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曼

mèi màn [ mei man]
注音 ㄇㄟˋ ㄇㄢˋ

词语释义

娇美。

词语解释

  1. 娇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织成》:“呼女出见,年十五六已来,媚曼风流,更无伦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童去少时,二美人入。一细长,如弱柳;一身短,齿最稚;媚曼双絶。”

引证解释

⒈ 娇美。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织成》:“呼女出见,年十五六已来,媚曼风流,更无伦比。”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道士》:“童去少时,二美人入。一细长,如弱柳;一身短,齿最稚;媚曼双絶。”

媚曼的网络释义

媚曼

  • 媚曼
  • 娇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织成》:“呼女出见,年十五六已来,媚曼风流,更无伦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童去少时,二美人入。一细长,如弱柳;一身短,齿最稚;媚曼双绝。”
  • 汉字详情

    mèi [mei]
    部首: 323
    笔画: 12
    五笔: VN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VAHU
    四角: 4746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女,眉声。“眉”也有示意作用,表示以目媚人。本义:爱;喜爱)

    (2) 同本义

    媚,说也。——《说文》

    思媚周姜。——《诗·大雅·思齐》。传:“爱也。”

    媚兹一人。——《诗·大雅·下武》

    (3) 又如:媚子(所爱之人;爱子);媚好(爱悦);媚靥(女子两颊讨人喜欢的酒窝)

    (4) 逢迎取悦

    人服媚之如是。——《左传·宣公三年》

    若是乃能媚于神。——《国语·周语》

    吴音相媚好。—— 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自媚于众。——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欲媚上官。——《聊斋志异·促织》

    甘言媚词。——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5) 又如:谄媚(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媚上(取悦主上);媚色(取悦于人的神态);媚世(讨好世俗的人);媚抚(抚爱;取悦);媚术(逢迎谄媚的伎俩);媚爱(取悦;取宠);媚灶(比喻阿附权贵)

    形容词

    (1) 姿态可爱,侧重于婀娜多姿,逗人爱

    媚,美也。——《尔雅》

    媚,好也。——《广雅》

    烟视媚行。——《吕氏春秋·不屈》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陆机《文赋》

    绿筱(竹)媚清涟。——谢灵运《过始宁墅》

    (2) 又如:明媚(景物鲜明可爱;眼睛明亮动人);媚好(美好;娇美);媚秀(娇美秀丽);媚曼(娇美);媚景(谓春景;美好的景物);媚娇(容貌声音妩媚动人);媚趣(优美动人的意趣)

    (3) 假借为“魅”。具有魅力,具有诱惑力或吸引力的

    鬼媚不能欺。——《列子·方命》

    (4) 又如:媚人的景色

    英文翻译

    charming, attractive; flatter

    方言集汇

    ◎ 粤语:mei4 mei6
    ◎ 客家话:[梅县腔] mi5 [宝安腔] mi2 [客语拼音字汇] mi2 [海陆丰腔] mi6 [客英字典] mi5 [东莞腔] mi2 [台湾四县腔] m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明祕脂B開去聲開口三等脂Bmiih/myhmi
    màn [man]
    部首: 443
    笔画: 11
    五笔: JLC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AWLE
    四角: 6040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又,冒声。又,手。从“又”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长)

    (2) 同本义

    曼,引也。——《说文》

    孔曼且硕,万民是若。——《诗·鲁颂·閟宫》

    韩娥因曼声哀哭。——《列子·汤问》

    侯同曼声之歌。——《淮南子·泛论》

    娥眉曼睩。长发曼鬋。——《楚辞·招魂》

    曼寿。——《汉书·礼乐志》

    曼辞以自解。——《汉书·司马迁传》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骚》

    曼声歌之。——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曼胡(无刃的长戟。一作镘胡);曼寿(长寿);曼啸(长啸);曼志(远大的志向);曼靡(形容乐声悠长而柔和);曼曼(形容距离远或时间长)

    (4) 柔美;细润

    秀曼都雅,一军惊视。——《新唐书·李光颜传》

    (5) 又如:曼睇(媚视,美盼);曼颊(细嫩的面颊);曼丽(柔媚美丽);曼妙(美艳;柔美);曼帛(细腻精美的丝帛);曼理(细腻的肌肤)

    动词

    (1) 延长;拉长

    曼余目以流观兮。——《楚辞·九章·哀郢》

    (2) 通“无”。没有

    行有之也,病曼之也。——《法言·五百》

    (3) 通“蔓”。蔓延

    遂至延曼连州。——《汉书·王莽传下》

    名词

    通“蛮”。古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楚子诱 戎曼子杀之。——《公羊传·昭公十六年》

    英文翻译

    long, extended, vast; beautiful

    方言集汇

    ◎ 粤语:maan6
    ◎ 客家话:[梅县腔] man5 [台湾四县腔] man5 wan5 [客英字典] man5 van5 [陆丰腔] man6 [客语拼音字汇] man4 [宝安腔] man3 [海陆丰腔] man6 wan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母官平聲合口一等muanmuɑn

    媚曼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