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丁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遭受;遭到。
《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悠悠四海,婴丁祸败。”《三国志·吴志·黄盖传》“ 黄盖 字 公覆 , 零陵 泉陵 人也” 裴松之 注引《吴书》:“ 盖 少孤,婴丁凶难,辛苦备尝。”《晋书·刘颂传》:“到郡草具所陈如左,未及书上,会臣婴丁天罚,寝顿累年,今谨封上前事。”
引证解释
⒈ 遭受;遭到。
引《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悠悠四海,婴丁祸败。”
《三国志·吴志·黄盖传》“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 裴松之注引《吴书》:“盖少孤,婴丁凶难,辛苦备尝。”
《晋书·刘颂传》:“到郡草具所陈如左,未及书上,会臣婴丁天罚,寝顿累年,今谨封上前事。”
婴丁的网络释义
婴丁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女,賏(
)。“賏”是颈项链。本义:妇女颈饰,似现代的项链)(2) 同本义
婴,颈饰也。——《说文》
喉下称婴。——《释名》
(3) 初生的女孩
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
(4) 亦泛指初生儿
人始生曰婴。——《释名》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老子》
自哂同婴孩——杜甫《山寺》
(5) 又如:男婴;女婴;妇婴;婴子(婴儿。又叫“婴人”);婴儿子(幼儿);婴耄(幼儿和老人);婴弱(幼小);婴提(幼儿);婴稚(幼年);婴孺(幼儿);婴年(少年,儿时)
动词
(1) 系到颈上;戴
辟之,是犹使处女婴宝珠、佩宝玉,负戴黄金,而遇中山之盗也。——《荀子·富国》
(2) 又如:婴衿(犹衿缨。结缨于襟)
(3) 缠绕,反复盘绕其上
白婴茀。——《楚辞·天问》
隗乎共相婴。——扬雄《甘泉赋》。注:“婴,绕也。”
是与天和相婴薄。——《淮南子·要略》。注:“婴,绕抱也。”
释斤斧之用,而欲婴以芒刃。——《汉书·贾谊传》
借问之何之?世网婴我身。——《文选·赴洛道中作》
(4) 又如:婴怀(萦怀;牵挂在心);婴意(挂心,在意);婴纶(羁缚);婴物(萦怀世务;纠缠于外界事物)
(5) 通“撄”。触犯
教诲之,调一之,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荀子·强国》
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荀子·乐论》
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韩非子·说难》
(6) 又如:婴触(触犯);婴罪(获罪)
(7) 绕,围绕
必将婴城固守。——《汉书·蒯通传》
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8) 又如:婴城坚守(绕城固守);婴守(环城固守);婴城(环城而守);婴薄(环绕接近)
(9) 遭受;遇
今我元元,婴此饥馑。——晋· 袁宏《后汉纪》
(10) 又如:婴症(患病;疾病缠身);婴罹(遭受,触陷罗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dīng
名词
(1) (象形。金文象俯视所见的钉头之形,小篆象侧视的钉形。本义:钉子)
(2) 同本义。丁为“钉”的古字
丁,钻也。象形。今俗以钉为之,其质用金或竹,若木。——《说文》
(3) 又如:丁屐(底有钉齿的木鞋);丁子(蝌蚪。初生头大有尾,如丁字)
(4) 小的立方体 (如肉、瓜果、蔬菜等割成的小方块)。如:黄瓜丁;炒鸡丁;羊肉丁
(5) 天干的第四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其日丙丁。——《吕氏春秋·孟夏》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春秋》
(6) 能担任赋役的成年男子,不同于男孩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
余丁传餐。——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丁粮(对男丁征收的粮食);丁力(一男之力。引申为劳力);丁女(能担任力役的成年女子;道家语指火神);丁奴(二十岁以上的成年奴仆) ;成丁;壮丁
(8) 家庭人口 。如:添丁;丁税(按人丁所课的税);丁赋(按人丁所课的赋税)
(9) 指从事某种劳动的人 。如 :园丁;家丁;庖丁
形容词
(1) 壮盛;强壮
齿落复生,身气丁强。——汉·王充《论衡·无形》
(2) 又如:丁丁(壮健的样子);丁人(壮健的男子);丁夫(壮健的男子)
(3) 序数第四 。如:丁等;丁级;丁方(四方);丁夜四更夜(凌晨1—3时)
动词
(1) 当;遭逢
丁,当也。——《尔雅》。注:“相当值。”
宁丁我躬?——《诗·大雅·云汉》
丁时逢殃。——汉·刘向《九叹·惜贤》
我喜我生,独丁斯时。——《后汉书·岑彭传》
丁时逢殃,孰可夸何兮。——汉·刘向《九叹·惜贤》
(2) 如:丁辰(适逢其时);丁仔(遇上,碰巧);丁夫忧(遇父丧);丁了母忧(遭了母丧)
(3) 另见
zhē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den1 [宝安腔] den1 [客英字典] den1 [陆丰腔] den1 [海陆丰腔] den1 [客语拼音字汇] den1 din1 [沙头角腔] dien1 [台湾四县腔] den1
◎ 潮州话:dêng1 zêng1(teng che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朾 | 中莖 | 知 | 耕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二等 | 梗 | 耕 | ţæŋ | treng/taeng |