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衒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求取进身。
《魏书·逸士传·李谧》:“前 河南 尹黄门侍郎 甄琛 内赞近机,朝野倾目。于时亲识有求官者,答云:‘ 赵郡 李謐 ,耽学守道,不闷于时,常欲致言,但未有次耳。诸君何为轻自媒衒?’” 唐 司空图 《自诫》诗:“媒衒士所耻,慈俭道所尊。”《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久视元年》:“近又闻监门卫长史 侯祥 等,明自媒衒,丑慢不耻,求为奉宸内供奉,无礼无仪,溢于朝听。”
引证解释
⒈ 谓求取进身。
引《魏书·逸士传·李谧》:“前河南尹黄门侍郎甄琛内赞近机,朝野倾目。于时亲识有求官者,答云:‘ 赵郡李謐,耽学守道,不闷于时,常欲致言,但未有次耳。诸君何为轻自媒衒?’”
唐司空图《自诫》诗:“媒衒士所耻,慈俭道所尊。”
《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久视元年》:“近又闻监门卫长史侯祥等,明自媒衒,丑慢不耻,求为奉宸内供奉,无礼无仪,溢于朝听。”
媒衒的网络释义
媒衒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某声。本义:婚姻介绍人,媒人)
(2) 同本义
媒,谋也。谋合二姓。——《说文》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卫风·氓》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孟子·滕文公下》
县令遣媒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媒人婆迷了路儿,没的说了(做媒的迷了路,没有说合对象了);媒人婆拾马粪,越发越晒(说媒人不怕碰钉子,面皮就像马粪那样,越碰钉子越厚);媒红(酬谢媒人的布帛之类的彩礼);媒钱(酬谢媒人的彩礼);媒伯(婚姻介绍人);媒姥(媒妇,媒妪,媒媪,媒妈妈,媒婆)
(4) 媒介
媒,谋合异类使和成者。——《周礼·媒氏注》
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枚乘《七发》
(5) 又如:媒子(媒翳、媒头。捕鸟用的鸟媒)
(6) 酒母 。如:媒孽,媒蝎(酒母)
动词
(1) 介绍;招致
随而媒孽其短。——《汉书·司马迁传》。注:“谓遘合会之。”
(2) 又如:媒怨(招来忿恨);媒孽(喻挑拨是非,陷人于罪);媒谱(捏造过恶,诬害他人);媒绍(介绍;举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moe.2 [陆丰腔] moi3 [客语拼音字汇] moi2 [台湾四县腔] moi2 [客英字典] moi2 [海陆丰腔] moi2 [沙头角腔] moi2 [东莞腔] moi2 [宝安腔] mo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枚 | 莫杯 | 明 | 灰 | 平聲 | 灰 | 合口一等 | 灰 | 蟹 | muai/muoi | muɒi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行(
),玄声。从行,与街道有关。本义:沿街叫卖)(2) 同本义
妖夫曳衒,保号于市?——屈原《天问》
(3) 又如:衒鬻(叫卖;出卖);衒卖(叫卖;出卖)
(4) 炫耀,自夸;卖弄
衒外以惑愚瞽。——明· 刘基《卖柑者言》
衒怪于群目。——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5) 又如:衒进(犹言自炫干进);衒能(夸示能力);衒才(卖弄才华);衒俏(卖俏);衒技(卖弄技艺)
(6) 显露 。如:衒露(显露夸耀);衒奇(显露异彩,夸饰谈奇);衒外(夸耀外表);衒女(炫耀美色的女子)
(7) 眩惑 。如:衒俗(迷惑世俗);衒惑(犹眩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hien2 hien5 [客英字典] hien5 hien2 [海陆丰腔] hien2 hie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縣 | 黃練 | 匣 | 先合 | 去聲 | 霰 | 合口四等 | 先 | 山 | ghuenh/huenn | ɣiw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