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骨

mèi gǔ [ mei gu]
注音 ㄇㄟˋ ㄍㄨˇ

词语释义

媚骨 mèigǔ

(1) 比喻奉承阿谀的气质、品格

奴颜媚骨
obsequiousness

词语解释

  1. 比喻奉承阿谀的气质、品格。

    陈子范 《有感》诗之二:“生无媚骨艰逢世,死有餘羞枉出山。”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十二:“ 鲁迅 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2. 喻书法笔力柔媚。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书法》:“ 卜中立 行书师章草,简劲无媚骨。”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奉承阿谀的气质、品格。

陈子范《有感》诗之二:“生无媚骨艰逢世,死有餘羞枉出山。”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十二:“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⒉ 喻书法笔力柔媚。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书法》:“卜中立行书师章草,简劲无媚骨。”

媚骨的国语词典

比喻奉承阿谀的品格。

如:「为人宜直道而行,岂可屈膝媚骨?」

媚骨的网络释义

媚骨

  • 媚骨,读音mèi gǔ,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谄媚的性格。
  • 媚骨造句

    瞧他那媚骨相,准不是个好东西。
    她最瞧不起那些奴颜媚骨、逢迎拍马的人。
    瞧他一副奴颜媚骨嘴脸就让人讨厌。
    一个外交官,一丝一毫的奴颜媚骨,都会给一个民族带来极大的耻辱。
    眉眼含情,娇艳动人,一派风流媚惑之姿,人还是那个人,可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一样,就好像一夕之间长大了,少了少女的青涩,多了女子的风情之姿。真正的天生媚骨,只盈盈一立,就能让人失心魄。
    他在反动统治阶级面前没有丝毫的奴颜与媚骨。
    软骨头多谀辞,媚骨只会花说柳说,直言不讳需铮铮铁骨。
    我便想到,您相公门下有许多夜来乞求的官吏,他们的媚骨巧舌要比钱秃子高明十倍。
    传说中,妖后妲己就是一个具有九天媚骨的人,她以一人之力,就把整个诺大的商朝给搞得乌天黑地的。
    假如莪是你,莪会奴颜媚骨,大概被闪电击倒。
    黑鸣凤如获至宝,立刻闭关,开始修炼“媚骨诀”。
    后代人腰间都没生傲骨,生的都是媚骨。
    而越是在上官面前奴颜媚骨的官,在下属和黎民百姓面前越是腆着肚子拿腔作势。
    奴颜媚骨者向来就有,今后也永远会有。
    一生无媚骨,至死不饶罪。
    总爱幻想,远去的朝代里,一个女子最深邃的寂寞,是窗前花开遍,雁声风处断,她依旧日日咿呀嗅红妆,面容盈盈一水,媚骨生绣,清香细身。白音格力。
    我出名时既没有出卖过朋友,也没有奴颜媚骨地讨好过别人。
    昨天,是十万座城池,云上建亭,九千行白鸟,八百里尘土埋媚骨,七十年不停相遇,依然于六朝华都,却回眸一笑五蕴皆空,四时衣上起风尘,三生三世三弦音,弹破江湖两相忘,一朝风起一朝白露为霜。白音格力。
    有尊严的人,不奴颜媚骨,有尊严的人,不摇尾乞怜,有尊严的人,不妄自菲薄。
    晴雯在大观园里是公认的最俏丽的丫头,也是曹雪芹所塑造的奴婢群体中最少奴颜媚骨、最不乖觉或说最不守本分的女奴。

    汉字详情

    mèi [mei]
    部首: 323
    笔画: 12
    五笔: VN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VAHU
    四角: 4746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女,眉声。“眉”也有示意作用,表示以目媚人。本义:爱;喜爱)

    (2) 同本义

    媚,说也。——《说文》

    思媚周姜。——《诗·大雅·思齐》。传:“爱也。”

    媚兹一人。——《诗·大雅·下武》

    (3) 又如:媚子(所爱之人;爱子);媚好(爱悦);媚靥(女子两颊讨人喜欢的酒窝)

    (4) 逢迎取悦

    人服媚之如是。——《左传·宣公三年》

    若是乃能媚于神。——《国语·周语》

    吴音相媚好。—— 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自媚于众。——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欲媚上官。——《聊斋志异·促织》

    甘言媚词。——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5) 又如:谄媚(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媚上(取悦主上);媚色(取悦于人的神态);媚世(讨好世俗的人);媚抚(抚爱;取悦);媚术(逢迎谄媚的伎俩);媚爱(取悦;取宠);媚灶(比喻阿附权贵)

    形容词

    (1) 姿态可爱,侧重于婀娜多姿,逗人爱

    媚,美也。——《尔雅》

    媚,好也。——《广雅》

    烟视媚行。——《吕氏春秋·不屈》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陆机《文赋》

    绿筱(竹)媚清涟。——谢灵运《过始宁墅》

    (2) 又如:明媚(景物鲜明可爱;眼睛明亮动人);媚好(美好;娇美);媚秀(娇美秀丽);媚曼(娇美);媚景(谓春景;美好的景物);媚娇(容貌声音妩媚动人);媚趣(优美动人的意趣)

    (3) 假借为“魅”。具有魅力,具有诱惑力或吸引力的

    鬼媚不能欺。——《列子·方命》

    (4) 又如:媚人的景色

    英文翻译

    charming, attractive; flatter

    方言集汇

    ◎ 粤语:mei4 mei6
    ◎ 客家话:[梅县腔] mi5 [宝安腔] mi2 [客语拼音字汇] mi2 [海陆丰腔] mi6 [客英字典] mi5 [东莞腔] mi2 [台湾四县腔] m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明祕脂B開去聲開口三等脂Bmiih/myhmi
    gǔ,gū [gu]
    部首: 902
    笔画: 9
    五笔: ME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BB
    四角: 77227

    详细解释

    (1) ——表示声、形、动作。如:骨都都(形容连续不断向外冒);骨骨农农(咕咕哝哝;嘀嘀咕咕);骨辘辘(象声词。滚动声)

    (2) 另见

    名词

    (1) (会意。从冎( guǎ),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

    (2) 同本义

    骨,肉之覈也。——《说文》

    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风生木与骨。——《管子·四时》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战国策·燕策》

    以刀刺骨。——《韩非子·安危》

    而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骨头,脊椎动物的骨骼的各个坚硬的部分。解剖学名词。如:骨空(即骨孔);骨腔;尺骨;肋骨;龙骨(鸟类的胸骨);听骨;颌骨

    (4) 比喻在物体内部支撑的架子。如:钢骨水泥;船的龙骨;主心骨;骨扇(折扇)

    (5) 人的躯干 。如:骨相(依人的骨胳与相貌,可推测其穷通祸福之五星);骨骸(形体)

    (6) 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骨殖;骨朽(死亡已久)

    (8) 人的品质、气概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唐· 杜甫《送孔巢父发游江东兼呈李白》

    (9) 又如:傲骨;媚骨;骨清(超凡脱俗,具有神仙资质);骨格(品德;气度)

    (10) 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蓬莱文章 建安骨,中间 小谢又清发。—— 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 又如:骨格(诗文的体式和风格);风骨(诗文雄健有力的风格)

    (12) 比喻刚毅正直 。如:骨直(躯干挺直。比喻刚正强毅);骨鲠之臣(刚正直谏之臣)

    (13) 比喻瘦劲的书体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引 南朝梁· 袁昂《古今书评》

    (14) 又如:骨力

    (15) 另见

    英文翻译

    bone; skeleton; frame, framework

    方言集汇

    ◎ 粤语:gwat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t7 [客语拼音字汇] gud5 [海陆丰腔] gut7 [客英字典] gwut7 [台湾四县腔] gut7 [东莞腔] gut7 [宝安腔] gut7 [陆丰腔] gut7 [梅县腔] gu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忽入聲合口一等kuotkuə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