媢忌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嫉妒。
《新唐书·房玄龄传》:“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 宋 无名氏 《梅妃传》:“议者谓或覆宗,或非命,均其媢忌自取。”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王公墓志铭》:“然揣摩者私料公厚 钱 甚,媢忌者因掎公以撼 钱 。”
指嫉妒的人。
《新唐书·刘洎传赞》:“然性刚疏,辅太子,欲身任安危,以言掩其众,为媢忌所乘,卒陷罪诛。”
引证解释
⒈ 嫉妒。
引《新唐书·房玄龄传》:“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
宋无名氏《梅妃传》:“议者谓或覆宗,或非命,均其媢忌自取。”
宋叶适《朝议大夫王公墓志铭》:“然揣摩者私料公厚钱甚,媢忌者因掎公以撼钱。”
⒉ 指嫉妒的人。
引《新唐书·刘洎传赞》:“然性刚疏,辅太子,欲身任安危,以言掩其众,为媢忌所乘,卒陷罪诛。”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男子嫉妒妻妾 。如:媢怨(嫉妒怨恨);媢功(嫉妒别人的功劳);媢忌(嫉妒);媢妒(嫉妒);媢恨(嫉妒怨恨)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mau5 [台湾四县腔] mo5 mau5 [客英字典] mau5 [海陆丰腔] mo6 mau6
◎ 潮州话:mau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蓩 | 武道 | 明 | 豪 | 上聲 | 晧 | 開口一等 | 豪 | 效 | maux/mav | mɑ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己声。本义:憎恨)
(2) 同本义
忌,憎恶也。——《说文》
而忌处者。——《国语·晋语》
不克不忌。——《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
子将助天为虐,不忌其不祥乎?——《国语·越语》
(3) 又如:忌恶(憎恶坏人坏事);忌愤(怨愤,嫉恨)
(4) 嫉妒
操虽称美,心甚忌之。——《三国演义》
(5) 又如:忌前(妒嫉贤才);忌妇(妒妇,善妒的妻子);忌克(忌妒他人才能而想超过他);忌才(嫉妒他人的才华或才能)
(6) 禁忌;忌讳
公室卑则忌直言。——《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忌怒,则能害己。——《韩非子·说疑》
(7) 又如:忌三房(迷信者认为生病的人忌进新房、产房和灵房);忌作(唐宋习俗谓春、秋社日停做针线);忌针(阴历正月忌动针线);忌惮儿(忌讳害怕)
(8) 顾忌
贪吏害民无所忌。——白居易《采诗官》
(9) 又如:忌畏(畏惧害怕);忌惮遮拦(顾虑遮掩);忌器(有所顾忌)
名词
先辈去世的日子,古时每逢这一天,家人忌饮酒作乐,所以叫“忌日” 。如:死忌;忌时(迷信指禁忌的时日);忌讳(先王的死日与名字);忌日;忌月(旧称父母死亡的月份)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6 [客英字典] ki3 ki5 [宝安腔] ki3 [梅县腔] ki3 [沙头角腔] ki3 [客语拼音字汇] gi4 ki4 [陆丰腔] ki6 [东莞腔] gi5 [台湾四县腔] ki5
◎ 潮州话:gi6(kĭ) ki7(khī)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忌 | 渠記 | 羣 | 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gih/gi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