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妃
词语释义
传说中的洛水女神。
词语解释
传说中的 洛水 女神。
《楚辞·离骚》:“吾令 丰隆 乘云兮,求 宓妃 之所在。” 王逸 注:“ 宓妃 ,神女。”《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若夫 青琴 、 宓妃 之徒,絶殊离俗。” 李善 注引 如淳 曰:“ 宓妃 , 伏羲氏 女,溺死 洛 ,遂为 洛水 之神。”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序》:“ 黄初 三年,余朝京师,还济 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 宓妃 。” 唐 李白 《感兴》诗之二:“ 洛浦 有 宓妃 ,飘颻雪争飞。”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微吟风引,薄 蔡女 之言才;妙解天成,过 宓妃 之受教,是以冬闺寳押,作颂方闲。”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的洛水女神。
引《楚辞·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王逸注:“宓妃,神女。”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絶殊离俗。”
李善注引如淳曰:“宓妃,伏羲氏女,溺死洛,遂为洛水之神。”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序》:“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唐李白《感兴》诗之二:“洛浦有宓妃,飘颻雪争飞。”
王闿运《采芬女子墓志铭》:“微吟风引,薄蔡女之言才;妙解天成,过宓妃之受教,是以冬闺寳押,作颂方闲。”
宓妃的国语词典
相传伏羲氏之女,为洛水之神。《楚辞.屈原.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也作「虙妃」。
宓妃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安宁
宓,安也。——《说文》。段注:“此字经典作密。”
宓穆休于太祖之下。——《淮南子》
(2) 静止;静默 。如:宓穆(安详静穆)
(3) 秘密,不公开
豺牙宓厉,虺毒潜吹。——庾信《哀江南赋》
(4) 水疾流的 。如:宓汨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it8 [梅县腔] met8 [台湾四县腔] mit8 [客语拼音字汇] med6 [宝安腔] mit8 [客英字典] met8
◎ 潮州话:毛因8(灭)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蜜 | 彌畢 | 明 | 質A | 入聲 | 質 | 開口三等 | 臻 | 眞A | mĭĕt | mjit/mit |
详细解释
fēi
名词
(1) (会意。从女,己声。本义:婚配,配偶)
(2) 通“配”(
)。同本义妃,匹也。——《说文》
嘉耦曰妃。——《左传·桓公二年》
故黄帝作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商君书·画策》
(3) 又如:吉妃(美满的婚配)
(4) 泛指妻子
以某妃配某氏。——《仪礼·少牢礼》。注:“某妃,某妻也。”
嫘祖为 黄帝正妃。——《史记》
(5) 帝王的妾
宿有妃,嫱嫔御焉。——《左传·哀公元年》
(6) 又如:妃妾(皇帝的妾);妃嫔(帝王的妾侍。妃,位次于后;嫔,位又次于妃)
(7) 特指太子、王侯之妻
天子之妃曰后。——《礼记·曲礼》。注:“配也。”
皇帝纳皇后。…皇太子纳妃。…亲王纳妃。——《新唐书》
(8) 女神的尊称
从南湘之二妃。—— 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
(9) 某一事物的对立面。因其既相反又相成,故称
水,火妃也。——《左传》
pèi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i1 [东莞腔] fui1 [梅县腔] fi1 fui1 [陆丰腔] fui1 [客语拼音字汇] fi1 fui1 [宝安腔] fu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霏 | 芳非 | 滂 | 微合 | 平聲 | 微 | 合口三等 | 止 | 微 | pʰĭwəi | phyoi/phv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