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祸

jià huò [ jia huo]
繁体 嫁禍
注音 ㄐ一ㄚˋ ㄏㄨㄛˋ

词语释义

谓移祸于人。

词语解释

  1. 谓移祸于人。

    《史记·张仪列传》:“割 楚 而益 梁 ,亏 楚 而适 秦 ,嫁祸安国,此善事也。” 宋 陆游 《上殿札子一》:“凡嫁祸平人,諉罪僮奴者,皆有司为之道地也。”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六章:“犯罪者嫁祸于他的仇人。”

引证解释

⒈ 谓移祸于人。

《史记·张仪列传》:“割楚而益梁,亏楚而适秦,嫁祸安国,此善事也。”
宋陆游《上殿札子一》:“凡嫁祸平人,諉罪僮奴者,皆有司为之道地也。”
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六章:“犯罪者嫁祸于他的仇人。”

嫁祸的国语词典

把自己应负的罪责,转移给他人。

嫁祸的网络释义

嫁祸 (席绢小说)

  • 学校里的“大姐头”孙琳琳毕业后在一栋摇摇欲坠的危楼中成立“老孙工作室”侦破案件。品学兼优、不曾令师长寡母担心过的好孩子钟蔚泱,自己“不务正业”在繁华过度的城市一角开了一家“单身落难PUB”,他的生命因为和孙琳琳在高中时代的一段偶遇而彻底改变。原来,他们当年曾经有“一纸婚书”,一时冲动的结婚,然后分道扬镳。十年之后两人再次相遇,孙琳琳不得不面对当年夺走她心的“天之骄子”
  • 嫁祸 (词语释义)

  • 嫁祸是指把自己做过但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说是别人做的。
  • 嫁祸造句

    严冬做了坏事总要想方设法地嫁祸给别人。
    虽然我和他有仇有怨,但嫁祸他人的事我不愿做。
    他常常嫁祸于人以逃脱惩罚。
    这个事的责任本来应该由你承担,你却推到别人身上,嫁祸于人,这样做是十分可耻的。
    为了嫁祸于人,他撒了个弥天大谎。
    他想嫁祸于人,真卑鄙!
    为了嫁祸于人,他们竟撒了个弥天大谎。
    经检察院批准,依法逮捕了这个纵火盗窃、又嫁祸于人的犯罪分子。
    这种嫁祸于人的手法,也太卑鄙了。
    虽然我和他有仇有怨,但嫁祸于人的事我不愿做。
    天下诸侯者对各自分封都心怀不满,项羽借机除去心怀鬼胎的义帝嫁祸于齐王田荣。
    取出这枚令牌,我不是要居功自傲,只想说,任何人也休想随意栽赃嫁祸。
    一是杀死郡主,为表妹如花撑腰出气,二是嫁祸于暗月组织,破坏暗月与朝廷的关系;三是取悦于徐景文,求得他在人脉和金钱上的支持。
    不过,批评者斥责新纳粹分子只是嫁祸于无辜者,让他们成为代罪羔羊,乘机痛殴他们一番。
    这个狡猾的小偷,偷了人家的钱后,还贼喊捉贼,嫁祸于人。
    原来这大悲灵机一动,想出了嫁祸他人的法子,得以脱困。
    金格尔嫁祸于人,给人带来生死之变,血光之灾,他却若无其事,毫不羞惭。
    可是我没有暴露啊,我都已经嫁祸他人了。
    泰云安想屠城根本是不可能,但是把相关人员杀了,再嫁祸那些抢夺钱财的流氓。
    苏联对此矢口否认,指责德国嫁祸于人,并同要求查明真相的波兰在伦敦的流亡政府断交。

    汉字详情

    jià [jia]
    部首: 323
    笔画: 13
    五笔: VPEY
    五行:
    仓颉: VJMO
    四角: 434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女,家声。本义:女子出嫁)

    (2) 同本义(跟“娶”相对)

    嫁,女适人也。——《说文》

    归妹。——《易·序卦》。虞注:“嫁,归也。”

    子嫁反。——《仪礼·丧服》。虞注:“凡女行于大夫以上曰嫁,行于士庶曰适人。”

    自彼殷商,来嫁于 周。——《诗·大雅·大明》

    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史记·滑稽列传》

    (3) 又如:嫁杏(比喻婚期);嫁子(嫁出的女儿;孪生的女儿);嫁娶(嫁女与娶妇);嫁殇(男子未满十九岁而死,死后女子才嫁之为妻)

    (4) 往,赴

    列子居 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将嫁于卫。——《列子·天瑞》

    (5) 又如:嫁怨(转怨于他人);嫁祸(将灾祸转移给他人);嫁罪(转移罪责);嫁名(假借名义);嫁非(委过)

    (6) 卖;售

    以嫁之齐也。——《战国策·西周策》

    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者,必是家也。——《韩非子·六反》

    (7) 嫁接 。如:嫁李;嫁杏

    英文翻译

    to marry, give a daughter in marriage

    方言集汇

    ◎ 粤语:gaa3
    ◎ 客家话:[梅县腔] ga5 [海陆丰腔] ga5 [客语拼音字汇] ga4 [台湾四县腔] ga5 [客英字典] ga5 [宝安腔] ga5 [沙头角腔] ga5 [东莞腔] ga5 [陆丰腔] ga5
    ◎ 潮州话:gê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訝麻二開去聲開口二等kakrah/keah
    huò [huo]
    部首: 431
    笔画: 11
    五笔: PYKW
    五行:
    仓颉: IFROB
    四角: 36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示,楇( kuā)声。本义:灾祸,祸患)

    (2) 同本义

    禍,害也。神不福也。——《说文》

    禍灾杀礼。——《周礼·掌客》

    禍兮福所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逆其类者谓之禍。——《荀子·天论》

    来不由我,古谓之祸。——《论衡·累害》

    鱼无失水之祸。——《韩非子·大体》

    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韩非子·十过》

    近者祸及身。——《战国策·赵策》

    不能为祸。——《淮南子·人间训》

    祸且及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

    祸至无日。——《资治通鉴》

    文人画士之祸。——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祸及枯骨。——《广东军务记》

    (3) 又如:祸基(灾祸根由);祸不旋踵(比喻祸害来势迅猛,连脚后跟都来不及掉转);祸至无日(比喻祸患的急迫);祸中有福(不幸中有幸)

    (4) 罪

    罪祸有律。——《荀子·成相》。注:“祸,亦罪也。”

    (5) 灾荒之处

    有祸则反。——《太玄经·玄文》

    动词

    (1) 作祸;加害

    子木有祸人之心, 武有仁人之心。——《左传·昭公元年》

    (2) 又如:祸国(加害于国);祸国殃民;祸世(危害社会);祸计(恶计);祸人(害人)

    (3) 遭难;受害

    刘恭见 赤眉众乱,知其必败,自恐兄弟俱祸。——《后汉书》

    英文翻译

    misfortune, calamity, disaster

    方言集汇

    ◎ 粤语:wo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