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妆

jià zhuang [jia zhuang]
繁体 嫁妝
注音 ㄐ一ㄚˋ ㄓㄨㄤ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嫁妆 jiàzhuāng

(1) 妇女在结婚时带到她丈夫家里的钱、物

maritage;dowry;trousseau

词语解释

  1. 见“ 嫁装 ”。

引证解释

⒈ 见“嫁装”。

嫁妆的国语词典

女子出嫁时随带的物品。

嫁妆的网络释义

嫁妆 (汉语词语)

  • 嫁妆是女子出嫁时,娘家为新娘准备的结婚用品,如车子房子、衣被、家具及其他用品。各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其所准备的嫁妆也会不同。在古代嫁妆是女人和丈夫的私人物品,又称为“陪嫁”。
  • 嫁妆造句

    土地婆的嫁妆,满箱子金灿灿,有“金银珠宝”,还有“金龙”、“金凤”,这些将来要摆在庙里帮信众招财进福。
    大头见缝插针,不插几句就受不了,还替高宗惋惜道“可惜辛苦一代王朝,却给鬼子作了嫁妆。
    胡国华把家中最后的一对檀木箱子卖了两块银洋,这箱子是他母亲的嫁妆,一直想留个念想,没舍得典当。
    这时两旁一阵哗然,原来谢可儿不错啊,虽说收了两万,可这谢小嫦也确实值这个价,还要送陪嫁妆奁,真是有些误会她了。
    嫁妆跟随妇女由娘家到婆家,成为她们在新家庭中的“私产”。
    婚礼以后的最初几个月,她要继续住在自己的娘家,以便准备嫁妆,以便接受母亲关于怎样做一个贤妻良母的培训和教诲。
    嫁妆越多,床上的荆棘也就越多。乔治·赫伯特 
    这张银行卡,是我们两口子省吃俭用存下来的,本来就是要给雅彤的嫁妆,现在给你,就当误工费了。
    我也曾备下三十三城嫁妆,预备嫁我价值连城的掌珠。书海沧生 
    美人的嫁妆在她自己的脸上。伊莎贝拉 
    隔天,牛郎与织女闪电结婚。玉帝还送了牛当嫁妆。
    要是她看到达西先生对她的爱有这样的一半,她就要办嫁妆了。
    无娒末总实概个,四百块洋钱陆里好办嫁妆嗄!我想末,先去借得来办舒齐仔,等俚拿仔盘里个银两来末,再去还。
    但旧社会的风气、规例,办嫁妆的奢侈程度却令现代人难以置信。
    新郎的晚辈侄子随车“压车”,并负责带回灯盆等嫁妆,也称端灯盆。
    我爸爸之前说过,如果我妈妈哪天看他不顺眼改嫁了,他就去当嫁妆。随侯珠 
    在其妻自备的帐檐、刺绣长条枕套等嫁妆中,用来装饰洞房的“早生贵子、五子登科”等剪纸栩栩如生。
    这位姓许的先生说,女儿年底结婚,这时候办嫁妆也不算太早。
    这几辆兰博车也是嫁妆的一部分!
    怎么了?我这模样委曲你了?我爹陪了二十万贯的嫁妆,薄了你了?跟着你图个甚?就过这狗颠屁股的日子?

    汉字详情

    jià [jia]
    部首: 323
    笔画: 13
    五笔: VPEY
    五行:
    仓颉: VJMO
    四角: 434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女,家声。本义:女子出嫁)

    (2) 同本义(跟“娶”相对)

    嫁,女适人也。——《说文》

    归妹。——《易·序卦》。虞注:“嫁,归也。”

    子嫁反。——《仪礼·丧服》。虞注:“凡女行于大夫以上曰嫁,行于士庶曰适人。”

    自彼殷商,来嫁于 周。——《诗·大雅·大明》

    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史记·滑稽列传》

    (3) 又如:嫁杏(比喻婚期);嫁子(嫁出的女儿;孪生的女儿);嫁娶(嫁女与娶妇);嫁殇(男子未满十九岁而死,死后女子才嫁之为妻)

    (4) 往,赴

    列子居 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将嫁于卫。——《列子·天瑞》

    (5) 又如:嫁怨(转怨于他人);嫁祸(将灾祸转移给他人);嫁罪(转移罪责);嫁名(假借名义);嫁非(委过)

    (6) 卖;售

    以嫁之齐也。——《战国策·西周策》

    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者,必是家也。——《韩非子·六反》

    (7) 嫁接 。如:嫁李;嫁杏

    英文翻译

    to marry, give a daughter in marriage

    方言集汇

    ◎ 粤语:gaa3
    ◎ 客家话:[梅县腔] ga5 [海陆丰腔] ga5 [客语拼音字汇] ga4 [台湾四县腔] ga5 [客英字典] ga5 [宝安腔] ga5 [沙头角腔] ga5 [东莞腔] ga5 [陆丰腔] ga5
    ◎ 潮州话:gê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訝麻二開去聲開口二等kakrah/keah
    zhuāng [zhuang]
    部首: 323
    笔画: 6
    五笔: UVG
    五行:
    吉凶:
    仓颉: LMV
    四角: 341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女,爿( pán)声。本义:梳妆打扮)

    (2) 同本义

    妝,饰也。——《说文》。字亦作娤。

    不待饰装(妆)。——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靓莊(妆)刻饰。——司马相如《上林赋》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唐· 白居易《琵琶行》

    (3) 又

    梦啼妆泪红阑干。

    绿云扰扰,开妆镜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鬓衰颜不复妆。——鲍照《拟行路难》

    想着他眉儿浅浅描,脸儿淡淡妆。——王实甫《西厢记》

    (4) 又如:妆束(打扮的样式);妆台(妇女梳妆用的镜台。亦借指闺房);妆严(妆束;打扮)

    (5) 假装。同“装”

    叉手躬身,妆聋做哑。——王实甫《西厢记》

    (6) 又如:妆谎子(装腔,作假);妆晃(装门面,摆样子)

    名词

    (1) 女子身上的妆饰、脂粉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乐府诗集·木兰诗》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杜甫《新婚别》

    (2) 又如:艳妆;浓妆;妆光(盛装的容貌);妆盒(盛梳妆品的盒子);妆泪(女子的粉泪);妆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等物)

    (3) 演员身上的装饰 。如:卸妆

    (4) 装饰的式样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啼妆自俨然。——唐· 李群玉《黄陵庙》

    (5) 又如:宣和妆;宫样十八九妆;妆束(服饰);妆梳(梳妆打扮的款式);妆饰(打扮的样式)

    英文翻译

    to adorn oneself, dress up, use make-up

    方言集汇

    ◎ 粤语:zo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