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孟之间

jì mèng zhī jiān [ ji meng zhi jian]
繁体 季孟之間
注音 ㄐ一ˋ ㄇㄥˋ ㄓ ㄐ一ㄢ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季孟:指春秋时鲁国的季孙氏和孟孙氏。季孙氏为上卿,最显贵;孟孙氏为下卿,没有实际职事。比喻在上等和下等之间,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

成语用法

季孟之间作宾语;用于比较。

引证解释

⒈ 指季孙氏与孟孙氏之间。

《论语·微子》:“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
何晏集解:“孔曰:鲁三卿, 季氏为上卿,最贵; 孟氏为下卿,不用事。言待之以二者之间。”
后用以借指上等和下等之间。 《晋书·王湛传》:“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餘。 湛闻曰:‘欲处我於季孟之间乎?’”
《北齐书·元文遥传》:“既与赵彦深、和士开同被任遇,虽不如彦深清贞守道,又不为士开贪淫乱政,在於季孟之间。”

季孟之间的国语词典

鲁三卿,季孙氏为上卿,最贵;孟孙氏为下卿,不用事;而齐景公欲以介于此二者之间的地位对待孔子。见《论语.微子》。后多用以指上等和下等之间。

季孟之间的网络释义

季孟之间

  • 这里指春秋时鲁国三家大贵族中势力最大的季氏和势力最弱的孟氏。指在季、孟两者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有馀。
  • 汉字详情

    [ji]
    部首: 505
    笔画: 8
    五笔: TB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DND
    四角: 2040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子,从稚省。“稚”亦兼表读音。本义:即排行最后的)

    (2) 同本义(与“老”相对)

    季,少称。——《说文》

    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仪礼·士冠礼》。注:“伯、仲、叔、季,长幼之称。”

    季者,有中之辞也。—《谷梁传·昭公二十五年》

    季者,幼也。——《白虎通》

    有齐季女。——《诗·召南·采蘋》

    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明史·太祖本纪》

    (3) 又如:季女(最小的女儿);季父(父亲的幼弟);季指(小指头);季弟(最小的弟弟)

    (4) 一年四季中,每季的最后一个月

    季春之月。——《礼记·月令》

    季冬讲武,习射御。——柳宗元《时令论上》

    (5) 又如:季月(每季的最后一月,即农历三、六、九、十二月);季考(宋代太学中每一季度末举行的考试);季商(农历九月)

    (6) 下等

    季绢。——《管子·乘马》。注:“三等其下者曰季。”

    (7) 又如:季祖母(祖父之妾);季绢(下等的丝绢)

    (8) 物之幼嫩者

    凡服耜斩季材。——《周礼·山虞》

    (9) 又如:季材(幼嫩的木材)

    (10) 以第四级取代为特点的 。如在有机基团中与四个碳原子相联结的。如:季碳原子

    名词

    (1) 三个月为一季,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 。如:季刊;季度

    (2) 末,一个朝代的末期

    虽当三季之王。——《国语·晋语》。注:“末也。”

    汉世昔云季,中原争逐鹿。—— 杨炯《广溪峡》

    视清季有加。—— 孙文《<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3) 又如:季年(晚年);季王(王朝末代的君主);季业(末代的基业);季世(末世,末叶)

    (4) 一段时间 。如:瓜季;旺季;淡季

    (5) 泛指弟弟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唐·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6) 姓

    季文子相三君。(季文子辅佐三位国君。见《左传》襄公五年。季文子,鲁国大夫季孙行父,曾辅佐宣、成、襄三公,以忠俭著称,“文”是他的谥号。相,辅助。)——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7) 又如:季氏(即春秋鲁国季孙氏。庄公弟季友的后裔。自友以下,其子孙“季孙行父”、“季孙宿”等,世为大夫,执掌鲁政,颇专擅,权势极盛)

    英文翻译

    quarter of year; season;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gwa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ui5 gi5 [梅县腔] gwi5 [宝安腔] gui5 [客语拼音字汇] gui4 [东莞腔] gui5 [客英字典] kwui5 gi5 [陆丰腔] gui5 [沙头角腔] gui5 [台湾四县腔] gui5 g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悸脂A合去聲合口三等脂Akwikjyih/kvih
    mèng [meng]
    部首: 344
    笔画: 8
    五笔: BL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DBT
    四角: 171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子,皿声。本义:妾媵生的长子称“孟”,正妻生的长子称“伯”,后来统称长子)

    (2) 同本义

    孟,长也。——《说文》

    孟侯。——《书·康诰》

    天子太子年十八曰孟侯。——《书·大传》

    彼美孟姜。——《诗·郑风·有女同车》。传:“ 齐之长女。”

    孟,姊也。——《方言十二》

    惠公元妃孟子。——《左传·隐公元年》

    胡卫道三子:孟曰宽,仲曰定,季曰宕。—— 周密《癸辛杂识前集》

    (3) 又如:孟兄;孟孙;孟仲叔季(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顺次排行为大、二、三、四)

    (4) 始,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

    孟,始也。——《广雅》

    孟春之月。——《礼记·月令》

    摄提贞于孟陬兮。——《楚辞·离骚》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曹操《步出夏门行》

    (5) 又如:孟月(四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孟享(帝王宗庙祭礼。因于每年的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举行,故称)

    (6) 假借为“猛”。威猛

    孟行以过其情,以遇其主矣。——《管子·任法》

    英文翻译

    first in series; great, eminent

    方言集汇

    ◎ 粤语:maang6
    ◎ 客家话:[梅县腔] men5 [宝安腔] men3 [客语拼音字汇] men4 [海陆丰腔] men6 [客英字典] men5 [东莞腔] mang3 [台湾四县腔] men5 [陆丰腔] men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三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更庚二開去聲開口二等mɐŋmrangh/meanq
    zhī [zhi]
    部首: 108
    笔画: 3
    五笔: PPPP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NO
    四角: 303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国(前往封地);之适(前往)

    代词

    (1)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上》

    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 柳宗元《三戒》

    当分明记之。(之:指共读情景。)——清· 袁枚《祭妹文》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较之中学时代;因之,他将自己的整个心血都放了进去

    (3)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 又

    蹇叔哭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 韩愈《师说》

    (5) 又如:取而代之;战而胜之;为之感叹;使之顺利发展;与之见面

    (6) 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助词

    (1) 的

    (2)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

    (3) 又如:钟鼓之声;一家之长;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4) 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见师之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5) 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形容词

    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之”字形 。如:之江(江流曲折如“之”字者);之字路(曲折如“之”字形的路)

    英文翻译

    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 it, him her, them; go to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i1 [梅县腔] tje1 [陆丰腔] zih1 [客英字典] zhi1 zih1 [东莞腔] zu1 [海陆丰腔] zih1 zhi1 [宝安腔] zu1 [沙头角腔] zi1 zu1 [台湾四县腔] zih1
    ◎ 潮州话:ze1 (tsur)【潮阳】z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止而平聲開口三等tɕĭəcji/tjio
    jiān,jiàn [jian]
    部首: 321
    笔画: 7
    五笔: UJD
    五行:
    吉凶:
    仓颉: LSA
    四角: 37601

    详细解释

    jiān

    名词

    (1) (间是后起字,本字作閒,本义见间 jiàn)

    (2) 中间;内

    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閒也。——《礼记·乐记》

    而独閒数百千里。——《汉书·严助传》。注:“中间也。”

    攘臂于其閒。——《庄子·人间世》。司马注:“犹里也。”

    黄河远上白云间。—— 唐· 王之涣《凉州词》

    林间窥之。——唐· 柳宗元《三戒》

    草木之间。——明· 袁宏道《袁中郎全集·满井游记》

    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出于其间。——蔡元培《图画》

    (3) 又如:两地之间;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半中间;两个高楼间的小弄;两个电极间的真空

    (4) 一会儿,顷刻

    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庄子·大宗师》

    乃留止閒曰。——《战国策·秦策》

    (5) 又如:间不容息(其时间不容喘息。比喻时间短促)

    (6) 近来

    帝间颜色瘦黑。——《汉书·叙传上》

    (7) 姓(閒)

    量词

    (1) 表示房屋的量詞

    安得广厦千萬间。——唐· 杜甫《茅屋为秋風所破歌》

    (2) 又如:一间卧室;三间門面

    (3) 另見 jiàn

    (4) “间”另见 xián

    jiàn

    名词

    (1) (会意。古写作“閒”,“间”是后起字。金文,从门,从月。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开门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 jiàn) 本义:门缝)

    (2) 同本义。泛指缝隙;空隙

    閒,隙也。从門,中见月。会意。——《说文》

    有閒中也。又,閒不及旁也。——《墨子经》

    其閒不能以寸。——《孟子》

    从门閒而窥其夫。—《史记·管晏传》

    彼节者有间。——《庄子·养生主》

    以无厚入有间。

    得间奔真州。—— 宋· 文天祥《 后序》

    (3) 又如:间出(乘隙私出,微行);间缺(空隙);间蹊(小道);间径(小道;僻路)

    (4) 隔阂;嫌隙

    时将有反,事将有间。——《国语·越语下》

    (5) 间谍 。如:间使(密使);间骑(骑兵侦察员);间者(探子);间事(用间谍之事);间人(内奸)

    动词

    (1) 挑拔,使人不和

    谗人间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离间(挑拔使之不和睦);间构(离间构陷,挑拔中伤);间疏(离间);间貳(离间);间书(用以挑拔是非的信)

    (3) 拔去多余的植株、去掉多余的树(使其他的苗或树能更好地生长) 。如:间玉米苗

    (4) 隔开间隔

    枫松相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病间月。——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间行(拉开距离行进);间阔(久别;远离);间岁(隔一年);间世(隔代)

    (6) 夹杂;参杂

    中间力拉。——《虞初新志·秋声诗序》

    (7) 又如:间色(杂);间错(间杂);间编(编次杂乱);间厕(夹杂);间诂(夹注)

    (8) 非難;毁謗 。如:间然(非议);间废(不以为然而废弃);间言(非议);间非(责怪);间谤(毁谤)

    (9) 参与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10) 更迭;交替

    异才复间出,周道日惟新。——杜甫《别蔡十四著作》

    (11) 又如:间歌(古时吹笙和唱歌相交替的一种礼制);间出(隔世而出);间生(隔世而生)

    副词

    (1) 间或,断断续续

    时时而间进。——《战国策·齐策》

    间道经其门。——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间以诗记所遭。——宋· 文天祥《 后序》

    间则蹑屐。——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2) 秘密,暗中(隔开众人,使自己隐而不现)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侯生乃屏人间语。——《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另见 jiān

    英文翻译

    midpoint, space; place, locality

    方言集汇

    ◎ 粤语:gaan1
    ◎ 潮州话:gang1 旧读:gan1 ,goiⁿ1 [揭阳、潮阳]gaiⁿ1 ,goiⁿ3 [揭阳、潮阳]gaiⁿ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