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笔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娟柔的字体。
清 钮琇 《觚賸·延平女子》:“邮亭旅舍,好事者往往贋为巾幗之语,书以媚笔,以资过客传诵。”
引证解释
⒈ 谓娟柔的字体。
引清钮琇《觚賸·延平女子》:“邮亭旅舍,好事者往往贋为巾幗之语,书以媚笔,以资过客传诵。”
媚笔的网络释义
媚笔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女,眉声。“眉”也有示意作用,表示以目媚人。本义:爱;喜爱)
(2) 同本义
媚,说也。——《说文》
思媚周姜。——《诗·大雅·思齐》。传:“爱也。”
媚兹一人。——《诗·大雅·下武》
(3) 又如:媚子(所爱之人;爱子);媚好(爱悦);媚靥(女子两颊讨人喜欢的酒窝)
(4) 逢迎取悦
人服媚之如是。——《左传·宣公三年》
若是乃能媚于神。——《国语·周语》
吴音相媚好。—— 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自媚于众。——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欲媚上官。——《聊斋志异·促织》
甘言媚词。——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5) 又如:谄媚(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媚上(取悦主上);媚色(取悦于人的神态);媚世(讨好世俗的人);媚抚(抚爱;取悦);媚术(逢迎谄媚的伎俩);媚爱(取悦;取宠);媚灶(比喻阿附权贵)
形容词
(1) 姿态可爱,侧重于婀娜多姿,逗人爱
媚,美也。——《尔雅》
媚,好也。——《广雅》
烟视媚行。——《吕氏春秋·不屈》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陆机《文赋》
绿筱(竹)媚清涟。——谢灵运《过始宁墅》
(2) 又如:明媚(景物鲜明可爱;眼睛明亮动人);媚好(美好;娇美);媚秀(娇美秀丽);媚曼(娇美);媚景(谓春景;美好的景物);媚娇(容貌声音妩媚动人);媚趣(优美动人的意趣)
(3) 假借为“魅”。具有魅力,具有诱惑力或吸引力的
鬼媚不能欺。——《列子·方命》
(4) 又如:媚人的景色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mi5 [宝安腔] mi2 [客语拼音字汇] mi2 [海陆丰腔] mi6 [客英字典] mi5 [东莞腔] mi2 [台湾四县腔] m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郿 | 明祕 | 明 | 脂B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脂B | 止 | miih/myh | m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竹,从聿。“聿”(
),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2) 同本义
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说文》。按,此 秦制字。 秦以竹为之,加竹。
史载笔,士载言。——《礼记·曲礼》
不能竟书而搁笔。——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
(4) 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品 。如:笔圣(超绝凡常的书法家);笔精(指文章精妙)
(5) 散文,相对诗而言 。如:笔文(书面文辞);笔述(文字记述)
(6) 笔迹。指组成汉字的点、横、直、钩、撇、捺等而言。亦指字迹 。如:“天”字有四笔;笔形(笔画的形状);笔脚(字迹;笔迹)
(7) 笔法。曲笔,伏笔
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蔡元培《图画》
动词
(1) 书写;记载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
(2) 又如:代笔;笔资(笔头上的功夫);笔吏(专门抄写文字的小吏)
量词
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