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布

zōng bù [ zong bu]
注音 ㄗㄨㄥ ㄅㄨˋ

词语释义

传说中祓除灾害之神。

词语解释

  1. 传说中祓除灾害之神。

    《淮南子·氾论训》:“ 后稷 作稼穡,而死为稷; 羿 除天下之害,而死为宗布,此鬼神之所以立。” 高诱 注:“有功於天下,故死託祀於宗布。” 章炳麟 《诸布诸严诸逐说》:“《淮南》言 羿 除天下之害死后为宗布,是布为除害之神。”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祓除灾害之神。

《淮南子·氾论训》:“后稷作稼穡,而死为稷; 羿除天下之害,而死为宗布,此鬼神之所以立。”
高诱注:“有功於天下,故死託祀於宗布。”
章炳麟《诸布诸严诸逐说》:“《淮南》言羿除天下之害死后为宗布,是布为除害之神。”

宗布的网络释义

宗布

  • 传说中祓除灾害之神。《淮南子·氾论训》:“ 后稷 作稼穑,而死为稷; 羿 除天下之害,而死为宗布,此鬼神之所以立。”
  • 汉字详情

    zōng [zong]
    部首: 322
    笔画: 8
    五笔: PFI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MMF
    四角: 309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宀示。示,神祇,宀,房屋。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本义:宗庙,祖庙)

    (2) 同本义

    宗,尊祖庙也。——《说文》

    汝作秩宗。——《虞书》。传:“主郊庙之官。”

    凡师甸用牲于社宗。——《周礼·肆师》

    承我宗事。——《仪礼·士昏礼》

    既燕于宗。——《诗·大雅·凫鹥》

    寡君闻君有不令之臣为君忧,无宁以为宗羞?——《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故筑为宫室,设为宗祧。——《孔子家语》

    (3) 又如:宗守(宗庙所在);宗邑(宗庙所在的城邑);宗稷(宗庙社稷);宗仪(有关宗庙的典章礼仪);宗彝(宗庙祭祀所用的酒器);宗器(宗庙祭器)

    (4) 祖先(常指祖父辈以上的)

    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左传·成公三年》。注:“嗣其祖宗之职位。”

    故先祖基之,子孙成之。——《盐铁论·结和》

    (5) 又如:列祖列宗;宗公(先公);宗祀(对祖宗的祭祀);宗绪(祖先的绪业);宗职(祖宗世袭的职位);宗灵(祖宗灵位)

    (6) 宗族;同族

    其宗灭于绛。——《国语·晋语》

    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7) 又如:宗英(宗族中杰出的人才);宗缘(宗族因缘);宗党(宗族党羽);宗女(同宗的女儿);宗支(同宗族的、支派);宗氏(同族,宗族);宗表(同族远房兄弟互称宗表)

    (8) 宗派;派别

    一钵事南宗,僧仪称病客。——许浑《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元孚上人诗》

    (9) 又如:宗门(佛教名宗的通称);禅宗;正宗;宗风(指佛教各宗系特有的风格、传统,多用于禅宗)

    (10) 宗子,即嫡长子

    以妾代妻,以孽代宗。——《诗·小雅》

    (11) 又如:宗潢(皇族的子孙);宗主(宗子。一姓的继承人)

    (12) 即品系 。一个种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变种,如异宗配合的霉菌有两个宗:(十)宗和(一)宗,前者以其较强壮的生长势而区别于相应的后者

    (13) 被传达、表示或暗示的意思;主旨

    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宗。——《吕氏春秋》

    (14) 生物的种内分类单位 。如:地理宗;生态宗

    (15) 尊祭之神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16) 帝王的庙号。从汉代起,始帝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称为太宗、世宗等

    玄宗回马 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郑畋《马嵬坡》

    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史记·孝文帝本纪》

    天下有王,分地建国设祖宗。——《孔子家语·庙制解》

    (17) 诸侯夏天朝见天子之礼

    春见曰朝,夏见曰宗。——《周礼》

    (18) 姓。如:宗泽

    动词

    (1) 尊崇

    食之饮之,君之宗之。——《诗·大雅·公刘》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杜甫《咏怀古迹》

    (2) 尊敬

    宗尔父母之言。——《仪礼·士昏礼》

    (3) 又如:宗附(宗仰依附);宗臣(国人敬重之臣);宗奉(宗仰敬奉);宗长(尊崇长者);宗敬(尊敬)

    (4) 取法

    室家遂宗。——《楚辞·招魂》

    词曲一道,但有前书堪读,并无成法可宗。——李渔《闲情偶寄》

    (5) 又如:宗尚(推崇;效法)

    (6) 归往

    江汉朝宗于海。——《书·禹贡》

    (7) 又如:宗归(宗尚,归依)

    (8) 归向

    武王已平 殷乱,天下宗 周。——《史记》

    量词

    ——用于事情等。如:一宗心事

    英文翻译

    lineage, ancestry; ancestor, clan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1
    ◎ 客家话:[东莞腔] zung1 [梅县腔] zung1 [台湾四县腔] zung1 [客语拼音字汇] zung1 [海陆丰腔] zung1 [客英字典] zung1 [陆丰腔] zung1 [沙头角腔] zung1 [宝安腔] z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作冬平聲開口一等tsuoŋcuung/zvng
    [bu]
    部首: 318
    笔画: 5
    五笔: DMH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KLB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2)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坤为布。——《易·说卦》

    抱布贸丝。——《诗·卫风·氓》

    女有余布。——《孟子》

    果布辐凑而常然。——左思《吴都赋》

    商祝免袒,执功布入。——《仪礼·既夕礼记》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孟子·滕文公》

    (3) 又如:布衣(平民,老百姓。古时老百姓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平为“布衣”);布槽(布制的马槽);布褐(粗布衣服;又指平民);布总(古代丧服,以麻布束发)

    (4) 棉、麻、苎、葛等织物的通称

    足缠白布。——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土布(手工纺织的布);布索(布制的绳);布衣交(贫贱之交);布裙荆钗(指民家的女子);布头笺(用碎片制成而品质优良的笺纸);布掸子(用布条札成的掸帚)

    (6) 古代钱币

    外府掌邦布之出入。——《周礼·天官·外府》

    (7) 又如:布儿(古代钱币的通称。亦作“泉布”);布缗(古代用绳子串起来的钱)

    动词

    (1) 铺开

    收葱子,必薄布阴干。——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葱》

    禹鲧是始布土。——《山海经·海内经》

    敢私布之。——《左传·昭公十六年》

    布币行礼。——《国语·鲁语上》

    (2) 引申为散开,分布

    天下英豪布在州郡。——《三国志·吴主权传》

    影布石上。——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布陈(敷布陈设);布武(用小步疾走,使足迹散布,而不相重叠);布锦(铺展锦绣)

    (4) 布列

    千人者布列江岸。——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布阵(布列阵势);布兵(布戎。布甲。布列军队);布伍(部署军队)

    (6) 布施;施行

    阳春布德泽。——《乐府诗集·长歌行》

    (7) 又如:布德(广施恩德);布惠(布施恩惠);布化(施行教化)

    (8) 公布,颁布

    法者,…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三》

    (9) 又如:布按三司(布政、按察、都指挥史的总称);布露(公布,向众人布告披露);布谕(布告晓喻);布教(颁布教令)

    (10) 伸开 。如:布指(伸开手指);布展(伸展;扩展)

    (11) 传布

    上器其能,赐以秘书之副,时书未布。——《汉书·叙传》

    (12) 又如:布旨(传布旨意);布种(撒籽栽种);布怨(播怨,结怨)

    (13) 陈述

    聊布往怀,君其详之。——丘迟《与陈伯之书》

    (14) 又如:布达(陈述表达);布述(书信用语。陈述)

    (15) 布置,安排 。如:布席(铺设坐席);布致(布景致思);布摆(安排)

    英文翻译

    cotton cloth, textiles, linen

    方言集汇

    ◎ 粤语:bo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u5 [海陆丰腔] bu5 [客语拼音字汇] bu4 [沙头角腔] bu5 [梅县腔] bu5 [陆丰腔] bu5 [东莞腔] bu5 [台湾四县腔] bu5 [宝安腔] bu5
    ◎ 潮州话:bou3(pòu) bu3(pù)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愽故去聲開口一等pupoh/p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