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林笋

mèng lín sǔn [ meng lin sun]
繁体 孟林筍
注音 ㄇㄥˋ ㄌ一ㄣˊ ㄙㄨㄣˇ

词语释义

即孟宗竹。指三国吴孟宗哭竹生笋事。

词语解释

  1. 即孟宗竹。指 三国 吴孟宗 哭竹生笋事。

    金 段成己 《苏氏承颜堂》诗:“茁哉冬生孟林笋,圉焉日出姜泉鱼。”参见“ 孟宗竹 ”。

引证解释

⒈ 即孟宗竹。指三国吴孟宗哭竹生笋事。参见“孟宗竹”。

金段成己《苏氏承颜堂》诗:“茁哉冬生孟林笋,圉焉日出姜泉鱼。”

汉字详情

mèng [meng]
部首: 344
笔画: 8
五笔: BL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DBT
四角: 171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子,皿声。本义:妾媵生的长子称“孟”,正妻生的长子称“伯”,后来统称长子)

(2) 同本义

孟,长也。——《说文》

孟侯。——《书·康诰》

天子太子年十八曰孟侯。——《书·大传》

彼美孟姜。——《诗·郑风·有女同车》。传:“ 齐之长女。”

孟,姊也。——《方言十二》

惠公元妃孟子。——《左传·隐公元年》

胡卫道三子:孟曰宽,仲曰定,季曰宕。—— 周密《癸辛杂识前集》

(3) 又如:孟兄;孟孙;孟仲叔季(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顺次排行为大、二、三、四)

(4) 始,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

孟,始也。——《广雅》

孟春之月。——《礼记·月令》

摄提贞于孟陬兮。——《楚辞·离骚》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曹操《步出夏门行》

(5) 又如:孟月(四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孟享(帝王宗庙祭礼。因于每年的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举行,故称)

(6) 假借为“猛”。威猛

孟行以过其情,以遇其主矣。——《管子·任法》

英文翻译

first in series; great, eminent

方言集汇

◎ 粤语:maang6
◎ 客家话:[梅县腔] men5 [宝安腔] men3 [客语拼音字汇] men4 [海陆丰腔] men6 [客英字典] men5 [东莞腔] mang3 [台湾四县腔] men5 [陆丰腔] men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三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更庚二開去聲開口二等mɐŋmrangh/meanq
lín [lin]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S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D
四角: 449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2) 同本义

林,平土有丛木曰林。——《说文》

野外谓之林。——《尔雅·释地》

有鹤在林。——《诗·小雅·白华》

每大林麓。——《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

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释名》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晋· 陶潜《桃花源记》

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3) 又如:竹木林;山林(有山有树林的地方);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树林,丛林);林浪(林琅、琳琅、林郎。丛林);林麓(森林与山脚);林泉(林木与泉石);林错(林中树木交错,形容众多)

(4) 指野外或退隐的地方

富贵还乡国,光辉满旧林。——张说《和魏仆射还乡》

(5) 又如:林木(指山林田野退隐之处);林下人(退隐之人。林,指退隐之地);林丘(指隐居的地方)

(6) 泛指人或事物的会聚,汇集处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7) 又如:林府(事物众多之处);林薮(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

(8) 郊外,野外 。如:林坰(郊野。野外称林,林外称垌)

(9) 林业 。如: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

(10) 姓

形容词

(1) 众多的样子

林者,众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也。——《白虎通》

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柳宗元《贞符》

(2) 又如:林戈(如林之多。极言其多);林立(如同树林一样密密麻麻地竖立着,形容数量很多)

英文翻译

forest, grov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lam4
◎ 客家话:[东莞腔] lim2 [台湾四县腔] lim2 [梅县腔] lim2 [宝安腔] lim2 [客英字典] lim2 [沙头角腔] lim2 [客语拼音字汇] lim2 [陆丰腔] lim3 [海陆丰腔] lim2
◎ 潮州话:lim5(lîm) [澄海]ning5(nî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尋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lĭĕmlim
sǔn [sun]
部首: 624
笔画: 10
五笔: TVTR
五行:
吉凶:
仓颉: HSK
四角: 885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尹( yǐn)声。本义:竹笋)

(2) 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芽,味鲜美,可以做菜,也叫“竹笋”

筍,竹胎也。——《说文》。字亦作笋。

绚笋及蒲。——《诗·大雅·韩奕》

苞笋抽节。——左思《吴都赋》

如筀竹笋,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笋玉(喻指女人的手指);笋剥(像剥笋似地脱掉,剥光);笋枯(笋干);笋鞭(竹的地下茎);笋尖(笋的尖嫩部分);笋衣(笋壳)

(4) 竹的青皮

敷重笋席。——《书·顾命》。郑注:“析竹青皮也。”

如竹箭之有筠也。——《礼记·礼器》

(5) 又如:笋席(用篾青所编的竹席);笋鞋(以竹皮或笋壳做成的鞋)

(6) 古代悬挂钟磬等乐器的横木 。如:笋业(悬钟磬的架子);

(7) 同“榫”。器物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 。如:笋里不知卯里(这一方面不知那一方面);笋头(榫头。竹、木等器物或构件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

形容词

嫩的 。如:笋鸡;笋鸭

英文翻译

bamboo shoots

方言集汇

◎ 粤语:seon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un3 [客英字典] ca5 sun3 [陆丰腔] sun3 [宝安腔] sun3 [海陆丰腔] sun3 [梅县腔] su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七準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思尹上聲合口三等sĭuĕnsynx/svi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