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枣

jià zǎo [ jia zao]
繁体 嫁棗
注音 ㄐ一ㄚˋ ㄗㄠˇ

词语释义

1.用斧背在枣树基部或分枝处环周捶打,使枝干韧皮受损,阻止其地上部分养分向下输送,以促进其开花,提高座果率。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用斧背在枣树基部或分枝处环周捶打,使枝干韧皮受损,阻止其地上部分养分向下输送,以促进其开花,提高座果率。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枣》:“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斑駮椎之,名曰‘嫁枣’。”

引证解释

⒈ 用斧背在枣树基部或分枝处环周捶打,使枝干韧皮受损,阻止其地上部分养分向下输送,以促进其开花,提高座果率。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枣》:“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斑駮椎之,名曰‘嫁枣’。”

嫁枣的网络释义

嫁枣

  • 拼音:jià zǎo
  • 注音:ㄐㄧㄚˋ ㄗㄠˇ
  • 嫁枣(嫁枣)
  • 用斧背在枣树基部或分枝处环周捶打,使枝干韧皮受损,阻止其地上部分养分向下输送,以促进其开花,提高座果率。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枣》:“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斑驳椎之,名曰‘嫁枣’。”
  • 汉字详情

    jià [jia]
    部首: 323
    笔画: 13
    五笔: VPEY
    五行:
    仓颉: VJMO
    四角: 434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女,家声。本义:女子出嫁)

    (2) 同本义(跟“娶”相对)

    嫁,女适人也。——《说文》

    归妹。——《易·序卦》。虞注:“嫁,归也。”

    子嫁反。——《仪礼·丧服》。虞注:“凡女行于大夫以上曰嫁,行于士庶曰适人。”

    自彼殷商,来嫁于 周。——《诗·大雅·大明》

    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史记·滑稽列传》

    (3) 又如:嫁杏(比喻婚期);嫁子(嫁出的女儿;孪生的女儿);嫁娶(嫁女与娶妇);嫁殇(男子未满十九岁而死,死后女子才嫁之为妻)

    (4) 往,赴

    列子居 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将嫁于卫。——《列子·天瑞》

    (5) 又如:嫁怨(转怨于他人);嫁祸(将灾祸转移给他人);嫁罪(转移罪责);嫁名(假借名义);嫁非(委过)

    (6) 卖;售

    以嫁之齐也。——《战国策·西周策》

    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者,必是家也。——《韩非子·六反》

    (7) 嫁接 。如:嫁李;嫁杏

    英文翻译

    to marry, give a daughter in marriage

    方言集汇

    ◎ 粤语:gaa3
    ◎ 客家话:[梅县腔] ga5 [海陆丰腔] ga5 [客语拼音字汇] ga4 [台湾四县腔] ga5 [客英字典] ga5 [宝安腔] ga5 [沙头角腔] ga5 [东莞腔] ga5 [陆丰腔] ga5
    ◎ 潮州话:gê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訝麻二開去聲開口二等kakrah/keah
    zǎo [zao]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GMI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DBY
    四角: 503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双朿( )。朿,木芒。枣树多刺。本义:枣树)

    (2) 同本义

    枣,羊枣也。——《说文》

    枣有十一名,羊枣其一也。——《尔雅》

    衣巾落枣花。——宋· 苏轼《浣溪沙》

    (3) 枣树所结的果实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豳风·七月》

    梨栗枣柿。——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又如:枣核(枣子的核);枣菜(枣子与蔬菜);枣脯(枣子制成的果干);枣榛(枣子与榛子);枣实(枣子);枣蔬(枣子与蔬菜)

    英文翻译

    date tree; dates, jujubes;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zou2
    ◎ 潮州话:zo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