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泣

rú qì [ ru qi]
注音 ㄖㄨˊ ㄑ一ˋ

词语释义

对父母的哀悼哭泣。

词语解释

  1. 对父母的哀悼哭泣。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孺泣无时,蔬饘不溢。”

引证解释

⒈ 对父母的哀悼哭泣。

南朝梁王筠《昭明太子哀册文》:“孺泣无时,蔬饘不溢。”

孺泣的网络释义

孺泣

  • rú qì ㄖㄨˊ ㄑㄧˋ
  • 孺泣
  • 对父母的哀悼哭泣。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孺泣无时,蔬饘不溢。”
  • 汉字详情

    [ru]
    部首: 344
    笔画: 17
    五笔: BFD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DMBB
    四角: 11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子,需声。子,古代指小孩子,不分性别都称子。本义:小孩子,尤指幼儿)

    (2) 同本义

    孺,乳子也。——《说文》

    孺子早寝晏起。——《礼记·内则》

    今人乍见孺子。——《孟子》

    (3) 又如:孺童(小孩,幼童);孺弱(幼弱的孩子);孺慕(幼童爱慕父母之情);孺齿(幼儿,幼童);孺儿(幼儿);孺子欢(为使父母欢心,故意装出孩子般的神态动作);孺月(分娩后的第一个月);孺齿(幼儿)

    (4) 指亲属

    孺,属也。——《尔雅》。李注:“骨肉相亲属也。”

    (5) 又如:孺泣(对父母的哀悼哭泣);孺止(敬仰)

    (6) 姓

    形容词

    (1) 幼稚,年小

    公将不利于孺子。——《书·金縢》。传:“稚也。”

    (2) 又如:孺婴(孺褓,孺蒙。幼小);孺年(幼年,年龄幼小)

    (3) 亲睦

    和乐且孺。——《诗·小雅·常棣》

    (4) 又如:孺慕

    动词

    通“乳”。生育

    孺,生也。——《广雅》

    乌鹊孺。——《庄子·天运》

    英文翻译

    child; blood relation; affe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jy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1 [梅县腔] j2 [陆丰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2 [台湾四县腔] ji1 [客英字典] ji3 [宝安腔] ji2 [沙头角腔] ji2
    ◎ 潮州话:ru2 ru5(zú zû)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而遇去聲合口三等njyoh/ruhnʑĭu
    [qi]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UG
    五行:
    仓颉: EYT
    四角: 3011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立声。本义:无声或低声地哭)

    (2) 同本义

    持其踵为之泣。——《战国策·赵策》

    如闻泣幽咽。——唐· 杜甫《石壕吏》诗

    连拜且泣。——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太监泣别。——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3) 又如:泣励(哭着激励);泣詈(边哭边骂);泣血捶膺(形容悲痛欲绝的样子);泣血(无声痛哭,泪如血涌);泣别(流泪告别)

    (4) 哭 。如:泣歧(见歧路有所感伤而哭泣);泣荆(因遗失荆钗而哭泣。比喻留恋旧物,顾念旧情)

    名词

    眼泪

    泣下沾衿。——《汉书·李广苏建传》

    座中泣下谁最多。——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泣下沾襟。——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

    因泣下。——清· 张廷玉《明史》

    泣涕(泣泪。眼泪);饮泣(含忍眼泪,形容极其悲痛)

    英文翻译

    cry, sob, weep

    方言集汇

    ◎ 粤语:jap1
    ◎ 客家话:[梅县腔] kip7 [沙头角腔] lip7 [客语拼音字汇] kib5 [宝安腔] kip7 [客英字典] kip7 hip7 [台湾四县腔] kip7 hip7 [东莞腔] lip8 [海陆丰腔] kip7 hi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去急緝B入聲開口三等侵Bkʰĭĕpkhip/q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