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绿

nèn lǜ [nen lv]
繁体 嫩綠
注音 ㄋㄣˋ ㄌㄩ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嫩绿 nènlǜ

(1) 像刚长出的嫩叶的浅绿色

light green

词语解释

  1. 浅绿。亦指新生绿叶。

    唐 李咸用 《庭竹》诗:“嫩緑与老碧,森然庭砌中。” 宋 柳永 《西平乐》词:“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緑。” 明 魏宪 《舟中早发》诗:“嫩緑初归柳,新红浅著花。” 杨沫 《花蕊》:“那簇簇亭亭玉立的粉白相间的花瓣,彩云似的衬在嫩绿的枝头。”

引证解释

⒈ 浅绿。亦指新生绿叶。

唐李咸用《庭竹》诗:“嫩緑与老碧,森然庭砌中。”
宋柳永《西平乐》词:“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緑。”
明魏宪《舟中早发》诗:“嫩緑初归柳,新红浅著花。”
杨沫《花蕊》:“那簇簇亭亭玉立的粉白相间的花瓣,彩云似的衬在嫩绿的枝头。”

嫩绿的国语词典

清新或浅淡的绿色。

嫩绿的网络释义

嫩绿

  • 嫩绿,中国传统色彩名词,是指比较浅、比较清淡的绿色,是浅色,与深绿的区别是绿得程度不同,深绿是深色。与浅绿的不同是,它比较清新。让人感到舒适、心静。令人感到无限的生机。出处唐代李咸用,《庭竹》诗:“嫩绿与老碧,森然庭砌中。”
  • 嫩绿造句

    学校操场旁的柳树吐出了嫩绿的小芽。
    小草,你的身躯虽然很小,看起来很瘦弱,你虽然常常被人忘却,你却从不计较,还是依然为我们释放着一丝丝嫩绿。
    窗外春雨绵绵,那一株株嫩绿的生命,茁壮成长。
    看溪水中,那一簇簇嫩绿的小草,向柔软的绸带,像坚强的轻叶,一会儿在水面上轻盈的卷曲浮动,一会儿又舒展开来,比画的还要美。
    春天是温暖的,嫩绿的,醉人的,喜悦的。
    嫩绿的小草扭动着纤细的身躯,从地下钻了出来。
    一只青鸟欢呼着从窗前掠过,引得无数文人为之神魂颠倒,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能给困倦的大地带来清醒的嫩绿,生是热爱。
    繁茂的枝叶上荡漾着翡翠般的嫩绿。
    春风吹来,嫩绿的小草破土而出。
    溪水中,一簇簇嫩绿的小草,像柔软的绸带,一会儿在水面上轻盈地浮着动,一会儿又舒展开来,比画的还要美。
    当春的长笛在天地间奏响第一支歌时,绿地上冒出来一簇簇嫩绿的小草,在微风中搔首弄姿,可爱极了。
    爬山虎的叶子刚长出来是嫩红的,不几天就变成嫩绿的了。
    春天是温暖的,嫩绿的,生机的。
    那硕大的瓜果,那嫩绿的蔬菜,发出清香,沁人肺腑,给人以兴奋的感觉。
    春天来了,在一片辽阔的土地上,有一根嫩绿的小草透到地面上来呼吸新鲜室空气。
    在祖国的南方,点缀锦绣山河风光的,不是清脆的鸟鸣,而是嫩绿的新叶。
    漫步在水泥路上,道路两旁的草坪里,嫩绿的小草破土而出,有的已经完全钻出了地面,有的只露出了半个脑袋,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愿你像颗种子,勇敢地冲破泥沙,将嫩绿的幼芽伸出地面,指向天空。愿你的每一天都如画一样的美丽!生日快乐。
    春天,冰雪刚刚融化,小草就从大地母亲的怀抱里伸出嫩绿的小脑袋,是春光变得迷人,使大地更加年轻。夏天。
    春风吹来,柳树吐出一片片嫩绿的新叶。

    汉字详情

    nèn [nen]
    部首: 323
    笔画: 14
    五笔: VGK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VDLK
    四角: 4844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女,敕声。本义:物初生时的柔弱娇嫩状)

    (2) 同本义

    萝短未中揽,葛嫩不任牵。——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

    (3) 又如:嫩萼;嫩蕊(含苞欲放的花);嫩箭(兰花新抽的花茎);嫩叶

    (4) 指某些食物烹调时间短、容易咀嚼 。如:嫩汤(刚沸微冒气泡的水);肉片炒得很嫩;嫩牛排

    (5) 柔弱,娇气 。如:嫩艳(娇艳);小孩子肉皮儿嫩

    (6) 指事物尚处在开始或轻微的状态

    桂花养魄嫩寒生。——柳贯《中秋待月不见》

    春禽处处讲新声,烟草欣欣贺嫩晴。——杨万里《春暖郡圃散策》

    (7) 又如:嫩晴;嫩水(春水);嫩凉(微凉;初凉);嫩风(微风);嫩约(不坚牢的信约);嫩日(不强烈的阳光)

    (8) 又指颜色新鲜浅淡。如:嫩碧(浅绿;新绿);嫩鹅黄(像小鹅绒毛的浅黄色;鹅黄酒)

    (9) 年幼 。如:不老也非嫩;嫩妇女子(年轻妇女)

    (10) 不老练;缺乏实际经验

    工画山水,体近 高克明而笔墨差嫩。——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11) 又如:资格嫩;干这种事情他还是一个嫩手

    英文翻译

    soft, tender, delicate; young

    方言集汇

    ◎ 粤语:nyun6
    ◎ 客家话:[梅县腔] nun5 [陆丰腔] nun6 [客英字典] nun5 [海陆丰腔] nun6 [客语拼音字汇] nun4 [东莞腔] lun3 [宝安腔] lun3 [台湾四县腔] nun5
    ◎ 潮州话:lung3(lùng) [揭阳、潮阳]nung3(nù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六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奴困去聲合口一等nuənnuonh/nuonn
    lǜ,lù [lv,lu]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VI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NME
    四角: 27199

    详细解释

    名词

    (1) 通“菉”。一种野菜

    终朝采绿,不盈一掬。——《诗·小雅·绿竹猗猗》

    (2) 帝王受命的符箓。后作“箓”

    河出绿图,地出乘黄。——《墨子》

    (3) 又用于绿林(绿林山)、绿营(清代汉人地方武装)、鸭绿江等

    (4) 另见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录声。本义:青中带黄的颜色)

    (2) 同本义

    绿,帛青黄色也。——《说文》

    君朱绿。——《礼记·玉藻》

    绿叶素荣。——《楚辞·橘颂》。注:“犹青也。”

    绿车名曰皇孙车。天子有孙,乘之以从。——蔡邕《独断》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水绿(浅绿色);碧绿(青绿色);绿耳(骏马名。为“周穆王”八骏之一。因其毛为绿色,故名);绿竹(绿色的竹子);绿沈(浓绿色,深绿色。凡弓、枪衣甲及其它器物饰以绿漆或为绿色的都可加上绿沈二字);绿波(碧波,澄绿的水波);绿衫(“唐”时低层官吏所穿的绿色衣衫)

    (4) 颜色昏暗,乌黑色

    绿云扰扰。——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绿鬓(乌黑而光亮的鬓发。引申为青春年少的容颜);绿媛(有乌黑头发的美女);绿云(女子乌黑光亮的秀发)

    动词

    (1) 呈现绿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又如:绿化(种植花、草、树木,使周围一片碧绿,在城市可以使环境优美卫生,在山区可防止水土流失);绿浮(指绿茶泡出的液汁);绿油(用油彩饰为绿色);绿意(指春天草木葱翠的气象);绿威威(形容呈现一片绿色)

    (3) 另见

    英文翻译

    green; chlorine

    方言集汇

    ◎ 粤语:luk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