制度)

    (8) 器官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正而神欲行。——《庄子·养生主》

    (9) 又如:五官;感官

    (10) 官职,职位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位卑则足羞,官盛而近谀。——唐· 韩愈《师说》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1) 又如:官秩(官阶与俸禄);官守(官位职守,官员职责);家父辞官回到省城来

    (12) 古时用以称天子

    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资治通鉴》 晋成帝咸廉三年译注:“称天子为官家,始见于此。”

    (13) 又如:官里(皇帝);官窑(专为皇家服务的瓷窑);官院(王子所居的院子)

    (14) 姓

    形容词

    (1) 属于国家、政府或公家的 。如:官街(都市中的大街);官地(属于政府所有的地);官会子(宋朝颁行的纸币);官银(官府铸造而流通的银锭;应向官府交纳的银两);官车;官仓

    (2) 公;公有。与“私”相对

    何须把官烛,似恼鬓毛苍。——唐· 杜甫《台上》

    (3) 又如:官厕所;官大道;官中的(公共的,公家的);官中(大家庭中共有的银钱)

    动词

    (1) 当官,作官

    论定然后官之。——《礼记·王制》

    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曹操《论吏士行能论》

    阿品远官 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 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官兴(官瘾);官声(做官的名声);官照(官员任职的执照,也称部照);官常(为官的职责)

    (3) 做官做到 。如:官至户部郎中;官居方面(担任总掌一方军政大权的官)

    (4) 通“管”( guǎn)。管制,管理

    轨守其时,有官天财。——《管子·山国轨》

    英文翻译

    official, public servant

    方言集汇

    ◎ 粤语:gu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n1 [海陆丰腔] gon1 kwan1 [梅县腔] gwon1 [台湾四县腔] gon1 kwan1 [客英字典] gwon1 kwan1 [东莞腔] gon1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guon1 [陆丰腔] gon1 [宝安腔] g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丸平聲合口一等kuankuɑn
    [du]
    部首: 331
    笔画: 12
    五笔: IYA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ITE
    四角: 301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度声。本义:渡过,过水)

    (2) 同本义

    渡,济也。——《说文》。朱骏声曰:“子史皆以度为之。”

    度江河,亡维楫。——《汉书·贾谊传》。按,后世分用,渡河不写作“度。”

    然后渡扬子江。——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渡仔(渡子。摆渡的人);渡杯(比喻高僧的行踪);渡客(乘船,渡江河的人);夜渡沅江

    (4) 通过,由此地、此时移到彼地彼时

    茅飞渡江洒江郊。——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又如:渡径(从小路走来)

    (6) 引导 。如:渡引(引导人离俗出家);渡愚蒙(使脱离愚昧)

    名词

    (1) 摆渡处(常用于地名)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 韦应物《滁州西涧》

    (2) 渡船

    火照放下被卷,也蹲下来,等候搭渡。—— 陈残云《香飘四季》

    英文翻译

    cross, ferry over; ferry

    方言集汇

    ◎ 粤语:dou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u5 [东莞腔] tu5 [陆丰腔] tu6 [梅县腔] tu5 [台湾四县腔] tu5 [宝安腔] tu5 [海陆丰腔] tu6 [客语拼音字汇] tu4 [客英字典] t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故去聲開口一等dʰudoh/d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