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辰寡宿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算命者的迷信说法:妇女的生辰八字犯孤辰寡宿,即主命中无丈夫。
明 沉鲸 《双珠记·纩衣寄诗》:“﹝奴家﹞不幸被州司报选入宫,遂成寡鵠孤鸿,终身不耦,如何是了。这是我命犯孤辰寡宿,又谁怨哉!” 明 王玉峰 《焚香记·卜筮》:“目下孤辰寡宿相侵,有迷胸掩肚之灾。”《恨海》第十回:“叔叔请起!这是我命犯孤辰寡宿,害了你哥哥,所以我出家懺悔,想起兀自心痛。”
引证解释
⒈ 算命者的迷信说法:妇女的生辰八字犯孤辰寡宿,即主命中无丈夫。
引明沉鲸《双珠记·纩衣寄诗》:“﹝奴家﹞不幸被州司报选入宫,遂成寡鵠孤鸿,终身不耦,如何是了。这是我命犯孤辰寡宿,又谁怨哉!”
明王玉峰《焚香记·卜筮》:“目下孤辰寡宿相侵,有迷胸掩肚之灾。”
《恨海》第十回:“叔叔请起!这是我命犯孤辰寡宿,害了你哥哥,所以我出家懺悔,想起兀自心痛。”
孤辰寡宿的网络释义
孤辰寡宿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2) 同本义
孤,无父也。——《说文》
如孤子。——《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
司民协孤终。——《国语·周语》
少伶俜而偏孤兮。——潘岳《寡妇赋》
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孟子·梁惠王下》
救灾患,宥孤寡。——《左传·昭公十四年》
备答曰:“ 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 刘荆州乎?—— 孔衍《汉魏春秋》
(3) 又如:孤驹(无母的小马);孤遗(无父母的子女);孤雏(失去母鸟的幼鸟)。又如:孤疾(孤儿和残疾人);六尺之孤(没有父亲的未成年的孩子);孤终(孤儿和死亡者);孤嫠(孤儿寡妇);孤撮(孤儿)。特指为国事而牺牲者的后代。如:遗孤
(4) 古代王侯的自称
君名孤寡。——《吕氏春秋·君守》。注:“人君谦称。”
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庄子·盗跖》
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穀。——《战国策·齐策》
诸人持议,甚失孤望。——《资治通鉴》
(5) 又如:称孤道寡;孤家(古代君王、诸候的自称)
形容词
(1) 单独;孤独
孤,独也。——《广雅·释诂三》
君名孤寡。——《吕氏春秋·君守》
且燕赵处 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宋· 苏洵《六国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 王维《使至塞上》
以区区百人,投身大敌,与之扑斗,何异以孤羊投群狼?——《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孤冷(孤独冷清);孤孤恓恓(孤独恓惶);孤恓(孤独不安);孤桩桩(孤零零站着);孤贫(孤独穷困)
(3) 孤高
孤怀吐明月,众毁铄黄金。——唐· 孟郊《连州吟》
(4) 又如:孤风(孤高的风度、品格);孤直(孤高耿直);孤特(孤高;特出);孤梗(孤高刚直);孤逸(孤高洒脱);孤清(孤高而清静)
(5) 独特
清词孤韵有歌响,击触钟磬鸣环珂。——唐· 李商隐《安平公》
(6) 又如:孤音(独特的音律;孤独的声音);孤艳(指独秀的花);孤韵(独特的风格;超凡的韵律);孤怀(孤高的情操)
动词
(1) 负,负恩,背弃恩德
孤,负也。毛曰:凡孤负之孤当作孤。俗作辜,非。——《康熙字典》
陵虽孤恩, 汉亦负德。—— 汉· 李陵《答苏武书》
孤负陵心区区之意。
孤负重恩,衔恨黄泉。——《后汉书·光武十王传》
终无纯固之节,必有孤负之心。——《魏书·袁翻传》
(2) 又如:孤恩(负恩,背弃恩德)
(3) 孤立于
是以主孤于上而臣党于下。——《韩非子·奸劫弑臣》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1 [海陆丰腔] gu1 [梅县腔] gu1 gu2 [宝安腔] gu1 [客语拼音字汇] gu1 [东莞腔] gu1 [客英字典] gu1 [陆丰腔] gu1 [台湾四县腔] g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孤 | 古胡 | 見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ko/ku | ku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少;缺少
寡,少也。——《说文》
曹操比于 袁绍,则名微而众寡。——《三国志·诸葛亮传》
不患寡而患不均。——《论语·季氏》
(2) 又如:寡尤(少犯错误);寡功(功效少);寡见(见识少);寡交(与人交往少)
(3) 孤独;孤单
寡,独也。——《广雅·释诂三》
生成及彊而寡。——《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南面称寡。——《吕氏春秋·士容》
自谓孤寡。——《老子》
(4) 又如:寡老(孤独的老人);寡孤(孤独,孤寂);寡女(独居无偶的妇女);寡立(犹独立;孤单);寡草(孤生的草)
(5) 弱小 。如:寡力(力量弱小);寡弱(势孤力小);寡萌(小民)
(6) 倒霉;不吉利
今早空肚皮进城,就吃了这一肚寡气。——《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7) 淡而无味
清汤寡水
名词
(1) 寡妇,丈夫死去后还未再嫁的女人
哀鳏寡(此指老而无夫的女人);恤孤独。——《战国策·齐策》
无夫曰寡。——《释名》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诗·小雅·鸿雁》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鳏寡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宀”(
),从“页”( ),是一个人独处屋下的形象。本义:古代妇人丧夫,男子无妻或丧偶,都叫寡)(2) 同本义
凡无妻无夫通谓之寡。——《小尔雅·广义》
齐崔杼生 成及 强而寡(此指丧偶的男人)。——《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3) 又如:寡夫(无妻的男子);寡汉(没有配偶的男子);寡处(无偶独居);寡鹤(失偶的鹤);寡鹄(失偶的天鹅)
(4) 减少
轻则寡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又如:寡过(减少过失)
(6) 舍弃
使干将寡刺而更击, 蛢舍鹊而射雁,则下射无失矣。——《论衡·书解》
(7) 丧失配偶
卓王孙有女 文君,新寡。——《史记·司马相如传》
(8) 后渐以专指妇人丧夫
是时,卓王孙有女 文君新寡,好音,故 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副词
非常;很,极 。如:大凡疯子的面孔总是寡白的;猪喂得寡瘦
代词
(1) 古代王侯的谦称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又如:寡君(古代臣子对别国称自己国君的谦称);寡臣(古代国君自称的谦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gwa3 [陆丰腔] kua3 [客语拼音字汇] ga3 gua3 [宝安腔] ga3 [客英字典] gwa3 [台湾四县腔] gwa3 [沙头角腔] ga3 [海陆丰腔] gwa3 [东莞腔] ga3
◎ 潮州话:哥鞍2(赶)[饶平、揭阳、潮阳] 哥娃2(柯2),guan2(kúaⁿ)[饶平、揭阳、潮阳]gua2(kúa)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寡 | 古瓦 | 見 | 麻二合 | 上聲 | 馬 | 合口二等 | 假 | 麻 | kwa | kruax/koaa |
详细解释
sù
动词
(1) (形声。据甲骨文,象人睡在室内席子上。本义:住宿;过夜)
(2) 同本义
宿,止也。——《说文》
出宿于干。——《诗·邶风·泉水》
言就尔宿。——《诗·小雅·我行其野》
戒及宿之日。——《周礼·大史》
孟子去 齐,宿于昼。——《孟子·公孙丑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论语·微子》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不得已,度姓名,诡蹄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长淮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宿歇(住宿,睡觉);宿坛(住宿);宿泊(住宿;安歇);宿夜然诺(存留过夜的诺言);宿客(投宿的旅客);宿宿(连住两夜);宿顿(临时寄住);宿止(住宿);宿地(住宿的地方);宿所(住宿过夜的处所)
(4) 值宿守卫,守夜
哀王三弟,其弟 章,入宿卫于 汉,吕太守封为朱虚侯。——《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5) 又如:宿直(值夜);宿卫(在宫中值宿护卫)
(6) 处于
我生之辰,月宿南斗。牛奋其角,箕张其口。——唐· 韩愈《三星行》
(7) 拖延;停留 。如:宿食(积食);宿留(停宿,停留)
(8) 驻扎,特指军队的停留与驻扎 。如:宿兵(驻扎军队)
(9) 隐含;寄寓
在西洋有一句成语,叫做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全的身体。——蔡元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10) 安心;安于
官宿其业,其物乃至。——《左传》
(11) 谋取 。如:宿名(获取名声)
名词
(1) 古代官道上设立的住宿站
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周礼》
(2) 又如:宿息(上古称宾客于道路休息住宿之处)
(3) 住所,供人休息的处所 。如:宿头(借宿之处);代付…食宿和回家的路费
(4) 夜
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战国策·赵策》
(5) 又如:宿露(夜露);宿雾(夜雾);宿膳(夜餐);宿夕(一个晚上。比喻短时间内);宿烟(夜里的烟雾);宿云(夜晚的云气)
(6) 栖宿之鸟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
(7) 有名望的人
迟先生有制礼作乐之才,乃是 南邦名宿。——《儒林外史》
(8) 从前,往日
内负宿心,外恧良朋。——三国魏· 嵇康《幽愤》
(9) 又如:宿意;宿传(往昔的传说);宿孽(前世的罪孽);宿顾(以往的关照)
形容词
(1) 老的,积久的
民有宿逋不可诚于上供者,必代而输之。——唐· 杜牧《吏部尚书·崔公行状》
(2) 又如:宿气(旧怨;旧仇);宿愤(旧怨;旧恨);宿罪(旧有的罪过);宿好(老交情);宿恩(以往的恩德);宿嫌(旧日的嫌隙);宿旧(旧友);宿威(素有的威名);宿老(老前辈);宿齿(年老之人)
(3) 隔夜的,前一夜的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唐· 王维《田园乐》
臣闻千里餽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史记·淮阴侯列传》
(4) 又如:宿料(隔夜的草料);宿雨(隔夜的雨);宿租(隔年的租税);宿酲(酒醉隔夜未醒)
(5) 前一年的,隔年的
元狩三年,遣谒者劝月水灾郡种宿麦。——《汉书·武帝纪》
(6) 又如:宿麦(隔年成熟的麦);宿雪(积留过冬的雪)
(7) 老成阅历久的
王肃以宿德显授。——三国魏· 应休琏《与侍郎曹长思书》
(8) 又如:宿兵(宿素习练之兵);宿艾(老成长者);宿生(老成博学的读书人);宿吏(阅历多的官吏);宿彦(老成而有才德之士)
(9) 前世注定的
以此常欲焚笔弃砚为喑默人,而习气宿业,未能尽去。——宋· 苏轼《答刘沔都曹书》
(10) 又如:宿业(指前世行善或作恶所造成而见于今世的后果);宿慧(前世带来的慧根);宿殃(前世注定的灾殃);宿败(注定要失败);宿福(前世注定的福分)
(11) 旧欠的
逋租宿债勿复收。——《宋书·武帝纪》
(12) 又如:宿债(旧欠的债务);宿值(久欠的债);宿赋(积欠的赋税)
(13) 大的 。如:宿恶(大恶人);宿浪
副词
(1) 通“夙”。平素,平日
官宿其业,其物乃至。——《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子路无宿诺。——《论语·颜渊》
奈何忘宿志而惭儿女子乎?——《后汉书·王霸妻传》
宿志在人外,清心游物初。——宋· 陆游《幽居》
表招诱有力,威怀兼洽 ,其 姦猾宿贼,更为效用,万里肃青。——《后汉书·刘表传》
(2) 又如:宿愿;宿容(平日的容颜);宿寇(惯匪);宿心,宿志(平日的心愿)
(3) 预先;早先
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三国志·王粲传》
(4) 又如:宿构(预先构思);宿闻(早已知闻);宿虑(预先思考、谋划);宿读(预先读过)
(5) 另见
xiǔ
量词
(1) 用于计算夜
军士今夜且歇一宿,以养锐气。——《三国演义》
(2) 又如:住了一宿
(3) 另见
xiù
名词
(1) 星座的古名。星宿 。二十八宿:坐落在黄道的星宿,按照中国古代的分法,共有二十八个。黄道是日在星际所行的路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列子》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uk7 siu5 [客英字典] siuk7 [客语拼音字汇] sug5 xiu4 xiug5 [梅县腔] siuk7 [台湾四县腔] siuk7 siu5 [沙头角腔] siuk7 [陆丰腔] siuk7 [宝安腔] siuk7 suk7 [东莞腔] suk7
◎ 潮州话:sù/思娃4(杀)xiǔ/思妖1(宵) xiù/思优3(秀), suah4(suah) siou1/siao1(siau) siu3(sìu)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秀 | 息救 | 心 | 尤 | 去聲 | 宥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sĭəu | siuh/si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